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最全)
(1)外固定后早期,疼痛减轻即刻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 运动,髌骨被动活动及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活动。(见 图 17、图 18)
胫腓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 2)外固定去除后,伤口愈合,可充分练习下肢各个关节 活动,并逐步去拐行走。(见图 23)
胫腓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3)增加髋、膝、踝关节活动练习,可做起立与坐下练习, 健肢站立,患肢做髋屈伸、内收。外展活动,膝、踝关节去 说活动,踝关节内外翻抗阻活动。(见图 24)
第三阶段: 第7天开始至14天(平卧位-侧卧-坐位-站立-行走)
行 走
坐 位
半卧位 侧卧位 平卧位
术后功能锻炼(第三阶段)
平卧位——侧卧位
翻身时一手托臀部,
一手托膝部,将患肢与身
体同时转为侧卧,并在两
腿间垫上枕头,禁内收内
Text in here
旋。
术后功能锻炼(第三阶段)
卧位——坐位
双手支撑坐起,屈健腿伸
二.中级锻炼程序 1.终末伸膝练习: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伸直膝关节并保持5 秒钟,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 最大增至5公斤。 2.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股四头肌收缩使膝关节伸 直。 慢慢抬起患肢至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然后慢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重复10次, 共做5组。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 大增至5公斤。
功能锻炼的程序
2 、中期:一般指骨折后 3 ~6 周。这里损伤反应已消退, 肿痛已减轻,骨痂逐步生长。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收缩活 动外,邻近的关节也可开始活动练习。如上肢肱骨干骨折 外固定后,可开始练习肘关节屈伸活动,但动作应缓慢, 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功能锻炼的程序
3 、晚期:一般指外固定去除后,可依据病情进行全面的 肌肉和关节的锻炼,以主动活动为主。如需要进行被动活 动,则手法必须轻柔,严禁暴力。对有些患者可运用牵引 装置辅助活动,使迅速恢复各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4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锁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5)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 9 、图 10 )
肱骨干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 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
3.侧向踏步练习:站立位,侧方放一高15厘米的板凳。患侧迈步踏上板凳,健 侧腿跟上,再以相反顺序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大增加板 凳的高度。
4.终末伸膝练习:坐位,患侧小腿及足跟放在板凳上。伸直膝关节,保持5秒 钟,再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功能锻炼(第一阶段)
仰卧位主动最大限度屈、 伸、环转踝关节。踝关节的活
动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
之一,运动时,避免髋内外旋 ,每个动作保持10秒。
用“丁字鞋”将患侧 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为 防止人工关节脱位。
33
术后功能锻炼(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第4-6天
1 2 4 3
术后功能锻炼(第三阶段)
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固定后 3-5 天可两腿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 运动,扶拐进行患肢负重练习。(图 22 图 23)
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3)石膏固定的病人,4-8 周可去除石膏,此时可做髌骨 倾向被动活动 ,做主动屈膝活动连习,6 - 8周可负重行走。 ( 图 24 )
胫腓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锁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1)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 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锁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 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锁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3)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 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骨折病人的功能锻炼
目的
早期坚持功能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而骨折的 愈合主要依靠局部的血液供应, 所以功能锻炼对骨 折愈合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
• 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促进骨折愈合,促进 血液循环。
功能锻炼的原则:
全身与局部情况兼顾
以恢复患肢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主
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辅以必要的被动锻炼为 主 锻炼活动应循序渐进。
术后功能锻炼(第三阶段)
上下台阶
上下楼梯,不仅需要力量而
且需要调节能力,开始时必须使
用扶手,每次只能上下一级楼梯。 上楼梯时,先用健肢,下楼梯时,
先用手术的下肢。记住“上用健
肢,下用患肢”。开始时应有家 人陪伴在旁边,直到您的力量和
活动度已经基本恢复。
41
体位指导
NO
YES 不能弯腰 捡东西
NO
NO YES
YES
转身时因先 转角后转身
不要交叉双腿,双 膝应分开15厘米。
42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
一.初级锻炼程序 1.腘绳肌收缩练习:仰卧或坐位,膝关节弯曲大约10度,用足跟向下蹬踩床面, 使大腿后面的肌肉紧张。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10次。 2.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俯卧位,小腿前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用踝关节向下压 毛巾卷或枕头,尽量将腿伸直。保持5秒钟,放松。重复10次。
功能锻炼的要求
上肢功能锻炼的要求在于恢复、促进手的功能;
下肢的主要功能是站立和行走,要求各主要关节 不仅要稳定,而且要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脊柱是全身支柱,腰背肌的锻炼就十分重要。 另外,功能锻炼应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 辅,必须强调患者的主观能动作。
功能锻炼的程序
1、早期:主要指骨折后1~2周以内。此期外伤反应明显, 肢体肿胀疼痛较重,一般靠近损伤部位的关节不宜活动, 但可尽早开始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只使用肌肉收缩但不 活动关节),即使牵引和石膏制动下也进行肌肉收缩练习; 而远离损伤部位的肢端未固定的关节,则可以练习活动。 如前臂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也可做前 臂及上臂肌肉的收缩练习(腕关节不要活动)。又如髌骨 骨折石膏制动后,未固定的时开始功能锻炼,应视手术情 况而定。如关节、肌腱粘连的松解手术,手术后应尽早开 始功能锻炼;骨折内固定的松解手术,手术后应尽早开始 功能锻炼;骨折内固定物如果十分坚固,术后也可早期开 始关节的活动。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 屈、内收动作。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 1) 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 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尺桡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肿胀消除后除继续以 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 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 上臂后伸(见图 11)。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
3.半蹲练习:扶住一把结实的椅子或床架,脚距离椅子或床架20厘米左右。背 部挺直,慢慢弯曲膝关节向下蹲。不要完全蹲下,也不能超过90度。保持5-10 秒钟,慢慢站直并放松。重复10次。 4.股四头肌牵拉练习:站立位,患侧膝关节屈曲,将足跟拉向臀部,要感觉到 大腿前面受到牵拉。保持5秒钟。重复10次。
患腿,利用双手和健腿支
撑力将患肢移至小腿能自 然垂于床边。移动健侧,
坐在床旁,注意尽量保持
患肢伸直。
37
术后功能锻炼(第三阶段)
坐位——站位
训练(拄拐,拄助
行器)患肢不负重:患 者移至床边,健腿着地
Text in here ,患腿在前触地,上肢
拄双拐,利用健腿和双 拐的支撑力挺髋站立。
术后功能锻炼(第三阶段)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2)术后第二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情 况下做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图 18)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3)3 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方法是坐在床 边,小腿下垂,双脚踩地或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 起上身和抬起臀部。(图 19)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4)在骨折恢复期,术后 1 个月要加强髋、膝、踝部的肌 力,以恢复行走能力,加强下肢的稳定性。主要方法是进行 坐位与站位转换活动练习,以锻炼髋关节;踝关节主动屈伸、 旋转活动,以及下蹲起立。(图 20、图 21)
股骨干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 1 )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伸屈活 动。(见图17)
股骨干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2)4 周后可以练习坐在床边进行髋、膝、踝部的 主动运动(锻炼方法同股骨颈骨折)。
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⑴术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病人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静止 收缩,髋、膝、踝、趾关节主动运动。(见图 17、图 18)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 进。外固定早期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旋转大 腿,以免影响骨折稳定。
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第一阶段:第1-3天
2
自主活动 恢复后
股四头肌训练 踝关节背屈背伸及环转运动 丁字鞋固定 由家属行双下肢肌肉按摩,每
1
麻醉未消 除之前
隔半小时揉捏5 -10分钟。
5.腘绳肌牵拉练习:仰卧位,屈曲髋关节,双手在膝关节上方抱住大腿。慢慢伸直膝关 节直到感觉膝关节后面紧张。保持5秒钟,放松。重复10次。再做另外一侧。如果没有 感觉到牵拉,就将髋关节再屈曲一些。练习时不能摆动,要保持稳定。延长牵拉时间可 获得最好的效果。
肱骨干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 4)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 后部(图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