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祖师爷签诗解第一首姜太公在天水宫学道姜太公在渭水河钓鱼诗偈:南无世界若虚舟不用张帆任去留俄闻晓唱丝纶后月落空垂一钓钩姜大公是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人物。
名尚,字子牙。
他十三岁上昆仑山,拜元始天尊为师,在天水宫学道四十年。
一日,天尊对子牙说:“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
”姜太公下山后,历尽坎坷,八十岁时隐居在渭水河边,朝暮垂钓,作歌取乐,为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后又助周武王起兵伐纣,终于完成兴周的大业。
最后又奉命发榜封神。
本首签题意“待时而动,谋事皆吉”。
第二首苏东坡赤壁游舟韩信钩于城下诗偈:无忧树下有何忧不尽长江日夜流月明风清无限景好将杯酒共追游苏东坡(1037―1101)名轶,字子瞻.北来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东坡于嘉佑年间考中进士,历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
元丰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苏东坡诗句,诬其“讥切时政”逮捕下狱,不久,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政治上失意,生活态度趋向消极,经常与朋友泛舟赤壁,以遣忧愁。
元丰五年八月至十月间,苏东坡写下两篇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文章,即《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韩信(?一前196),西汉三大开国功臣之一。
他初属项羽,继归刘邦,统率汉军打败项羽。
汉朝建立后,封为楚王,后有人告他谋反,降为淮阴侯,最后被吕后杀害。
韩信未出身前,生活困苦,常常在淮阴城下淮水河边钓鱼,以此度日。
有个洗衣服的老妇人可怜他,拿些饭菜救济.他接受了;有个恶少年看不起他,要他从胯下爬过去,他也照做了。
苏东坡赤壁游舟和韩信钩于城下都是在患难无奈之时,出头尚有时日。
第三首太阳偏自恨枝无叶宋太祖被困河东诗偈:机感运用无休歇寒暑相推冷有热朝必种兮幕必收冬既凋零春又发“太阳启自恨枝无叶”是句口头传说。
太阳斜照时,树影倾斜,树身看不到自己倒影,为此而唉叹:只有光秃秃的身子,无枝无叶真难看啊!做人也是这个道理,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应该树立信心才对。
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
据小说《杨家将演义》载,宋太祖曾亲率二十万大军征讨北汉,在河东被北汉王刘钧重兵所困,情势危急,后幸得援兵所救。
才幸免于难。
宋太祖乃开国之君。
权倾天下,尚有被困之日,况芸芸众生!第四首杨宗保得病在三关杨文广得病回宋朝诗偈:投神告佛想难医疾病缠身有许时喜得平安痊愈日春风桃李又生枝杨宗保和杨文广都是《杨家将演义》中人物。
杨宗保是杨家将第三代,杨令公之孙,杨延昭之子。
杨延昭死后,宗保继承遗志,镇守三关。
数十年间。
辽兵未能入侵边关一寸之地.一年秋天,杨宗保染病,将士们劝其回天波府养病,但他以军国大事为重,谢绝回京,最后病死在三关,鞠躬尽瘁。
杨文广是杨宗保的儿子,也是一个能征惯战的帅才。
所不同的是,他父亲长年镇守北疆,抵御辽国,而他却是在南方建功立业。
相传北宋仁宗年间,闽粤一带十八洞蛮人造反,杨文广奉旨南征,一举平定南蛮。
其间,杨文广因不习惯南方水土,得了重病,他听从将士劝告,回到北方养病,不久痊愈.杨氏父子一样在军旅中得病,但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后果也不同.第五首韩文公拜将相韩文公受封王诗偈:石室颗珠并隐玉百年家道丰盈足谁识韩公拜将相忘记昔日偷瓜粟韩文公(768―824)名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后来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
韩愈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
据史实,韩文公未曾拜将人相,也没有封王。
签诗中所言,只是一种民间传说。
韩文公在潮州当刺史期间,曾结交大颠和尚,相传还与三平祖师公杨义中有过一段佛缘。
韩愈刚上任没几天,便询吏民疾苦。
得知湫水有鳄鱼,伤害百姓牲畜,导致百姓穷困。
韩愈求救于大颠和尚,示意杨义中,祖师公只说了一句话:“你们读书人什么东西最有威力?”韩愈顿悟,立即采取行动,消灭鳄鱼。
回衙后写了一篇《祭鳄鱼文》,次日到江边,摆下香案,命下属以一头猪、一只羊投入湫水中,读了祭文,用红?笔一勾。
抛下江中,然后组织“村技吏民”驱鳄。
新、旧《唐书》有这样的记述:韩愈祭鳄那天晚上,暴风雷起于溪中,翌日江水尽涸,鳄鱼南徒60里人海。
消除了祸患。
第六首唐太宗看白袍将薛仁贵受封元帅诗偈:巩固邦几万国宁巍巍一柱直天擎好个忠臣扶社稷庙党蔼蔼萃公卿故事出自演义小说《薛仁贵征东》。
白袍将就是薛仁贵,他最初投军在张士贵麾下,出征高丽国。
薛仁贵有万夫不当之勇,屡创奇功,只因他名字与上司“相犯”,险些被张士贵杀害,所有的功劳也都记在张的女婿名下,薛仁贵郁郁不得志。
闽南民间,至今还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出力的是薛仁贵,有功的是张士贵。
”也该薛仁贵时来运转。
有一天,御驾亲征的唐太宗(李世民)外出军营,被高丽国主帅盖苏文探知,率奇兵突袭,唐太宗手下的人没有一个是盖苏文的对手,纷纷败下阵来。
唐太宗落荒而逃,盖苏文紧追不舍。
唐太宗一边逃命一边喊:“有谁救驾,赏大唐一半江山!”这时,有一员白袍将军策马赶到,打败了盖苏文,救下唐太宗。
此后,唐太宗惩罚了张士贵,封薛仁贵为征东大元帅。
薛仁贵不负众望,终于活捉盖苏文,平定高丽国,真是“好个忠臣扶社稷”。
第七首梁武帝为君要作佛杨文广被困柳州城诗偈:派分泉石沏心清泉水清兮可濯缨但把片心行好事得见云开月色明梁武帝(464―549)姓萧名衍,字叔达,公元502年即帝位,是为梁高祖。
梁武帝一生好佛,曾率领僧众二万人,在重云殿重阁亲自制文发愿,表示舍道归佛。
又曾依据佛经,在建康设“孤独园”,收养贫民。
他自己也先后三次舍身到同泰寺,削发为僧,并设坛讲经。
“不爱江山只敬佛”,梁武帝在历代帝王中算是一个奇特的人物。
杨文广故事出自《杨文广平南》一书。
北宋仁宗年间,两广侬智高率众造反,声势颇大。
仁宗封杨文广为平南大元帅,派兵征剿。
宋军南征,势如破竹,但到了柳州城,却陷入敌兵重围,固守孤城,后得天波府救兵方得解困。
故事情节与解签中所说的“得人扶助,方能如意”相应。
第八首王母仙桃会八仙赴会诗偈:接迎仙客归丹阙玉佩叮当声不绝晓来雨雾又虹消好看中秋一轮月王母,又称西王母,古代传说中的神名。
据《西游记》载,“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盛会,请来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
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
各殿各宫大小尊神,一齐赴蟠桃嘉会。
王母娘娘仙桃大会可谓“百事称心、万福来迎”。
第九首樊梨花下山救丁山樊梨花夜破金光阵诗偈:灵符一道传天下一任旌旗还走马内宜修德安中国外则神威镇四夷故事出自《薛丁山平西》。
大唐高宗年间,西番作乱,朝庭欲派薛仁贵挂帅西征,无奈薛仁贵年迈,只得改封他的儿子薛丁山为征西大元帅。
薛丁山也是一名战将,奉旨西征,一路斩将夺关,所向无敌。
谁知大军到了樊江寨,却过不了关,薛丁山亲自出马,与一名西番女将交手,活活被生擒过去。
这位女将就是樊梨花。
樊梨花生擒薛丁山后,好生款待。
原来,她一爱丁山人品,二羡大唐风土人情.有意归顺朝庭。
薛丁山为求脱身,假意应允,回到唐营后,却翻脸不认人。
樊梨花对这个薄情郎非常恼恨。
不久,薛丁山兵困金光阵,形势危急。
樊梨花不究前嫌,毅然下山,率兵大破金光阵,救了薛丁山。
最后,程咬金为媒,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正是“名利称心,不求自得”。
第十首大舜耕田后为国君诗偈:山青水绿好安居一犁春水溢沟渠百倍收成仓廪足深谢农家庆有余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
舜原是个种田人,后为国君。
在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晚期,按照军事民主制的传统,部落联盟最高军事首领必须通过一定的仪式,由众多部落首领共同推荐或承认,才能确立,这就是古代传说中的禅让制度。
传说尧在位时,四岳(四方部落首领)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察后,命舜摄位行政。
尧死后,舜便继位。
第十一首董永遇仙女送麟儿徐文瑞遇仙女登天台诗偈:九龙吐水沐金身莲花座上结姻亲凤凰岂是凡间种乘时一直上青天黄永故事出自民间传说。
董永出身贫苦,卖身葬父,到财主家当长工。
仙女原是玉皇上帝第七个女儿,因向往人间幸福生活,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妇。
不久,玉皇上帝派天兵天将把七仙女追回天庭。
此时,七仙女已身怀六甲,随即产子,设法送回民间,与董永相聚,后此子长大,高中状元,富贵双全。
徐文瑞故事出自神话传说。
徐文瑞是个秀才,一生好读书,爱游山玩水。
一日,游天台山迷了路,向一浣纱女问路,浣纱女邀请到她家中。
徐文瑞一看,琼楼玉宇,非凡间所能有,又惊又喜。
浣纱女以实情相告,此是仙境,因她与徐前世有缘,所以才有如此奇遇。
于是,徐文瑞便住了下来,留连忘返。
第十二首唐三藏往西天取经如来收大圣往西天诗偈:层层宝盖接幢幡绿竹成行在眼前时人要见观音面心心便是普陀山故事出自小说《西游记》。
一天,唐太宗率文武百官到化生寺拈香,听玄奘法师开演诸品妙经,忽然半空中落下一张简贴,上面写道:“礼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此经回上国,能超鬼生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太宗见了简贴,即在寺中询问:“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取经?”玄奘法师上前领了旨意,唐太宗大喜,认玄奘为御弟,封为三藏法师,俗称唐三藏。
如来佛祖为保三藏取经顺利,降服孙行者压在五行山下,又由观音大士说服孙行者,归依佛法,保护唐三藏,到西天拜佛求真经。
三藏取经,“苦尽甘来,渐入佳境”。
第十三首薛仁贵计取摩天岭诗偈:岩高万丈任邀游鸽鸟飞来百丈头;好看今朝身羽翼一信传空应九秋故事出自小说《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受封平辽大元帅之职后,点齐十万雄兵来到摩天岭下,但见摩天岭悬崖峭壁,云雾迷茫,实难攻取。
次日,薛仁贵乔装打扮,独自上山。
与守将周文、周武两兄弟比武结拜金兰,劝告两将归顺唐朝。
随后,仁贵下山领兵,进取摩天岭。
真是“机智勇敢,信义待人为成事之本。
”第十四首萧何月下追韩信刘秀人瓦窑出关后忠臣回国诗偈:上下和同事允成何劳着力费心神自有贵人来接引风沉浪静别无踪。
萧何故事出自《西汉演义》。
韩信初属项羽,没有被重用。
张良发现他是个帅才,向刘邦推荐“此人可担任大将。
”韩信来到汉中,投靠刘邦,刘邦见他出身贫贱,也没有重用他。
韩信失望,决计离开汉中,便乘着月色,策马出城而去。
丞相萧何是个识人才的伯乐,听说韩信出走,慌忙骑了匹马,追赶而去。
萧何追到韩信,苦苦挽留。
韩信深受感动,随萧何回到汉中。
最后,在萧何和张良的力主举荐下,刘邦终于拜韩信为大将,统率汉军出川,与项羽争天下。
刘秀即汉光武帝,东汉王朝建立者。
他原是西汉皇族,王莽篡s汉后,遭到迫害,流落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