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ppt课件
第八章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ppt课件
7
服务内容
主要侧重于销售、加工、技术三个方面 更多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实行了产加销、贸
工农一体化经营
8
组建方式
农村专业大户、技术能手和农民经纪人领办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联办 供销、农技等涉农部门牵头兴办 农产品专业协会引导或直接转制而成
9
经营管理体制
大多数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成立, 有章程,有入股,民主选举产生理、监事会成 员。社员大会(或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审议理、监事会年度工作计划,决定盈余分配 方案和亏损弥补办法以及合作社的合并、解散 等重大问题。理事往往是具有带动作用的种养 大户、农村经纪人、企业家,也有来自涉农部 门的代表。
15
1987年国务院国发[1987]55号文件要求 供销合作社应“在自愿原则下,组织生产 者建立不同产品的生产专业协会,或按照 合作社的组织原则,建立专业合作社。”
16
1990年,国家科委出台了《农业技术经济服务 合作协会示范章程》,并在青海等省进行试点 和推广。199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社会 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和中共十三届八中全 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 村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提出要积极支持或扶 持农业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自办、 联办的各种服务组织等。
19
根据国务院指示,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开 始进行农民专业协会的立法和管理试点; 确定陕西、山西为借鉴日本农协经验的试 点省,安徽为农民专业协会示范章程的试 点省。黑龙江、四川等省还结合农业支持 项目,开展了农民专业协会或农民合作组 织的试点工作。
20
1995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9年国务院5号文 件都提出供销合作社要积极发展专业合作 社,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性、系 列化的经济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有组织地 进入市场。
体系建设 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形成优质农产品生产产业带 培养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推动农村民主化进程
13
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自发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自发发展和
政府支持态度逐步明朗化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期~末期,政府加强政策支持
17
1991年国务院国发[1991]59号文件将农 业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社 会化服务的形式之一,“各级政府对农民 自办、联办服务组织要积极支持,保护他 们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管理,引导他 们健康发展。”
18
1993年,国务院明确以农业部作为指导和扶持 农民专业合作与联合组织的行政主管部门。 1994年,中共中央4号文件强调“要抓紧制定 《农民专业协会章程》,引导农民专业协会真 正成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新型经济组织”。 此后不久,农业部就和有关部门协作起草了 《农民专业协会示范章程》。同年,农业部和 中国科协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对农民专业技 术协会指导和扶持工作的通知》。
为主体成员, 依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 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在家庭承包 经营基础上组建的、按章程进行生产 经营 活动的、谋求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经济组 织。
4
是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农业弱 质性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1、分散农户与市场风险 2、市场力量不对称 3、小规模农业效率低 4、食品质量和安全
5
第八章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
提纲
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组织制度 创新
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和趋势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 建议
2
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组 织制度创新
(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 (二)创新的体现 (三)类型
3
(一)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 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农民
21
1997年财政部(财商字[1997]156号) 减免了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售增值税。 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的行政 性法规,有的正准备出台《专业合作社管 理条例》。
22
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农业法》中规定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出 “国家鼓励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 组成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强调“农民专 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坚持为成员服务的宗旨, 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 还的原则,依法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农 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
(二)创新的体现
1、 它区别于旧中国乡村建设学派所倡导的 农村 合作社 2、它区别于1950 年代的农业合作社 3、 它区别于与“乡政村治”格局下政社不 分的村经济联合社或合作社。
6
(三)类型
1、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
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 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 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 经济组织。
11
资金来源
主要来自社员股金,有的专业合作社还设 立了身份股和投资股。
一部分实力较强、在工商机关注册登记的 专业合作社还能从银行或农村信用社获得 贷款。
依托各类涉农经济组织成立的专业合作社, 则从物质、资金方面直接得到了这些组织 的扶持(或入股)。
12
作用
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完善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促进了农村社会化服务
和积极组织试点相结合、加强部门作用和重视 制度化建设相结合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 织的发展逐步进入全面推进和深化的时期
14
发展阶段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建立农村 的技术服务组织。
1986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指出:“近几年 出现了一批农民联合购销组织,其中,有 乡、村合作组织兴办的农工商公司或多种 经营服务公司,有同行 持和帮助”。
10
如北京房山磨盘柿专业合作社,建立了 “社员代表大会---社务管理委员会---合作社 经理负责制”的决策机制。社务管理委员会 由7名成员组成,其中农民代表5名,基层供 销社人员2名,由社员民主选举产生。每年至 少召开三次社务会议,春季会布置剪枝、打 药等生产技术;秋季会统计柿子产量、通报 市场信息、安排销售计划;冬季(年底)会 总结一年经营情况、确定分红方案、制定下 年发展计划。此外还根据合作社的需要不定 期召开若干次会议。专业合作社经理根据社 员提出的要求以及自身掌握的信息提出会议 讨论的议题及初步方案,交社务会讨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