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新兴中产阶层财富白皮书

中国新兴中产阶层财富白皮书

中国新兴中产阶层财富白皮书Chinese Emerging Middle Class Wealth White Paper2018中国新兴中产阶层财富白皮书3在本世纪头十年中期,中国的GDP 呈现了两位数高增长,在此过程中,居民财富实现快速积累,“中产”这一群体逐渐发展壮大,以一个新兴的阶层形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结构的中坚力量。

与其它相继崛起的高净值人群、中高端富裕人群、大众富裕阶层等各富裕阶层群体构建起中国财富的金字塔。

所谓“中产阶级”(middle class ),是以美国“橄榄型”社会结构所演绎出的概念,以其财富状况处于中间部分,是为美国数量最大的群体,也是名副其实的“中间阶层”。

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符合这样财富或资产水平的人群数量也越来越多,在中国以新兴的财富阶层强势崛起,称为“新兴中产阶层”,构成了中国“金字塔”型的财富人群中基数最大的基石部分。

对于“中产阶级” 的概念和界定❶,美国向来被认为是基准国。

按照瑞士信贷集团对于2015年的全球财富报告中的标准划分:在美国,拥有5万到50万美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约30.65-300.65万人民币)财富的人被认定为中产阶级 2。

按照这样的财富标准划分,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有6亿6400万的成年人属于中产阶级,相当于全球成人总人口的14%。

其中,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达1.09亿,位列第一,美国紧随其后,为9200万。

而高盛集团则在2017年的相关报告中指出11%的中国人口(约1.76亿)被定义为“中产阶级”,他们主导了娱乐、饮食和旅游等非必需品的消费,企业需要加深对中国中产阶级的了解以便根据这个群体的需求来定价并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尽管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的年平均增速在10%以上,但对于中国的新兴中产阶层人群,福布斯中国认为该群体是一个新兴的阶层,相对年轻,各方面都处于早期积累过程中。

特别是过去两年,资本市场浮浮沉沉、房地产市场逐渐被冰冻,中产阶层的资产配置也更趋向于收益不那么高的渠道和产品,故该类人群财富保值增值的空间存在一定天花板。

同时,在当下经济增速换挡大背景下,福布斯中国认为可以将中国新兴中产阶层划定为私人可投资资产为30万-200万的人群。

除却资产方面的划定,“中产阶级”向来被认为是“家庭收入能提供舒适但不奢华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

而在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身份特征比其它阶层财富人群更为鲜明:中国新兴中产阶层人群相对年轻,处于25-45岁之间,多居于一、二线城市,接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化训练,多以白领等办公室一族为主,此外也包括一些新兴中小企业主。

他们享受着中国经济高增长的红利,多通过知识资本变现,实现了一定的财富积累,是构成中国社会经济强大的消费支柱,极大的改变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商业版图。

1.“中产阶级”是以美国社会结构演绎出的概念;本报告中将中国的该类人群称为“新兴中产阶层”。

2. 财富人群的价值观和愿望总是与其拥有的财产联系在一起,所以一般会用财富范围,特别是可投资资产来界定各阶层财富人群。

对于各类财富人群,福布斯中国向来以私人可投资资产(注:一般将现金/存款、股票、基金、债券、房产、另类投资品等界定为私人财富,剔除自住性房产和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后定义为私人可投资资产)来划定。

看点居多的结果,男女比例差距拉大;而在此次面向新兴第学历:硕士学历者女性过半新兴中产阶层整体学历分布涵盖了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以本科为主,占比51%,硕士和博士占比分别为17%和3%;有趣的是,女硕士反超男硕士约13个百分点,这也与近年来高学历女性越来越多的现象相符。

大量女性在教育方面的进取,成就了“她”时代的到来,女性力量在当今社会不断影响着社会思潮、社会风尚的变化和走向,这些都与在知识经济❶时代下,女性通过教育与技能的积累不断成就自我价值并跻身财富人群密不可分。

行业:计算机互联网、会计金融、贸易消费“三行鼎立”,成就财富新贵新兴中产阶层性别比例20%40%60%100%80%新兴中产阶层所处行业比例教育行业博士最多在调查新兴中产阶层所涉及的行业中,专业服务/教育/培训类的从业者中,持有博士学历者占比最高,达到11.29%。

能源/矿业/原材料行业中,硕士学历占比最高,达到33.3%。

这一现象,与行业特性有关。

人们对教育日渐重视,对教育从业者的学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尤其是高等学校的教学、研究类岗位,对学历要求较高,设置博士学历门槛。

时下热门的计算机/互联网/电子/电子商务行业中,本科学历者占比达到66.34%,是所有行业中,本科学历者占比最高的一项――IT 互联网是应用型行业,更注重实践经验。

综上,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与知识经济高歌猛进密不可分。

当经济不再依赖于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来拉动时,受过大专特别是本科及其以上教育的人群,能顺应着新兴知识技术型产业的需求,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价值成就,从而快速跻身中产行列。

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IT 、科技、金融服务、高精尖制造等技术密集型新兴行业对人才、创新、资本等要素提出更高要求,以知识取胜也将是常态,新兴中产阶层的财富创造或将面临更多机会和挑战。

职位:事业起步的企业职员靠技能积累平步青云由于新兴中产阶层25-30岁年龄段人群占多数,他们大多处于事业起步、技能积累阶段。

因此,在职业类别方面,“企业一般职员”排首位,占比为35%;有20%的中产阶层人群晋身企业管理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兴中产阶层也不拘泥于中规中矩的职业发展路径,希望通过创业来创富或改变阶层也大有人在, 17%的人群为企业主/私营业主。

再具体深入各年龄段做分析,自由职业者、企业主/私营业主、企业一般职员这些从业者中,大部分年龄都集中在25-30岁之间,占比分别为57.14%、61.31%、60.28%;而职业经理人、企业管理层、公务员或国家事业单位人员这些从业者中,则以31-35岁人群居多,分别为35.56%、39.22%、34.21%;这些都从侧面印证了中产阶层的年龄、职业经历同时也与其在职场、商场的资历职级相匹配挂钩。

36-40岁群体中,职业经理人占比最高,达到22.22%。

这一年龄阶段的新兴中产阶层,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

在41-45岁群体中,无业人员(全职太太、全职学生)占比最高,达到33.3%。

这一群体中,他们或其家庭已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以财富管理等多元化方式求取财富增值。

企业管理层企业一般职员企业主/私营业主职业经理人专业技能人员(律师、医生、教师、会计、研究)自由职业者(作家、小说家、艺术家、自媒体人)无业(全职太太、学生等)新兴中产阶层所处行业比例第新兴中产阶层子女数量比例经济认知看好经济形势,多存开拓之心观念意识:“看多”中国经济,乐观自信2016年,国际政治舞台上飞出了“特朗普上台”和“英国脱欧”两只“黑天鹅”,其相似之处在于反区域一体化和去全球化思潮。

与之遥相呼应则是当下之中国沿着“一带一路”创新的区域一体化高歌猛进。

2017年是中共“十九大”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后实施规划的重要一年;在继承过去几年锐意革新的成果之上,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火车头”,令国际社会瞩目。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2017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同比增长6.9%。

新常态下6.9%的经济增速,是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看多中国”是主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能出清和盈利改善等推动企业资本开支筑底恢复,2017年3季度-2018年上半年步入去库存周期,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将到来。

根据摩新兴中产阶层对未来一年国内经济形势特点的预测也充满乐观积极的情绪,表示出乐观情绪的新兴中产阶层合计占47%。

向来,中产对社会公共事物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中国的新兴中产阶层更是关注社会公共事务和家国,特别是对于国家的发展前景,抱有相当乐观的态度。

总的说来,处在一个长期向上的市场里,任何阶层都能寻求到自身的发展路径,而当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美好生活、消费升级、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科技创新这些新兴行业的勃发以及新政治周期带来政令畅通等也许将给到以新兴中产阶层为代表的知识阶层更多机会。

第非常乐观 比较乐观 中性比较悲观非常悲观由于对自身发展更为自信,新的发展机遇更易于获取,同时,也更愿意接受主流学界的声音,所以在对待经济形势的态度上也更为乐观。

各行业新兴中产阶层对未来一年国内经济形势的态度TMT 房地产/商业中心/建筑/物业会计/法律/金融/投资 计算机/互联网/电子/电子商务贸易/消费/营运能源/矿产/原材料物流/运输专业服务/教育/培训医药/医疗器械/生物科技制造业无行业/未就业20%40%60%100%80%第2章看点财富状况新兴中产阶层的财富积累方式与消费习惯新兴中产阶层如何积累财富,有何消费习惯?对受访人群,福布斯中国采集了多维数据,包括财富积累方式、新兴中产阶层家庭年收入比例财富源流靠知识积累财富,消费理性务实家庭年收入:家庭收入水平与学历水平呈正相关从调研统计的结果看,年收入40万及其以下的家庭或个人在新兴中产阶层中占大部分比例,总计占比75%,年收入在50-100万的家庭或个人占比8%,年收入超过100万的家庭或个人仅为7%,这勾勒出一个比较明晰的中国财富阶层的基础人群收入样本,毕竟新兴中产阶层人群在年龄、职场资历等方面都偏年轻,其收入都相对应的偏低,故这样的收入情况也属正常现象。

第2章:财富源流TMT行业各层次收入分布均衡在各行业新兴中产阶层家庭年收入调查中,TMT行业(电信、媒体、科技)各收入层次人数占比最均衡。

其次为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医疗/生物科技/制造业,能源/矿产/原材料。

这几个行业,都是技术、智能密集型行业。

比如在能源/矿产/原材料行业中,家庭年收入30万以上的新兴中产阶层在该行业占比超过了50%;无业人群(全职太太、学生)是占比最欠均衡的人群。

这一群体中,70.59%的人群家庭收入在20万以下。

各行业新兴中产阶层家庭年收入比例查的符合新兴中产阶层标准的群体中,博士学历人群收入状况最佳,20万以上家庭收入者占比仅15.15%,相比其他学历群体占比最低;100万以上家庭收入者占比达到24.24%,相比其他学历群体,占比最高。

可见,在新兴中产阶层中,知识资本与财富水平有着强相关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兴中产阶层依靠知识资本变现。

20万以下 20-30万 30-40万 40-50万 50-100万 100万以上公务员或国家事业单位职员企业管理层企业一般职员企业主/私营业主职业经理人专业技能人员(律师、医生、教师、会计、研究)自由职业者(作家、小说家、艺术家、自媒体人)无业(全职太太、学生等)20%40%60%100%80%1.41%2.88%3.95%财富来源:主要靠工资及奖金由于财富来源的渠道并不唯一,福布斯中国在做调研时采取多项选择并加以统计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