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井下主排水泵维修工岗位工作技术标准
井下主排水泵维修工岗位工作技术标准
(4)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5)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
(6)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内最大涌水量。
(7)涌水量小于300m3/h的矿井,排水管路不得少于两趟。
2.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相适应,并能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
(5)试运转后,向上级部门和值班领导汇报工作情况及是否遗留问题。
5.收尾工作
(1)设备故障处理完毕,清理现场杂物,整理工具,通知所有人员撤离各转动部位,撤到安全地点,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2)填写设备故障处理记录。
(3)对现场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安全无误。
(4)如在变电所停电,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办理停送电手续。
②拆除电机与泵体联轴器的连接螺栓。
③拆除固定电机的地脚螺栓。
④挪开要更换的电机。
⑤安装新电机。
⑥接好新电机电源线。
(7)检修:
①对检修设备各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②确定设备故障点后,应按组装的相反顺序拆卸损坏部件及相关零配件。
③按顺序妥善放置拆卸的零部件,并做记号标明。
④更换或修理损坏部件时,应按质量要求修复和组装。
8.上岗员工负责做好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故障分析、处理记录、设备检修、检查记录、安装调试和性能测试记录等,做到记录清晰整洁,内容符合实际,并妥善保管。
9.上岗员工必须熟悉作业环境巷道布置、通风情况,熟悉灾害情况下的应急救援知识,掌握停电顺序、人员撤退路线、电气防灭火和触电事故的抢救知识。
1.严格执行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井下员工岗位工作技术通用标准》
(5)正常运行后,必须向司机和下一个班维修工指出设备运转注意事项及遗留问题。
(6)填写各项记录并签字确认,向值班领导、跟班干部汇报,履行交接手续。
(7)向接班者讲明本班工作情况,并协助其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协同检查处理。
(8)对遗留的问题,落实责任并向领导汇报
6.安全管理规定
(1)设备在安装、检查、检修、处理事故时,必须有停电工作票和施工组织安全措施。
②对设备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以及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的故障,必须立即停机处理,并及时向值班领导汇报。
(4)履行交接班手续:
交接班人员对现场检查结果无异议时,双方签字确认,完成交接班手续。
3.正常作业
正常作业程序:准备工作—停电—验电—放电—挂接地线—挂警示标志—安装—检修—故障处理—恢复送电—试运转—收尾工作。
(1)密闭门牢固可靠;
(2)配水闸门齐全,开关灵活;
(3)引水装置可靠;
(4)安全通道畅通。
11.电机必须有三项保护:
(1)短路保护;
(2)过负荷保护;
(3)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
12.对主排水泵每年进行一次技术测定,主要内容包括:
(1)水泵的铭牌参数。
(2)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3)测定使用的仪器。
③了解设备当前工作状态。
④查看设备运行日志、设备巡检及维护等相关记录。
⑤校对工具、材料、配件、仪器、仪表与记录和交代是否相符,有无损坏。
⑥双方在现场交接清相关事项。
2.现场检查
(1)按巡回检查路线对设备进行检查,掌握设备运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确定当班重点检修维护项目。
(3)问题处理:
①当发现相关设备有问题时,双方协同解决。
(13)当发生触电事故时,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迅速脱离带电体,然后就地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同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在触电者神智未完全恢复、医生未到之前,不得中断抢救。
(14)当发生电气设备着火时,必须迅速切断电源,使用电气灭火器或砂子进行灭火,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1.每年雨季必须彻底清挖一次。
8.空转无误后,带负荷运运,应注意各电机参数变化和运转声响
技术标准
技术要点
1.主排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用水及其它用水)。
(2)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
(3)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5.上岗员工必须具备电工基本知识,熟悉排水泵的结构、原理、性能、拆装顺序和维护保养等知识,具备相应的故障处理能力,并能独立工作。
6.上岗员工必须熟悉工作范围内的供电系统、电气设备、电缆线路的主要技术特征,保护装置的运行状况及电缆分布情况。
7.上岗员工负责对维修范围内供电系统的防爆设备(包括小型电器)三大保护、各种电气综合保护装置、电缆和其他安全保护设施等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工作。
⑤检修完毕后,按正常工作程序,拆掉接地线。
⑥清点工具、材料、配件、仪器、仪表等,要求数量相符。
⑦对检修设备进行详细检查,紧固件、绝缘阻值、防爆性能、接线工艺、接地保护装置等必须符合《矿井机电设备完好质量标准》。
(8)故障处理:
①根据故障情况,现场观察、分析,确定故障类型、判断故障点和故障原因。
②查找故障点。
(4)测定条件及工况调节。
(5)水泵技术性能测定,数据整理与分析报告。
(6)测定技术依据。
13.现场配备的消防器材品种齐全,数量足够,泵房的每个出口各备2~4台电气火灾灭火器和不少于0.2m3的灭火砂,单个砂袋的重量不超过2kg,数量不得少于10袋。
14.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台等防护用品质量可靠。
(1)维修前的准备:
①根据维护检修内容,准备好必要的工具、零配件、测量仪表、器具和绝缘防护用品。
②熟悉设备部件的拆、装顺序和安装质量要求。
③清理现场的杂物、煤泥、油污等易燃易爆物。
④因检修工作需要,必须提前办理的停电、停风工作票。
⑤接到调度下达的设备检修命令后,与司机取得联系,方可检修。
(2)外观检查:
井下主排水泵维修工岗位工作技术标准
岗位标准
安全要点
1.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主排水泵维修工等作业工种。
2.上岗员工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井下员工岗位工作技术通用标准》。
4.上岗员工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煤矿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主排水泵维修工操作规程》电气设备防爆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⑨清理擦拭设备,保持设备的文明卫生,干净整洁。
4.试运转
(1)恢复电机供电,送电前应有专人对检修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联系送电。
(2)对各种保护装置逐一进行试验,直至全部试验完毕,开关显示正常。
(3)空试运转无误后方可带负荷运转。
(4)带负荷试运转至少30min后,无异常情况方可投入正常运行。
①检查水泵、电机启动柜的零部件,保护装置、接地装置应齐全完好。
②检查各阀门,应开、闭灵活、安全、可靠。
③检查压力表、真空表、电压表、电流表、电度表,指示应灵敏、准确。
④检查盘根、填料,应松紧适当,滴水不成线。
⑤检查水泵联轴器完好,间隙符合标准规定,防护装置完好齐全。
⑥检查各部连接螺栓,应齐全、紧固有效,轴承润滑油的油量应适当,油质符合要求,油环转动应平稳灵活。
2.绝缘用具必须完好合格。
3,否则必须穿戴保安用具。
4.当需要接近旋转设备时,注意身体不得接触旋转部位
工作标准
安全要点
工作标准
1.交接班
(1)按班前分工,准时到达工作场所。
(2)询问工作状况及查看记录:
①详细询问上个班的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转情况。
②了解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处理情况以及遗留问题,。
③按技术要求对电气设备、小型电气、通信系统及电缆等故障进行处理。
④更换的设备零配件、电气元件等,其技术参数必须与原来的相同。
⑤故障排除后的设备必须符合《矿井机电设备完好质量标准》。
⑥检查是否有工具、零件等遗留在设备内部。
⑦故障处理完毕后,按正常工作程序,拆掉接地线。
⑧清点工具、材料、配件、仪器、仪表等,要求数量相符。
(7)对可能反送电的开关必须加锁管理,开关上悬挂“小心反送电”警示牌。如需反送电,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触电和损坏设备的事故。
(8)在同一供电系统中有两个及以上多点平行作业时,各处分别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警示牌,并由一名总负责人负责联络,协调各处相关环节上的施工进度和安全工作。工作结束后、恢复送电前必须由专人逐点检查,全部完工并各自摘掉停电警示牌后,由总负责人下达命令,方可送电。严禁互相约定时间送电。
3.水仓的空仓容量必须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50%以上。
4.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电器设备和输电线路,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每年雨季前,必须全面检查一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各种电器设备发热部位的温度不超过规定:
(1)滑动轴承不超过65℃;
(2)滚动轴承不超过75℃;
⑦检查水泵运转过程中无异响异震,温度符合规定要求。
(3)定期检查维护:
①每年对泵体、电机、环形管路、阀门等进行防腐处理。
②每季对接地电阻进行测定,并做好记录。
③定期更换润滑油,清洗油池。
④每季对电机绕组进行绝缘测验,并做好记录。
⑤每季对启动柜进行除尘。
⑥定期更换盘根。
⑦定期清理小井杂物。
⑧定期对润滑冷却水管路系统进行清理。
(3)电机外壳温度不超过80℃。
6.吸水井积泥面与笼头距离不小于0.5m。
7.主排水泵房的供电线路,不得少于两回路,电流不超过规定,电压波动不超过额定电压的±5%。
8.水泵在闸板阀关闭的情况下运转,时间不得超过3min;
(1)严禁在底阀(或水笼头)头露出水面的状况下开泵试运行。
(2)严禁在闸板阀打开的状况下停泵。
2.新阀门安装前必须进行灌水试验,合格后方可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