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六年级数学第二次备课

(整理)六年级数学第二次备课

相等,所以在夹板中转动球时,不会改变两块夹板 中间的距离。
⑤研究把球切开后的截面形状和大小。
拿一个事先削好的球状萝卜,先让学生思考: 随便切一刀,横截面是什么图形?
教师切,让学生观察。 问:怎样切得到的圆的面积最大?为什么? 2、介绍地球仪 (1)地球形状是一个近似的球。 (2)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赤道半径约 6400 千米。 (3)计算赤道周长。 三、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球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球的直径?半径? 六布年置级作数业学:备口课答“练一练”第 2 题主备人:王从兰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圆锥有怎样的特
征?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
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 4、5 题
板书设计:
.................
课时编号:008
六....年.....级....数.... 学备课
主备人:王从兰
第七课时 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
备课时间:2008 年 2 月 23 日
教学内容:第 15 页例 2 练一练练习三第 6-11 题。 教学目标:
二、复习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说出物体名称
出示一些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和模型,让学生说
说各是什么形状。
2、复习特征 复习第 1 题 (1)问:谁能拿出圆柱和圆锥,说出各部分的
名称?圆锥的高怎样测量?试着量一量你手里圆锥
的高。
六年(级2数)学问备:课哪位同学来说说圆柱主有备什人么:王特从征兰? (3)谁来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
征。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球的特征
(1)出示排球、篮球等实物,让学生观察它们
的有什么共同点。
(2)认识球面
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来的各种球拿出来,放在
手心上,用另一只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它与长
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小结:球的表面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
面。
(3)认识球的主要特征
教师做教材第 18 页实验,让学生观察并向大家
实践活动一
.................
课时编号:011
.................
备课时间:2008 年 2 月 25 日 活动内容:第 20 页数学实践活动“观察与测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通过想象发展 空间观念。
2、让学生自己解决不规则形状的体积测量方 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系?
4、学生练习
口答练习三第 1 题
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同桌配合,根据方
法测量一下自制的圆锥的高。
6、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
(2)让学生猜想:老师手中的圆锥和圆柱等底
等高,你能猜想一下它们体积之间有怎样关系吗?
(3)实验操作,发现规律。学生实验,教师指
为什么正方体体积等于边长 a 的立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板书)这个公
式怎样得到的?
圆锥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乘
1 3

2、复习第 6 题
生本上列出算式口答每题算式,老师板书。
问:这里几个求体积的算式,你认为哪几个体
积计算在方法上是相同的?都是怎样算的?(板书)
圆锥的体积计算与柱体体积计算有什么联系?
课时编号:009
六....年.....级....数.... 学备课 沙堆的体积(3)沙的重量
主备人:王从兰
2、试一试:请一生读题:
同座位讨论:想一想这道题可分哪几个步骤来
做?每一步分别怎样计算?
试做在随堂本上,请一生上台板演。说一说:
是怎样想的?
质疑:
四、巩固练习:
1、 一个圆锥形碎石堆,底面直径是 2 米,高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根
据不同的条件。计算圆锥的体积,能应用圆锥体积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应用圆锥体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圆锥形物体,直尺,三角尺,绳或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积 3 平方分米,高 2 分米。 (2)底面积 4 平方米,高 1、5 米。 (3)底面半径 1 厘米,高 3 厘米。 2、提问、导入: 三、新授:
教后笔记: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王从兰
第二课时
.................
课时编号:013
.................
备课时间:2008 年 2 月 27 日
教学内容:第 22 页复习第 6-11 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必要的数据,再计算它的体积。
板书设计:
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
例2
V=
1 3
Sh
(1)沙堆的底面积
(2)沙堆的体积
(3)沙的重量
教学笔记: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王从兰
第八课时 球
.................
课时编号:009 课时编号:010
.................
备课时间:2008 年 2 月 24 日
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思维
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正确地求出体积。
教学难点:
学会测量圆锥高,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
公式
教具准备:
沙、实验用的空圆锥、圆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
一些物体。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
1、教学例 2: (1)出示例 2:学生读题。 (2)师: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要想求出这堆 沙约重多少吨?必须先求什么?
根据已知条件,你会求圆锥形沙堆的体积吗?
学生 4 人小组先商量一下解题的步骤,试练在随堂 本上。
讲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沙堆的底面积(2)
.................
这三道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的?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又是怎样得到的?
这两题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复习第 3-5 题
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
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体积 :V 柱 = Sh
V锥
=
1 3
Sh
报告米尺的刻度。
问:你发现两块木板间的距离有爰变化吗?你
六知年道级是数什学么备原课因吗?
主备人:王从兰
(4)认识球心、球的半径和直径
.................
课时编号:010
.................
指导学生看课本,指出: ①球和圆类似,也有一个中心,叫做球心,用 o 表示。 ②出示模型,指出球的半径:从球心到球面上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字母 r 表示。球 有多少条半径? 能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 的直径,用字母 d 表示。球有多少条直径? ③指名测量球的直径,问: 球的直径都相等吗?球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 系? ④强调球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和圆的直径和半 径的关系相同,同时指出:由于同一个球的直径都
六....年.....级....数.... 学备课
主备人:王从兰
第六课时 圆锥的认识
备课时间:2008 年 2 月 23 日
教学内容:第 13-14 页圆锥的认识、例 1 和“练一
练”,练习三第 1-5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锥特征和各部分名称,知道测
量圆锥高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
2、培养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
沟通已经学过的一些形体体积计算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复习体积计算
1、复习公式
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板书)
导。小组汇报。
7、教学例 1(投影出示例 1)
(1)学生试做;(2)集体订正,说明应注意
些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 2 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强调要乘1 3
.
2、练习三第 2 题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3、练习三第 3 题
学生做在书上。指名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
圆锥,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抽象出圆锥的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及立体图通过观
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
课时编号:008
六....年.....级....数.... 学备课
主备人:王从兰
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直径有什么关
教学内容:第 18-19 页球的初步认识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球,知道球的特征,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几个球体实物,两块同样的木板和一把尺,学
生也准备木板、球和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