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目录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
国家 加入时间 国家 加入时间
澳大利亚
文莱达鲁萨兰国 加拿大 智利 中国香港
1989年11月
1989年11月 1989年11月 1994年11月 1991年11月
秘鲁
巴布亚新几内亚 中华人民共和国 菲律宾 俄罗斯
1998年11月
1993年11月 1991年11月 1989年11月 1998年11月
印尼
日本 韩国 马来西亚 墨西哥 新西兰
1989年11月
1989年11月 1989年11月 1989年11月 1993年11月 1993年11月
新加坡
中国台北 泰国 美国 越南
1989年11月
1991年11月 1989年11月 1989年11月 1998年11月
澳大利亚 堪培拉
文莱达鲁萨兰国 斯里巴加湾市
目录
宗旨议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宗旨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 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APEC主要讨论与全球及区域经济有关的议题,如促 进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实施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 利化,推动金融稳定和改革,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 设等。APEC也开始介入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议题,如 人类安全(包括反恐、卫生和能源)、反腐败、备灾和文 化合作等。
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APEC进程,危 调整阶段 机的受害者开始对贸易投资自由化采取慎重态度, (1998至今) 在APEC内部,始于1997年的部门提前自由化在一定 目录 程度上超越了亚太地区的现实情况。
作用和地位
亚太经合组织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国 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 约占世界总量的48%。这一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 自成立以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贸 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不断取得进 展,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 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 是亚太地区最 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一 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 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 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目录
初期阶段 (19891992年)
发 展 历 程
这一阶段APEC建立了它作为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的 基本构架。第一、二届双部长会议上,各方就致力 于地区自由贸易与投资和技术合作达成了某些共识 ,确定设立10个专题工作组开展具体合作。1991年 召开的汉城会议通过了《汉城宣言》,它作为APEC 的基本章程,首次对该论坛的宗旨、原则、活动范 围、加入标准等做了规定。1992年的曼谷会议决定 在新加坡设立APEC秘书处,由各成员认缴会费,使 APEC在组织结构上进一步完善。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五小组:牟志娜、李杨、曹雅静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 合作官方论坛。 1989年11月5日至7日,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 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的成立。1993年6 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华台北和香 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 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加拿大 渥太华
智利 圣地亚哥
印尼 雅加达
马来西亚 吉隆坡
目录
性质特点
成员国的广泛性
独特的官方经济性质
开放性 自愿性 松散性
目录
谢谢观看!
快速阶段 (19931997年)
自1993年,APEC从部长级会议升格到经济体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发展进程加快。1993年一1997年这5年 ,每年都有新的进展,解决了区域合作所面临不同 问题,是APEC进程的“五步曲”。例如:1993年解 决了“APEC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1994年解决了 “APEC应该做什么”的问题;1995年解决了“APEC 应该怎么做”的问题;1996年制定了具体的合作蓝 图。
目录
一、背景
二、发展历程
三、作用和地位
四、宗旨议题
五、组织成员六、性质特点 Nhomakorabea结束
背景
亚太经合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20 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 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 的趋势渐成为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 的比重也明显上升。 组织为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 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 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 投资的论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