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目的 (1)二、适用范围 (1)三、编制依据 (1)四、工程概况 (1)五、术语 (2)六、后浇带和变形缝嵌缝材料 (2)七、后浇带构造特点 (2)八、后浇带和变形缝施工基本规定 (2)九、施工准备 (3)十、后浇带和变形缝质量控制要点 (4)十一、施工工艺 (5)十二、质量标准 (6)后浇带和变形缝施工专项方案一、编制目的为使建筑工程的后浇带、变形缝施工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施工规范,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确保结构受力安全和后浇带及变形缝处无渗漏现象,避免不可预见因素对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影响,杜绝后浇带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特编制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的适用范围为:适用于本工程的地下室基础、梁板的后浇带和变形缝施工;不适用于工程竣工后仍有可能存在变形的结构工程。
三、编制依据四、工程概况涡阳时代广场工程,结构相对复杂,加上部分高层建筑与沿街商办楼结构为同一整体,建筑高度结构相互影响很大,工程系统框架结构,均采用现浇砼。
后浇带浇筑,采用比原设计混凝土强度高一级的膨胀砼浇筑施工。
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的做法:后浇带底板垫层比先浇区底板垫层低100mm。
施工两侧先浇区域时,与后浇带相交的的底板水平钢筋在后浇带范围内需全部断开,先浇区域完成后2个月,至少不少于40天方可焊接。
后浇区域钢筋同一位置接头不超过50%,钢筋单面焊缝长不小于10d。
后浇带两侧b/2(b底板厚度)设置3厚止水钢板,后浇带待主体封顶后,将两侧的砼凿毛,再用比设计的砼强度高一级别的砼掺MPC聚合物纤维膨胀剂浇筑,并加强养护。
2、地下室侧板后浇带的做法:后浇带处加筋2个16@150,分布筋8@200钢筋,两端钢筋锚固长度各为一个La。
沉降后浇带待主体封顶后,将两侧的砼凿毛,再用比设计的砼强度高一级的砼掺MPC聚合物纤维膨胀剂浇筑,并加强养护,外墙用2厚高分子涂料防水层,并用1:2.5水泥抹20厚,然后用M5水泥砂浆砌半砖厚保护。
3、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做法:后浇带处加筋2个10@150,分布筋8@200钢筋。
沉降后浇带待主体封顶后,将两侧的砼凿毛,再用比设计的砼强度高一级的砼掺MPC聚合物纤维膨胀剂浇筑,并加强养护。
4、施工缝处理:施工缝处必须凿毛,对包裹在钢筋或止水带上的砼浆应清除干净。
浇捣前用1:2的防水水泥砂浆先套浆,后浇捣砼。
施工缝在结构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和预设,基础地下室基础底板和侧墙变型的混凝土结构中需设置330mm宽的橡胶止水带。
五、术语后浇带是一种砼刚性接缝,适用于后期变形趋于稳定的结构。
变形缝是一种结构柔性接缝,适用于后期约有变形的建筑结构。
六、后浇带和变形缝嵌缝材料后浇带补偿收缩砼:是在砼中添加一定比例膨胀剂或外加剂(按设计掺量)后,使砼在凝固过程中产生体积微膨胀,以补偿砼收缩的一种砼。
变形缝嵌缝材料: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地下防水按一级防水施工控制,主要材料为橡胶止水条和金属止水带。
七、后浇带构造特点1、后浇带和变形缝的构造特点后浇带构造特点后浇带的留置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与尺寸进行施工,后浇带宽度均为800㎜,地下室剪力墙、梁、底板和顶板上全部贯通。
后浇带砼施工的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要求。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在结构结顶后最少60天后进行施工。
后浇带均需按设计要求设置相应的加强钢筋,加强钢筋的直径、规格、型号均按设计要求选用。
八、后浇带和变形缝施工基本规定1、后浇带和变形缝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满足现行规范和设计要求。
2、后浇带和变形缝的施工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3、后浇带砼浇筑应留置砼检验试块,后浇带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4、后浇带处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若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并按设计要求设附加钢筋。
5、所使用的砼应有配合比报告单。
6、按设计要求采用比后浇带两侧砼提高一个等级的补偿收缩砼。
在满足强度要求及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其混凝土的坍落度。
7、后浇带及变形缝支模模板应严密、稳固、砼施工时不得漏浆和变形。
8、变形缝橡胶止水带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物理性能均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的规定要求。
九、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后浇带和变形缝施工前应对材料、施工时间、现场状况进行仔细检查核对,确保后浇带及变形缝施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测施工后对功能的有效性,并做好核对记录。
(2)确定施工方案,本方案作为后浇带和变形缝整体的施工方案,各分区应针对后浇带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现场情况,应各自编制满足设计规范和工艺要求的施工技术措施。
(3)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其主要内容为: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应注意的事项和操作要求、细部构造及技术质量要求。
(4)熟悉设计图纸、设计变更补充通知、本施工方案标准及相关技术规程,对后浇带和变形缝的做法、位置、配筋进行了解和熟悉,以确定后浇带和变形缝上述内容的合理性,并确定是否提出修改建议。
2、材料要求(1)后浇带砼所用碎石应根据所浇后浇带的钢筋密度确定,一般为5—30㎜,含泥量不得大于0.8%,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3%。
(2)后浇带的砂子应采用中砂,且需采用河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且检验结果应符合《JGJ52—92标准》。
(3)碎石应满足试配强度要求且检验结果应符合《JGJ53—92标准》。
(4)粉煤灰应用II级以上。
(5)外加剂必须使用合格一等品。
(6)水泥应用42.5R以上的普通水泥或硅酸盐水泥。
(7)拌和用水应用饮用水或水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的水源3、主要机具(1)商品砼:混凝土输送泵、砼坍落度桶、台称、插入与平板振动器、手推车、木槎等。
(2)其它机具:电焊机、剪刀、锒头等。
4、作业条件(1)后浇带和变形缝的留置后浇带和变形缝的位置、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场地已平整,放线无误,基础C15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毕后进行施工。
楼层后浇带和变形缝施工,要求后浇带和变形缝两侧的模板平整、牢固。
(2)后浇带和变形缝砼浇筑1)后浇带混凝土施工①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必须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②后浇带两侧砼面上的浮浆、松散砼及模板须凿除,对后浇两侧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用压力水将后浇带两侧和后浇底的杂物和建筑垃圾用冲洗干净,涂刷砼界面处理剂或水泥砂浆。
后浇带施工时后浇带内不得有积水和其它杂物。
③结构施工完成后应对后浇带处的钢筋应进行防锈处理,在后浇混凝土施工前应先对后浇带处的钢筋作除锈处理,将钢筋调整平直。
④后浇带的模板已封闭严密,且应保证砼施工后新旧砼没有明显的接搓质量。
2)结构变形缝混凝土施工①结构变形缝按设计要求尺寸和平面位置进行留制,变形缝两侧的结构混凝土最好是分先后顺序浇筑,这样有利于变形缝两侧结构支模施工,当一侧混凝土浇筑成形,即可拆除先浇筑的变形缝边侧模,及时支设变形缝另一侧的结构模板;当分二次支模板施工不方便时,也可将变形缝两侧的结构支模一次施工成形,但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确保变形缝的位置和宽度符合设计要求;②基础底板变形缝施工:在变形缝施工前,必须将基础底板变形缝的平面位置采用墨线准确的引入在基础垫层之上,基础底板变形缝缝宽30mm,当基础梁和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好后,开始绑扎变形缝橡胶止水条的构造钢筋,构造钢筋,橡胶止水条构造筋绑扎好后安放止水条底聚乙烯泡沫材料,而后安装橡胶止水条,然后在变形缝处设置为缝宽的材料,确保变形缝处的宽度符合要求;③地下室侧墙变形缝待地下室外侧墙结构钢筋绑扎完成后及时绑扎侧墙橡胶止水条构造钢筋,该部位构造钢筋必须与侧墙钢筋绑扎牢固,避免地下室外侧墙混凝土施工时出位移和滑落现象,在侧墙橡胶止水条两侧④在地下室土方回填前,必须将变形缝内的模板、混凝土等杂物清理干净,而后将聚乙泡沫塑料板安装在地下室侧墙的缝隙内安装牢固。
十、后浇带和变形缝质量控制要点1、材料要求后浇带混凝土浇筑采用的商品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商品混凝土中的砂石均应检验合格,水泥、膨胀剂和外加剂等材料均应有合格证,且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变形缝施工采用的橡胶止水条和其它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必须具有相关的产品合格证。
2、技术要求(1)新旧砼界面应先放与所浇砼同强度等级的砂浆。
(2)膨胀剂和外加剂掺量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性能要求。
(3)后浇带清理准备完毕后,应尽快安排后浇带砼浇筑。
(4)变形缝处杂物清理干净后应采用相关措施避免变形缝内进入其它杂物,保证在变形缝第二道防水施工前缝内干净无杂物(地下室基础底板和外侧墙)。
3、施工质量要求(1)砼的浇筑应密实,成型应精确,应特别注意新旧砼界面处的砼密实度。
(2)砼浇筑后应覆盖保湿养护。
(3)有防水要求后浇带的施工应注注意界面的清理,并保证防水功能技术措施的落实。
严禁后浇带处有渗漏现象。
(4)变形缝橡胶止水条必须严密无孔洞,在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强管理,禁止出现橡胶止水条露出结构混凝土面的现象发生(保证橡胶止水条出缝宽外其余部分与结构混凝土咬结牢固)。
十一、施工工艺1、施工工艺流程(1)后浇带施工工艺流程为:1)地下室基础:基础垫层施工→浇筑后浇带处基础底板钢筋下素砼挡块→基础钢钢筋绑扎→→后浇带模板支承(应独立支撑)→后浇带加强钢筋安装→后浇带钢筋与模板间隙采用钢丝网封堵→结构砼浇筑→后浇带先期保护→清理后浇带(后浇带砼浇筑前)→砼界面涂抹与后浇带同强度砂浆→后浇带砼浇筑→后浇带养护。
2)地下室外侧墙:地下室侧墙结构钢筋绑扎→后浇带加强钢筋安装→后浇带模板支承(应独立支撑)→后浇带钢筋与模板间隙采用钢丝网封堵→结构砼浇筑→后浇带先期保护→清理后浇带(后浇带砼浇筑前)→砼界面涂抹与后浇带同强度砂浆→后浇带砼浇筑→后浇带养护。
3)楼层后浇带:楼层梁、板结构钢筋绑扎→后浇带加强钢筋绑扎→后浇带模板支承(应独立支撑)→后浇带钢筋与模板间隙采用钢丝网封堵→结构砼浇筑→后浇带先期保护→清理后浇带(后浇带砼浇筑前)→砼界面涂抹与后浇带同强度砂浆→后浇带砼浇筑→后浇带养护。
(2)变形缝施工工艺流程为:1)基础底板:基础垫层C15素混凝土施工→弹线→基础结构钢筋绑扎→变形缝橡胶止水条构造钢筋绑扎→预留预埋施工→变形缝模板施工(应独立支撑)→结构混凝土浇筑→变形缝清理→可卸式止水条施工→基础楼地面施工;2)基础侧墙:弹线→地下室侧墙结构钢筋绑扎→变形缝中埋式(橡胶)止水条安装→变形缝橡胶止水条构造钢筋绑扎→预留预埋施工→结构混凝土浇筑→变形缝清理→室外:地下定迎水面嵌缝材料安装→土方回填2、后浇带的留设后浇带的留设位置按设计的要求进行留设,其宽度为800㎜,并按设计要求增设加强钢筋。
为了防止加强钢筋移位、下沉,梁的附加钢筋可以与梁的结构钢筋一起绑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