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块9 旅游区景区与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模块9 旅游区景区与绿地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2.景观设计手法
(2)造景 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和构成旅游区的各种要素,通过人工手段,创作 出所需要的景观,内容主要包括掇山、理水、建筑、植物和辟径。 1)掇山 主要是指对地形的利用、改造。“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 ①凸地形 如山顶、山脊等,视线开阔。既可成为观景之地;又可成为造景之 地。 ②凹地形 如:山谷、山坳、盆地等,视线较封闭,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旅游 度假村选址的理想地形。 ③平地形 供人们集散、休息及进行一些活动性的休闲的好地方。但缺少私密 性和活跃性,景观趣味性差。 ④地形造景 一是用点状地形加强场所感、用线状地形创造连绵的空间;二是将 地形做成圆(棱)锥,圆(棱)台、半圆环体等规则的几何形体或相对 自然的曲面体。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2.人文景观
(3)类型 1)历史古迹类 指形成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活动遗迹、遗址、遗物及 遗风等形成的景观。 如:遗址遗迹、古代建筑、历史名城/镇/村 2)现代风貌类 指由现代都市、现代大型工程设施等多方面构成的景观,反映了现代 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水平。 如:现代都市、现代大型工程设施 3)民俗风情类 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独特的社会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审美观念、 饮食习俗、宗教信仰等综合反映的景观。 如:节日庆典、衣着服饰、饮食礼仪、婚丧习俗等。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2.景观设计手法
(1)构景 1)主景与配景 主景是重点、核心。配景对主景起陪衬作用,是主景的延伸和补 充。 突出主景的手法一般有:主景升高、体量加大;视线交点;动势 向心;点据重心等。 2)抑景与扬景 采用欲扬先抑,欲露先藏的做法,通过景观的序列布置,营造引 人入胜的景观。 3)实景与虚景 通过空间围合状况、视面虚实程度形成人们观赏视觉清晰与模糊, 并通过虚实对比、虚实交替、虚实过渡创造丰富的视觉感受。如:无 门窗的建筑和围墙为实,门窗较多或开敞的亭廊为虚;植物群落密集 为实,疏林草地为虚。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1)构景 4)夹景与框景 设障碍于左右遮蔽为夹景,四方围合为框景。常利用树丛、树列、 山石、门框、窗框等限定视景点和赏景范围,用于突出、强化主景,或 起到屏障周围无关景物的效果。 5)前景与背景 把前景适当集中,并在其背后或周围利用建筑墙面、山石、林丛或 草地、水面、天空等作为背景,用色彩、体量、质地等因素衬托前景, 突出景观效果。 6)俯景与仰景 利用改变地形、建筑高低的方法,改变游人视点的位置,必然出现 各种仰视或俯视,从而达到小中见大和大中见小的视觉效果。 7)内景与借景 “借景”指巧借旅游区外的景物,使之与旅游区的内景相映成趣、 融为一体,增加景色变化。 “园林巧于因借”;“构园无格,借景在 因”。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1.景观结构分析
(3)基 指斑块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是背景结构,一 般是面状,也可以是点状单元随机分布形成的宏观背景。分具象、非 具象两种,前者一般是指旅游区地理环境类型,如土地利用类型等, 后者则指人文社会特征,如民风民俗等。 (4)缘 指整个旅游地的外围保护带,或是旅游斑的外围环境。例如景区 外围的缓冲区、旅游区的邻近区域等,可以起到互补、替代或依附性 作用。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一)景观系统构成要素
根据旅游景观形成的基本原因、过程,可以分成自然景观和人 文景观。
1.自然景观
(1)概念 自然景观是指没有或轻微经过人工雕饰、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 改变的景观,如:原始森林、极地极光、高山冰川、江河海洋等。 “自然景观”是相对人文景观而言,并不是绝对的“自然”。 (2)特点 1)天然性 2)季节性和时限性 3)地带性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二)景观系统规划原则
1.突出景观原生态 2.强调可持续发展 3.注重典型景观营造 4.讲究景观整体优化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三)景观系统规划要点
1.景观结构分析 景观结构是景观的组分和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和组合形式。 斑(Patch)、廊(Corridor)、基(Matrix)、缘(Edge) (1)斑 斑块是空间的点结构或块结构,代表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 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它具有活化空间结构的性质。 它包括旅游区标志、入口广场、绿地、主建筑等。 ①入口景观点 大多以广场、牌坊、门楼、旅游服务中心等形式表现。 ②标志性景观点 在旅游区中心地段或区内制高点的建筑物,以塔、楼、阁等形 式表现。 ③特色景观点 反映旅游区自然、文化、历史的特色景观,可以是历史风貌建 筑、环境小品等来表现。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1.景观结构分析
(2)廊 指不同于两侧相邻土地的一种带状景观单元,起着分割或连通空 间单元的作用,主要类型有交通廊道及其两侧带状的树木、草地、河 流等。 ①交通廊道 区间廊;区内廊;斑内廊。 ②景观轴线 虚质的廊道在空间环境中的形式表现为轴线。 景观轴线,即视轴线,是指视点到达观赏点的视线;而视点到达 观赏点的距离称为视距。因视点位置不同而有水平轴线、倾斜轴线与 垂直轴线等几种。 景观轴线是控制空间构架及行为活动的感应线,在形成控制整体 结构的主体景观轴线外,还可建立不同等级和层次的次要景观轴线与 主体景观轴线相呼应,形成有序的空间序列。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四)景观系统规划流程
二、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是旅游区总体规划不可缺少的内容 之一。 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是在旅游区用地范围内,通过对不 同性质、功能、用途的绿地合理布局,改善旅游区的自然环 境,调节小气候,保持生态平衡,改善旅游环境,增加旅游 景观,并与旅游区各组成部分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也作为 指导旅游区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2.对旅游区绿地系 . 统进行规划与设计
①通过实地调查及收集各种资料了解旅游区现有绿地的 概况; ②搜集当地现有绿化植物的种类及适生程度的资料; ③确定绿地系统规划定额指标、规划原则; ④选择和合理布局各项绿地; ⑤编制绿地系统规划的图纸、说明书和文件成为规划文 件一部分。
二、项目技能要求
1.掌握旅游区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2.重点掌握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规范和标准; 3.熟悉旅游区景观与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流程;
二、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二)绿地系统功能布局
1.功能分类 (1)风景绿地 指以游览观赏为主要目的植物景观组成的绿地,用于改善旅游区局部生态 环境、美化旅游环境及供游人观赏、游憩的绿地,也可以称为观赏绿地、景观 绿地。 (2)生产绿地 指种植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以及各类经济园、林用地, 具有经营和观光的双重功能。 (3)防护绿地 为改善旅游区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而设,具有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 (4)道路绿地 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广场绿地和停车场 绿地等,根据道路等级宽度及道路两侧的建筑形式和功能的不同要求有不同的 宽度。 (5)生态绿地 主要指具备生态功能的绿地,强调对生态系统循环和再生功能的利用。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2)造景
4)植物 植物是旅游区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它的作用除了自身的 物理功能外,如遮风挡雨,还影响着人的视觉和心理变化、感受,如 在春夏季,植物枝繁叶茂,给人一片生机盎然之感;秋冬季,光秃秃 的树枝,给人满目凄凉之感。另一方面,植物的种类繁多,造型丰富, 四季变换,为旅游区的组景、分隔空间、装饰、庇荫、覆盖地表等, 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具体设计详见本模块第二节第二部分的植物配置。 5)辟径 辟径指的是道路设计。道路作为旅游区景观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它构成了旅游区的骨架与网络。道路的规划布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 游区的风格与风貌,旅游区的道路设计讲究曲折迂回,不同于直线式、 规整的城市道路。旅游区道路的景观规划设计见模块10旅游区交通系 统规划与设计。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2)造景
2)理水 古人云“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有静有动,山色水景,宛若内界。” ①静态水景 如湖泊、池水、水塘等。设计中常用曲桥、沙堤、岛屿、汀步分隔 水面;以亭、台、榭、廊划分水面;以山石、树木、花草倒影水面;以 芦苇、莲荷、茭、蒲点缀水面。一般构成宁静安和的风景区,形成“亭 台楼阁、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意境。 ②动态水景 如溪流、喷泉、瀑布、泻流、涌泉、水帘、水幕、叠水、水梯、水 涛、水墙等。水的设计偏重布局和气势,在天然水面的基础上用人工雕 凿,或依山的走向;或依地形地势;或依园林建设的需要,建成规则式 的喷泉、壁泉,模拟自然的瀑布、涌泉等;或利用声、光、电进行控制, 豪华壮观,给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感觉。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1.自然景观
(3)类型 1)地景 山、石、洞 2)水景 河川、湖泊、瀑布、泉水、海洋 3)生景 植物、动物 4)天景 风、云、雨、雪、雾、露、霜、冰景等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或长期作用、自然面貌发生明 显变化的景观。 (2)特点 1)人为性 2)历史性 3)文化性
第一节 项目介绍
第二节 基本知识
第三节 项目情景
第一节 项目介绍
一、工作过程描述 二、项目技能要求
一、工作过程描述
1.对旅游区景观系 . 统进行规划与设计
①通过实地调查及收集各种资料了解旅游区的自然、历 史人文景观; ②分析各类景观的特点; ③确定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④选择和合理布局、组织各项景物; ⑤编制景观系统规划的图纸、说明书和文本成为规划文 件一部分。
第二节 基本知识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一)景观系统构成要素 (二)景观系统规划原则 (三)景观系统规划要点 (四)景观系统规划流程 二、旅游区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一)绿地系统相关概念 (二)绿地系统功能布局 (三)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四)绿地系统规划步骤
一、旅游区景观系统规划与设计
“景观”(landscape) 一词源于德语。16世纪末,“景观”主要 被用作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泛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7—18 世纪,园林设计师们开始采用“景观”一词。19世纪初,近代地理 学创始人洪堡认为景观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 要素,以及文化要素组成的地理综合体。20世纪70—80年代,“景 观”概念被引入旅游研究中,出现“旅游景观”一词。 旅游景观,是指旅游区内能够引起游客视觉感受的各种景和物。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观的前提或条件,旅游景观是旅游资源在一定区 域范围内的综合表征。旅游景观按照某种时空序列有规律地组合,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旅游区景观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