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工艺流程:立柱子模板 → 预留框架梁位置 → 浇注柱子混凝土 → 柱子拆模 → 预留位置混凝土施工缝处理 → 支梁、板模板和绑扎钢筋 → 梁、板混凝土浇注
施工要点:
柱子模板设计高度为层高–板厚+5㎜。
在合柱子模板前用钢板网在柱子顶部拦出梁的位置。钢板网用直径16钢筋与柱子钢筋绑扎固定。
柱子混凝土浇注高度要高于结构板板底5㎜,在浇注到梁底,填料要缓慢一些,并且要尽量不要使混凝土进入钢板拦出的梁部位内。
楼板:木模上留有同规格、同间距钢筋凹槽,外设钢筋支撑保证施工缝的垂直;
2.基础底板上返30㎝的墙体水平施工缝留置:
底板混凝土施工时,外墙施工缝留设在底板顶面30cm,施工缝为平缝,水平施工缝处周圈设置钢板止水带,浇筑砼时,用φ16钢筋人工振捣,保证30cm高的吊模处混凝土振捣密实,
3.外墙防水施工缝留置:
梁模施工艺流程:安装立杆 →安装可调横杆 → 架梁底龙骨 → 铺梁底模板 → 梁钢筋绑扎→ 立梁侧模板→ 安装侧模卡具
施工要点:
安装立杆前根据梁位置弹出立杆位置线,根据弹出的位置线布置立杆
组装横杆时,调整横杆的长度,以保证立杆的位置正确。
铺梁底摸前调整好龙骨的标高,保证梁底位置的正确
立完梁侧模后,在龙骨的槽孔处穿入槽钢,在槽钢上安装梁的三角卡具,用梁卡具卡紧模板。梁支撑及卡具安装见图
门窗框模板严禁用大锤或撬棍硬撬,应松螺丝拆卸,以免损伤砼表面及棱角。
模板的堆放、清理和修理。模板拆除后,立即对模板的板面及缝隙进行全面彻底清理,保证下次使用不出现粘模现象。模板使用后要进行维修清理,如模板清理、变形的校正、模板配件的更换。
十四、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进场前严格检查
模板进场前要进行验收,主要检查模板的平整度、模板的接缝情况、加工精度、支架焊接情况等。
后浇带
覆面竹胶板
二、底板、基础梁砖胎模施工
砖台模采用240㎜厚的砖墙,从垫层开始到底板上表面标高处,即达到底板导墙的高度。为了保证砖胎模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不移位,提高砖胎模的抗侧压力,浇筑底板混凝土之前,将砖胎模高度的回填土提前回填完成。回填土使用平板振捣器振捣,保证回填的密实。
为了保证底板侧帮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砌筑砖胎模前,在底板垫层上弹出砖胎模的位置线,位置线预留出砖胎模的抹灰层和防水卷材的厚度。
三、后浇带模板施工
后浇带位置的施工缝留置:
底板:设钢板止水带,木模上留有同规格、同间距钢筋凹槽,外设钢筋支撑保证施工缝的垂直;
地下砼外墙,钢板止水带,双层钢丝网片,外设钢筋支撑保证施工缝的垂直;
地下混凝土内墙:施工缝留置方法与地下室外墙相同,无止水要求;
梁:木模上留有同规格、同间距钢筋凹槽,外设钢筋支撑保证施工缝的垂直;
四、地下墙体模板
本工程地下室墙体模板采用覆膜竹胶板18mm厚,50*100木方做竖楞间距200,双钢管做横楞间距400。
模板加固采用φ16拉片加固,从底部往上三排内拉片间距为300×300㎜,以上位置为400×600㎜。地下室外墙的拉片在中部焊止水环,止水环尺寸为50×50㎜,厚度2mm。
五、框架柱模板
墙体、梁侧模板的拆除以不破坏棱角为准。施工时留置同条件试块,试块强度达到1.2Mpa时才允许拆模。
梁、板底模的拆除: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执行。
早拆模板支撑体系:在梁板跨度中设若干独立板带,梁板砼达到拆模强度后,中间板带顶撑不拆除,只拆除旁边板带。
十三、模板成品保护
吊装模板轻起轻放,不准碰坏已完成的结构,并注意防止模板变形。
墙体水平施工缝处理:墙体砼浇筑时:高于顶板底40㎜。墙体模板拆除后,弹出顶板底线,在墨线上5㎜处用云石机切割一道5㎜深的水平直缝,将直缝以上的砼软弱层剔掉露出石子,清理干净。
墙、柱底部施工缝的处理:剔除浮浆,并使剔除向下凹2㎝,沿墙、柱外尺寸线向内5㎜用砂轮切割机切齐,保证砼接缝隙处的质量。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顶板施工缝的处理:施工缝处底板下铁垫15㎜厚木条,保证下铁钢筋保护层;上、下铁之间用木板保证净距,与下铁接触的木板侧面按下铁钢筋间距锯成豁口,卡在钢筋上。
6.后浇带施工
待结构沉降稳定后方可浇筑(由设计认可),后浇带采用比原结构高一级的微膨胀砼浇筑封闭。
为保证后浇带的接缝质量,事先将后浇带清理干净并将表面凿毛,按设计要求在砼中掺HEA复合型微膨胀剂,其掺量为12%。在浇筑成型后,可获得0.5~1.2N/mm的自应力,补偿后浇带砼的收缩。
板模板施工工艺流程:安装立杆 → 安装横杆 →架板底主龙骨 → 架板底次龙骨→ 架板底边龙骨 → 铺板模板
施工要点:按设计尺寸布置立杆,并安装横杆。从一头铺主龙骨,到另一头不满足模数时用可调龙骨搭接。板支撑体系安装见图。
七、柱头处理
方柱柱头采用木胶合板,背楞采用50×100㎜方木,梁下模板采用钢管和直径16的钢筋加固,在梁的位置上用φ16对拉螺栓加固。
2.墙柱烂根的处理
采取在浇筑顶板砼时在墙、柱根部支设模板处分别用4m和2m刮杠刮平,并控制墙体两侧及柱四周板标高,标高偏差控制在2㎜以内,并用铁抹子找平。
3.模板漏浆处理
顶板模板和墙体的接缝处理:采用在墙体砼浇筑控制浇筑高度的办法,即墙体砼浇筑时高出楼板底标高3~4㎝,在剔除2~3㎝浮浆后将顶板边木方靠紧墙体后支设顶板模。
外墙水平施工缝处周圈设置钢板止水带;垂直施工缝应设置钢板止水带,双层钢丝网片,外设钢筋支撑保证施工缝的垂直。
4.流水段施工缝留置:
本工程以后浇带为施工缝,分块作业。
5.砼施工缝的处理措施
墙体竖向施工缝的处理:采用15×15目的双层钢丝网绑扎在墙体钢筋上,外用50㎜厚木板封挡砼。当墙体模板拆除后,在距施工缝50㎜处的墙面上两侧均匀弹线,用云石机沿墨线切一道5㎜深的直缝;再用钎子将直缝以外的砼软弱层剔除露出石子,清理干净,保证砼接槎质量。
柱子模板拆模后,及时清理柱头,把进入梁内的混凝土剔凿出来,用磨光机打磨柱边与梁交接位置混凝土,梁模板能紧贴住柱子混凝土表面并不出现缝隙。
最后支设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
八、模板的堆放、清理及脱模剂
模板清理必须及时将粘结的砼块剔除干净,表面浮砂和灰尘清扫干净。
九、模板安装
竹模板安装流程:测量放线(模板边线及控制线)→留设清扫口→第一次模内清理→(钢筋、水电安装、预留洞口)交接验收→安装门窗洞口模板→ 吊装角部模板,安装就位简单固定 → 吊装横墙竹模板,并就位,拧紧对拉螺杆 → 吊装竖墙大模板,就位,拧紧对拉螺杆 → 用钢管和U托斜撑调整墙模的垂直度→加固阴、阳角模 → 检查模板垂直度,上口平直,螺栓松紧程度 →第二次模板清理→分项验收。
4. 防止胀模、偏位可采取的措施
模板设计强度控制。
背楞加密
模板支设前放好定位线、控制轴线。
墙柱模安装就位前采取定位措施。
交底单位
接受单位
交底人
接受人
框架柱采用12㎜厚双面覆膜竹胶板,50×100㎜木龙骨和Φ48×3.5㎜ 钢管作背楞,根据柱子截面尺寸、高度和竹胶板的规格预制定形模板,分四块制作组拼。
模板接触处粘贴2㎜厚、15㎜宽的防水胶带,防止漏浆。模板加固采用Φ板带。纵向间距@500-600㎜。
当现浇梁、板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在安装上层梁、板底模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上层荷载。
十二、模板拆除
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或硬撬乱捣,如果拆除困难,可用撬杠从底部轻微橇动;保持起吊时模板与墙体的距离,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受损坏。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表5
2012年月日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
C1#、C2#楼
分项工程名称
模板工程
交底内容:
一、模板选型
模板选型
结构部位
模板选型
结构部位
模板选型
基础防水引墙
240砖墙,内抹灰外回填
地下室墙体
覆面竹胶板
基础梁
240砖墙,内抹灰外回填
框架柱
覆面竹胶板
门窗洞口
覆面竹胶板
地上墙体
覆面竹胶板
后浇带
覆面竹胶板
六、主、次梁及楼板模板
梁模板采用12㎜厚双面覆膜竹胶板,梁侧模板龙骨为50×100㎜木方, 梁底模板主龙骨为双50×100㎜木方,次龙骨为50×100㎜木方,间距200㎜。梁上口用钢筋支撑以保证梁上口宽度。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早拆体系,模板可在混凝土强度达到50~70%后,即可利用早拆头进行顶板模板拆除,只留下竖向支持立杆,早拆头形式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