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刑事诉讼法重点名词解释+简答题

最新刑事诉讼法重点名词解释+简答题

精品文档
刑事诉讼法
名词解释
1物证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

2书证指以文字、图画、符号等所表达的思想和记载的内容对案件起证明作用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

3辩护指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方的指控,根据事实和法律,指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以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活动。

4取保候审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审判工作,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随传随
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5死刑复核死刑复核程序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依法进行审查和核准的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所独有的一项特殊程序。

6侦查(刑事侦查)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
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措施。

7公诉指享有刑事控诉权的国家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对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进行审判并予以刑事制裁的诉讼活动。

8自诉指刑事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以个人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和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的诉讼活动。

9无罪推定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在法院依法确定受追究者有罪前,应推定其为无罪。

10监外执行暂予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由于出现不适宜在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拘役所等羁押场所执行刑罚的法定情形,而需要改变执行场所和方式的刑罚执行
变更。

11侦查终结指侦查机关对自己立案侦查的案件,经过一系列的侦查活动,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和应否对其追究刑事责任而决定结束
侦查,并对案件依法作出处理的一种诉讼活动。

12审查起诉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依法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的诉讼活动。

13直接证据指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精品文档
简答题
1辩护律师的权利和地位
律师可以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委托,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辩护人。

律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享有比其他辩护人更多的诉讼权利,是刑事辩护的主力军。

2无罪推定的具体含义
在法院依法确定受追究者有罪前,应推定其为无罪。

3证据的种类
证据的种类是指表现证据事实内容的各种外部形式,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主要包括以下七种:A 物证、书证B 证人证言C 被害人陈述D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E 鉴定结论F 勘验、检查笔录G 视听资料
4侦查行为的种类
侦查行为有八种:A 讯问犯罪嫌疑人 B 询问证人、被害人 C 勘验、检查 D 搜查E 扣押物证、书证和查询、冻结存款、汇款F鉴定G辨认H通缉
5强制措施的种类
我国法定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

6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具体含义
上诉不加刑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时,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判重于原判决所判刑罚的审判原则。

7监外执行的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