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基本笔画(横)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八种基本笔画运笔注。
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八种基本笔画写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横的写法
横:横在一字中起横梁作用,古人叫“勒”,也叫“玉案”,都是取“平”的意思。
一般有(长、短、斜)横。
横的形态:起笔和收笔皆向右下斜;起笔和收笔处较粗,行笔部分较细;左端稍低右端稍高,不是平的。
(不能与横中线平行)。
书写时要注意轻起、稍驻、轻快右行,顿笔左收。
口诀:横分长短斜,左低右高行,起首重而缓,行笔轻和快。
横的写法:
起笔:向右下方按笔(主要是运指:拇指和食指向右下方用力,其余三指后缩与之配合)
行笔:用笔较轻,向右稍偏上方行笔,边行边提,过横画的中间以后,边行边按(笔向右上方的运动主要靠运腕。
行笔中的提按变化主要是指的运动。
收笔:向右下方稍顿后向左回收,笔锋回到横内。
由于铅笔字较小,运指和运腕的幅度也很小,指和腕的运动是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的。
运指中含腕的运动,运腕中含指的运动,只能说以谁为主,不能截然分开。
例字:一、二、三、上、下、七、十、工、正
字形分析:
“一、二、三”三个字都是由横组成的,每一横的起笔和收笔与左右边线的距离要相等。
“二”和“三”两字中横画中伏出现,长短要各不相同,间隔要匀。
“二”和“三”两字的高矮不同。
“二”字把田字格分割为三部分,“三”字把田字格分割为四部分。
要使空白均匀,“三”字的上下空白比“二”的要小,“三”字比“二”字高。
十先横后竖。
横在横中线的上方,竖在竖中线上。
竖的上部下部长,呈上紧下松的形势。
“上紧下松”是一个结构规律。
七横要斜,穿过中心点。
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上。
工是在“二”的中间加一竖。
“工”字的竖,上下都不出头,两横的位置分别向上、向下稍移,使其距离比“二”字稍远。
上竖居中,用笔较重,写在竖中线上。
上横短,在竖画的一半处起笔,左低右高。
下横长,左低右高,略有弧度。
正上横短,下横长,中间短横居中央。
中竖在竖中线上,左竖不要离中竖过近。
指导学生:用田字格写字
在田字格中写字,要把字写在正中。
横的中点写在竖中线上保证了字不偏左偏右,而其上下位置如何安排才能使字写在正中呢?以“二”字为例,两横分别在田字格纵向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起笔,由于横的上斜,使短横距上边线较近,长横距下边线较远。
两横距上下边线虽远近不同,但由于短横的左右空白大,长横左右的空白小,整个字的上下两部分空白仍是匀的。
由此可得出这样的规律:一个字靠上、下边线的横并存时,短横要距边线稍近,长横要距离边线稍远,才能保证“字在正中”。
硬笔书法教学
第八课(横的写法)
执教:刘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