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1 学期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适用专业/年级本卷共 6 页,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实际挤压应力在挤压面上是均匀分布的。
( )
2.纯弯曲梁的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
( )
3. 横截面面积相等,实心轴的承载能力大于空心轴。
( )
4. 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恒等于零。
( )
5. 梁发生弯曲变形,挠度越大的截面,其转角也越大。
( )
6. 在集中力偶作用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均要跳跃。
( )
7. 当低碳钢试件的试验应力
p
σσ<时,试件将产生局部颈缩。
( )
8. 圆轴扭转时其切应力的最大值仅可能出现在横截面的外边缘。
( )
9.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 )
10. 临界应力越小的受压杆,其稳定性越好。
( )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 下右图中杆AB 的变形类型是 。
A .弯曲变形
B .拉(压)弯组合变形
C .弯扭组合变形
D .拉(压)扭组合变形
2. 下图矩形截面梁受F 和Me 作用,Me =Fl 。
则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0A σ=
B .0B σ=
C .0
D σ= D .0
E σ=
3. 力偶对物体的运动效应为 。
A .只能使物体平动 B .只能使物体转动
A
B
F
C .既能使物体平动又能使物体转动
D .它与力对物体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4. 关于低碳钢材料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是 。
A .比例极限p σ
B .屈服极限s σ
C .强度极限b σ
D .许用应力[σ]
5.在平板和受拉螺栓之间垫上一个垫圈,可以提高 能力。
A .螺栓的抗拉伸
B .螺栓的抗剪切
C .螺栓的抗挤压
D .平板的抗挤压
6. 若实心圆轴①和空心圆轴②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所受扭矩均相同,则两轴的最大扭转角之间的关系为 。
A .φ1<φ2
B .φ1=φ2
C .φ1>φ2
D .无法比较 7. 低碳钢试件扭转破坏形式是 。
A .沿横截面拉断 B .沿横截面剪断
C.沿450螺旋面拉断 D.沿450螺旋面剪断
8. 塑性材料经过硬化处理后,它的_________得到提高
A.强度极限 B.比例极限 C.延伸率 D.截面收缩率
9. T形截面铸铁悬臂梁受力如下图所示,横截面最合理布置的方案应
为。
A. B. C. D.
10. 下面关于梁挠度和转角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挠度最大的截面转角为零
B. 挠度最大的截面转角最大
C. 转角为零的截面挠度最大
D. 挠度的一阶导数等于转角
三、填空题(共16分,每题4分)
1. 图示正方体边长为a ,其顶角处作用力F 。
求:
(1)该力在x 、y 轴上的投影F x =_ __ ___,F y =__ ___ (2)该力对x 、y 、z 轴的矩m x (F ) =____ __,m y (F ) = __ ___, 2. 图示螺钉在拉力F 作用下工作。
已知螺钉材料的许用应力[τ]和[σ]之间的关系为:[τ]=[σ],则螺钉直径d 与钉头高度h 的合理比值
d /h = 。
3. 如下图3所示,圆轴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 MPa 。
4、下图4中杆的横截面积A=1000mm 2,弹性模量E=200GPa ,则CD 段的轴向变形CD l ∆= mm 。
20 KN
20 KN 20 KN
100 m m 100 m m
100 m m
A
B
C
D
h
d
题1
A
B
314 N·m
20mm
题3图
题4图
四、计算题(共54分)
1.重P = 6 kN 的均质圆球,置于墙与斜杆AB 间,如图所示。
已知
AB = 2l ,AC = l ,各杆的重量及摩擦不计。
求斜杆AB 在B 处
的受力。
(10分)
2.如下图所示,用两个铆钉将140mm 140mm 12mm ⨯⨯的等边角钢铆接在立柱上,
构成支托。
若30kN P =,铆钉的直径为21mm 。
铆钉的许用应力
[]40MPa,τ=
[]70MPa bs σ=。
试校核铆钉的强度。
(10分)
3. 图示悬臂梁,横截面为矩形,承受载荷F1与F2作用,且F1=2F2=5 kN,试作内力图并计算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及该应力所在截面上K点处的弯曲正应力。
(10分)
4.阶梯轴AB如图所示,AC段直径d1=40mm,CB段直径d2=70mm,外力偶矩M B=1500N·m,M A=600N·m,M C=900N·m,G=80GPa,[τ]=60MPa,[φ]=2º/m。
试校核该轴的强度和刚度。
(12分)
5.图示折杆AB段为圆截面,AB⊥CB。
已知杆AB直径d=100mm,材料的许用应力[σ]=80MPa。
试按第三强度理论确定许用荷载[F]。
(12分)
一、判断题(1*10=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单项选择题(2*10=20分)
1、(B )
2、(C )
3、(B )
4、(C )
5、(D )
6、(C )
7、(B )
8、(B )
9、(A )10、(D )
三、填空题(4*4=16分) 1.
F 2
2
, 0 ,aF 22, 0, ; 2. 2 ; ; 4、 ; 四、计算题(10+10+10+12+12分=54分)
1. 解: (1) D :ΣF y = 0 F C cos30º - 6 = 0 kN 93.6kN 34 ==C F (5分)
(2) AB :Σm A = 0 kN 93.6kN 34 030sin 2 ===⋅-⋅B C B F l F l F (5
分)
2. 解:
因结构与载荷都对称,所以两个铆钉受力相等,作用在每个铆钉上的剪力与挤压力都
为/2P 。
铆钉的剪应力为 322
/20.53010Pa 43.3MPa >/40.0214
[]40MPa Q P A d τππτ⨯⨯===≈⨯= (5分) 所以铆钉的剪切强度不够。
铆钉的挤压应力为 363010Pa 59.5MPa <221221[]70MPa 10
bs b bs s P P A td σσ-⨯===≈⨯⨯⨯= (5分) 所以铆钉的挤压强度足够。
3. (1) 画梁的弯矩图
M
(2) 最大弯矩(位于固定端):
max 7.5 M kN = (5分)
(3) 计算应力:
最大应力:(2分)
K 点的应力:(3分)
4. (12分)
6max max max 227.510176 408066
Z
M M MPa bh W σ⨯====⨯6max max 337.51030132 40801212
K Z
M y M y MPa bh I σ⋅⋅⨯⨯====⨯
(内力及内力图、强度校核、刚度校核每步各4分)
5、(12分)
2个内力图各3分,第3强度理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