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
王克非
60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申丹(女)
56
叙事学、文体学
北京大学
冉永平
49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向明友
48
英语语言文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许钧
60
法语语言文学
南京大学
陈众议
57
西班牙语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金莉(女)
60
英语语言文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钟智翔
49
亚非语言文学专业(东南亚研究)
南开大学
苏忠民
54
物理化学
东北师范大学
李灿
54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院士
杨金龙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希
49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清华大学
院士
陈小明
53
无机化学
中山大学
院士
周翔
51
化学生物学、生物有机化学
武汉大学
郑兰荪
60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
院士
贺鹤勇
52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
高松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院士
郭子建
历史文献学
兰州大学
荣新江
54
中外关系史、隋唐史
北京大学
侯旭东
46
中国古代史(秦汉魏晋南北朝)
清华大学
徐少华
59
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古代史
武汉大学
章清
50
专门史
复旦大学
18.世界史▲
李剑鸣
54
美国史
复旦大学
杨共乐
52
世界古代史
北京师范大学
陈志强
62
世界上古中古史、欧洲史、基督教史、拜占庭史
武寅(女)
64
认知心理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12.体育学
王家宏
59
体育教育训练学
苏州大学
吕万刚
48
体育教育训练学
武汉体育学院
杨桦
59
体育人文社会学
北京体育大学
陈佩杰
52
运动人体科学
上海体育学院
季浏
53
体育与健康
华东师范大学
周爱光
58
体育哲学
华南师范大学
黄汉升
56
体育教育训练学
福建师范大学
13.中国语言文学▲
马重奇
65
汉语言文字学
武汉大学
张廷军
57
自然地理学
兰州大学
陈振楼
50
环境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保继刚
50
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
中山大学
闾国年
53
地理信息系统
南京师范大学
宫辉力
58
环境遥感
首都师范大学
姚檀栋
60
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大学
厦门大学
邬志辉
48
教育学原理
东北师范大学
陈洪捷
55
高等教育学
北京大学
周洪宇
56
教育史、教育现实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
孟繁华
51
教育政策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胡钦太
50
教育技术学
华南师范大学
顾建军
51
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南京师范大学
眭依凡
58
高等教育管理
浙江师范大学
靳玉乐
48
课程与教学论
西南大学
11.心理学△
5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北京师范大学
艾四林
49
国外马克思主义
清华大学
卢黎歌
6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现代方法、道德文化
西安交通大学
孙熙国
4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北京大学
李佑新
5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湘潭大学
杨晓慧
5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东北师范大学
邹诗鹏
49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复旦大学
日本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侯建新
63
中世纪史、晚期近代早期欧洲史
天津师范大学
洪邮生
57
国际关系史
南京大学
高岱
59
英国史、殖民主义研究
北京大学
韩东育
52
东亚史学
东北师范大学
戴超武
51
国际关系史
华东师范大学
19.数学▲
马富明
57
计算数学
吉林大学
王跃飞
55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卢玉峰
52
数学
大连理工大学
牛汝极
56
民族学
新疆师范大学
田敏
50
民族社会学
中南民族大学
齐木德道尔吉
60
中国民族史
内蒙古大学
苏发祥
50
民族学
中央民族大学
何明
55
中国西南民族及其与东南亚的互动
云南大学
沙马拉毅
61
民族学
西南民族大学
郝时远
62
民族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高永久
50
民族学、民族社会学
兰州大学
08.马克思主义理论▲
王炳林
郑振龙
48
金融工程
厦门大学
蔡洪滨
47
应用经济学
北京大学
04.法学▲
王志强
43
法律史
复旦大学
王利明
54
民商法学
中国人民大学
石静霞(女)
44
国际经济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孙长永
50
刑事诉讼法学
西南政法大学
李曙光
51
经济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
吴志攀
58
国际经济法、金融法
北京大学
张文显
63
法理学、司法学、部门法哲学、法律政治学
田刚
56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院士
包刚
50
计算数学
浙江大学
刘建亚
50
基础数学
山东大学
扶磊
44
数学
南开大学
肖杰
52
基础数学
清华大学
吴宗敏
57
应用数学
复旦大学
陈化
58
偏微分方程
武汉大学
陈发来
48
计算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杰诚
52
调和分析及其应用
浙江师范大学
罗懋康
58
应用数学
四川大学
唐梓洲
51
微分几何
北京师范大学
53
生物无机化学
南京大学
郭灿城
58
物理有机化学
湖南大学
22.天文学
朱宗宏
49
天体物理
北京师范大学
刘晓为
49
天体物理学
北京大学
严俊
56
分子云与恒星形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
戴子高
50
高能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23.地理学▲
王学军
50
环境地理学
北京大学
史培军
55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院士
刘耀林
54
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
华中师范大学
黄嘉树
61
政治学
中国人民大学
06.社会学△
李汉林
61
社会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李强
64
应用社会学
清华大学
张静(女)
57
应用社会学、发展社会学
北京大学
周大鸣
56
人类学
中山大学
周晓虹
57
理论社会学
南京大学
董晓萍(女)
64
民俗学(含民间文艺学)
北京师范大学
翟振武
60
人口学
中国人民大学
07.民族学
刘正猷
49
凝聚态物理、声学
武汉大学
许宁生
57
凝聚态物理
中山大学
院士
李建新
50
凝聚态理论
南京大学
吴晨旭
47
软凝聚态物理、纳米材料
厦门大学
张卫平
52
光学、量子光学
华东师范大学
张红(女)
47
凝聚态物理
四川大学
金晓峰
52
凝聚态物理
复旦大学
高鸿钧
51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大学
院士
龚旗煌
50
光学
北京大学
院士
崔田
50
公安部
院士
何家弘
61
证据法学、侦查学
中国人民大学
洪卫军
56
公安信息化应用、安全防范技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程琳
60
公安学、公安技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魏东
44
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消防技术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10.教育学△
丁钢
61
教育史
华东师范大学
石中英
47
教育学原理
北京师范大学
邬大光
57
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央财经大学
龙小宁(女)
43
西方经济学
厦门大学
刘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