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书1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书1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书系(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目录必做实验实验一网络基本概念及应用 (1)实验二网络标准和OSI模型的理解 (2)实验三网线制作及组网 (3)实验四对等网的创建与管理 (5)实验五TCP/IP协议配置与连通性的测试 (7)实验六子网规划与划分 (10)实验七交换机配置 (12)实验八路由器基本配置 (18)实验一网络基本概念及应用【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了解Internet的发展过程,掌握获取Internet资源的方法。

熟练掌握百度、Google、Yahoo等Internet搜索引擎的使用;熟练掌握如文字、图片等Internet资源的下载。

3、熟练掌握电子邮件E-mail的使用。

【实验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Internet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习掌握E-mail的使用以及通过Internet获取资源的方法。

【建议学时】1学时【实验内容】1、英特网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的使用。

(1)打开英特网浏览器,之后浏览百度网站,应如何操作?(2)上步操作完成后,浏览器地址栏有什么变化?2、通过百度知道来搜索“Internet”,了解Internet的发展过程。

3、将上面搜索到的文字内容存在桌面的“英特网.DOC”WORD文档中。

4、打开浏览器搜索一张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存在英特网.DOC中。

5、在因特网上创建一个免费的E-mail帐号,来发送的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主题为Internet的发展过程,收件地址为老师指定,附件为“英特网.DOC”。

6、接收电子邮件。

**********************实验二网络标准和OSI模型的理解【实验目的】1、了解网络标准化组织。

2、掌握OSI模型知识,能够较清楚地理解OSI模型各层的功能。

【实验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Internet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难点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理解OSI模型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功能。

【建议学时】1学时【实验内容】1、到Internet网查询ISO、ANSI组织(1)阅读有关对ANSI这个组织的信息,并对它的作用作一个小结(2)阅读有关ISO这个组织的信息,并对该组织的作用作一个小结2、阅读下面的场景:一个保密机构必须向位于法国巴黎城外50英里的一个小镇上的另一个保密机构发送一份三页纸的信件。

由于该信件是高度保密的,所以信的每一页单独发送。

接收方为了能够理解整封信的内容.他们必须收到全部三页纸。

信件的每一个单词都被发送方加密,再由接收方对它们进行解密。

发送方将通过常规的邮件服务发送邮件,但还需要收到接收方的应答以确保发送安全。

该信件将首先发送到巴黎,然后再转发到这个小镇。

1)理解写上了地址并且贴上了邮票的信件与数据帧之间的相似之处。

2)列出OSI模型的层次结构,并概略地陈述各层的功能。

实验三网线制作及组网【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两种类型的RJ-45接头直通线、交叉线。

2、掌握测线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连接方法。

【实验环境】具有RJ-45接口网卡的计算机、超5类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器。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习双绞线识别、制作、测试器的使用。

难点:掌握制作正确双绞线的方法。

【建议学时】2学时【实验指导】1、双绞线双绞线(Twisted-Pair Cable,TP)是由不同颜色的4对8芯线组成,每两条按一定规则绞织在一起,成为一个芯线对。

它分为屏蔽( Shielded Twisted-Pair,STP)与非屏蔽(Unshielded Twisted-Pair,UTP)两种,屏蔽双绞线在电磁屏蔽性能方面比非屏蔽双绞线要好,但价格也要贵些。

正是这样,UTP在以太局域网中的使用更多。

双绞线按电气性能划分,通常分为三类、四类、五类、超五类、六类、七类双绞线等类型,数字越大,则技术越先进,带宽也越宽,价格也越高。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超五类线(CAT 5E)。

2、双绞线制作的两种国际标准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EIA/TIA)规定了两种双绞线制作国际标准:一种是T568A,另一种是T568B。

两种标准在线序排列上略有不同:T568A的线序排列: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T568B的线序排列: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如果双绞线的两端都是相同的标准,即两端或者都是T568A,或者都是T568B,这样制作出来的线叫做直连线(Straight-Through Cable)。

直通线应用在PC机与交换机或集线器、交换机或集线器与路由器的连接中。

如果双绞线的两端都是不同的标准,即一端是T568A,另一端是T568B,这样制作出来的线叫做交叉线(Crossover Cable)。

交叉线用于PC机与PC机之间、PC机与路由器之间、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集线器、集线器与集线器之间的线路连接中。

补充:1、在10M/100M以太网中8芯只使用4芯,在1000M以太网中8芯全部使用。

以此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

制作时一端采用T568B标准或T568A标准,另一端采用与之完全相反的线序。

所以称之为反转线。

例如:一端采用T568B标准线序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那么另一端就为棕、白棕、绿、白蓝、蓝、白绿、橙、白橙。

【实验内容】1、确定所需线缆的长度,确定后加上30cm的冗余。

2、在网线的一端拨去2cm长的护皮。

3、紧紧地拿好4对绞好而且护皮已经被拨去的网线,将各对线缆拆开一小段,以T568B 线序将网线编组,即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并且小心保持绞好的状态,因为这样可以减轻电噪声。

拆开的部分尽量短,因为过长的接口部分是产生电噪声的主要原因。

4、将线平直排好,保留已拨去护皮网线1.2cm左右,将线缆剪平整。

5、取RJ-45接口水晶头一只,尖头朝向地面,轻轻将网线滑进水晶头,最后用力推线缆,使线缆抵住水晶头顶部,在水晶头的顶端可以看见网线的铜质线芯。

6、使用压线钳压紧水晶头,使水晶头的铜片穿透线芯的护皮并与线铜芯接触。

7、根据不同的双绞线类型制作另外一端。

8、用测线器测试网线线序及制作质量。

(1)测试直通线时测线器的亮灯情况(2)测试交叉线时测线器的亮灯情况左右左右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用测试通过的网线连接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完成组网工作。

实验四对等网的创建与管理【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对等网的组建方法。

2、掌握对等网中共享文件(夹)的方法。

3、掌握对等网中共享打印机的方法。

【实验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局域网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1、设置计算机标识。

2、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3、实现对等网中文件(夹)共享。

4、实现对等网中打印机共享。

【实验指导】1、对等网在对等网中,联网的计算机数量一般在十台以下,且每台计算机都处于平等地位。

既向网络中的其他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又享受其他用户提供的服务,可以说是真正的“互惠互利”。

由于网络中没有具有特殊功能和作用的计算机,且每台计算机的地位绝对平等,因此称为对等网。

2、对等网组建原则组建对等网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否则网络可能无法接通。

(1)总线型对等网的网线使用BNC接头的细缆,且网络终端必须安装50Ω终端电阻器;星型对等网的网线使用两端带RJ-45水晶头的三类以上的UTP,最常见的是5类或超5类。

(2)对等网结构简单,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每台计算机都需要独立设置,在复杂的环境下安全性及效率均很差,所以对等网中数据的安全性要求不能太高。

(3)总线型对等网的细缆最长不能超过200m,星型对等网要求计算机终端到中心结点的最大距离为100m。

(4)如果使用集线器(交换机)组网,那么联网的计算机数不能超过集线器(交换机)的接口数。

【建议学时】2学时【实验内容】当对等网中的各硬件连接之后,还必须对对等网中的计算机进行简单设置,这些简单设置操作主要包括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计算机标识和工作组、共享文件(夹)、共享打印机等。

1、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2、设置计算机标识和工作组3、共享文件(夹)4、共享打印机5、访问共享资源实验五TCP/IP协议配置与连通性的测试【实验目的】1、掌握TCP/IP协议的配置;2、掌握TCP/IP协议的故障检测和排除方法;3、了解系统网络命令及其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所能对网络进行的操作。

【实验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具备Internet环境。

【实验重点及难点】1、TCP/IP协议诊断;2、查看DNS、IP、MAC;3、查看当前ARP 缓存表;4、查看路由跟踪情况。

【建议学时】2学时【实验指导】安装配置TCP/IP协议右击“网上邻居”图标,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打开“网络连接”窗口。

右击“本地连接”图标,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选项,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打开“常规”选项卡。

如果在“此连接使用下列项目:”列表框中未出现“Internet协议(TCP/IP)”,则点击“安装→协议→添加→Internet协议(TCP/IP)→确定”,此时列表框中出现“Internet 协议(TCP/IP)”,表明TCP/IP协议已成功安装。

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属性”按钮,打开“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根据计算机所在网络的具体情况,决定自动获得IP地址或指定IP地址。

若选中“自动获得IP地址”,计算机将会从DHCP服务器自动获取IP地址、子网掩码等信息。

若局域网中没有专用的服务器为计算机分配IP地址,或不想通过DHCP服务器分配IP地址,则需要手工输入IP地址。

本实验要求手工输入IP地址。

IP地址在同一个网络中必须是唯一的。

在局域网内部一般使用非路由地址。

非路由地址不会被Internet分配,专用于内部局域网使用。

它们从不会被路由。

请选中“使用下面的IP地址”,分别在“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文本框中输入“192.168.0.XX”(注意:XX取值范围为2~254,请严格按照教师指定IP输入,以保证IP地址唯一性),“255.255.255.0”,“192.168.0.1”。

分别在“首选DNS服务器”、“备用DNS服务器”文本框中输入“202.118.176.2”,“202.97.224.68”。

输入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以使所有设置生效。

TCP/IP诊断ping 环回地址:验证是否已安装TCP/IP协议及配置是否正确。

点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出现“命令提示符”窗口,在DOS下输入“ping 127.0.0.1”回车后,显示“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0ms TTL=128”,则表明TCP/IP协议配置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