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
教学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进一步的认识,懂得平等的重要性,培育社会主义平等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
2.使学生懂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充分全面地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2、懂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
教学准备:
视频、音频、PPT课件
教学内容:
1、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观含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观的正确理解。
3.在生活中自觉践行平等观。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来说一说什么是人生价值观?
简单的说,人生价值观就是一个人对事,对人,对生活的看法。
也有人说,人生观就是“人自己对人生的意义的看法”,主要表现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理智的人,做任何重大事情的决定,基本都是权衡选择的结果,在选择的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不能违反的规则,什么是可以背叛和违反的,这些东西在心目中的位置,构成了价值观。
知道了什么是价值观了,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一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观”。
二、新课内容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三方面说(PPT演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
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我们要学习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要求,今天我们重点讲其中的一点一一平等。
2.播放幻灯片:
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一林肯(美国)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为大同——康有为(中国)
有平等就不会有战争一一梭伦(古希腊)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的机会。
《元帅的故事》我们同学并不陌生,这是我们以前语文课本中学习过的一篇课文,那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些什么事呢?(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故事中的朱德和彭德怀元帅是怎样的人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总结:朱德元帅不搞特殊化、人人平等。
彭德怀元帅拒绝闭园接待首长,与人民群众平等。
点评:人与人之间有智力、能力和职务上的差别,但没有高低贵残之分,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获得人民的拥护,就是因为让百姓们感受到了平等,体会到了社会地位的提升。
在现代中国,平等的观念更是融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国家的进步。
结论:平等就是消除歧视,同等对待他人;平等就是所有人都享有同等的基本权利;平等就是要反对特权:真正实现人人平等。
平等是人类诞生以来人们一直追求的社会目标,尽管人与人之间在个体上还存在差异,但是人们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只有实现了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顺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合作才能共赢。
三、同学谈体会(教师提示从以下两个方面)
(1)思考一下自己的身边有什么不平等的现象?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应该怎样来维护平等?
(2)讨论一下特权观念会给社会风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4.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再次强调平等观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