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学 第五章_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

审计学 第五章_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


【例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则计划的检查风险越低,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B.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则计划的检查风险越高,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C.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则计划的检查风险越低,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 D.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则计划的检查风险越高,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

【例5】在确定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后,如果CPA决定 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追加控制 测试,降低评估的检查风险 B.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 围,降低计划的检查风险 C.如有可能,通过扩大实质性程序范围或实施追加的 实质性程序,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D.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降低期望的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主要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公允反映而 审计人员发表的意见却认为其未公允反映; 另一种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未公允反 映而审计人员认为已公允反映。
第三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LOGO

一、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人员应当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 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认 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三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LOGO

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审计人员应
(一)可能表明重大错报风险的事项和情况 (1)在经济不稳定的国家或地区开展业务; (2)在高度波动的市场开展业务; (3)在严厉、复杂的监管环境中开展业务; (4)持续经营和资产流动性出现问题,包括重 要客户流失; (5)融资能力受到限制; (6)行业环境发生变化; (7)供应链发生变化;
第三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LOGO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的两个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体现在:
(1)审计风险的两个要素排列是有序的, 它们发生的顺序是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 险;
(2)审计风险是由各个构成要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
• 极端的例子A:
重要性水平 审计证据 审计风险 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估计) (实际审计风险)
∞(无穷大)
0(无差错)
0

0

后怕(效果)
后悔(效率)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 极端的例子B:
重要性水平 实际执行的 审计程序 证据 对审计程序的影响
第五章
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
本章主要内容
险模型 第二节 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 第三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第四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特征和种类
在计划中审计风险模型各要素的含义: (1)计划的检查风险指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程 序后,报表项目中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2)期望审计风险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指 在审计完成并发表了无保留意见后,审计人员愿 意承担的一种主观确定的财务报表未公允表达的 风险。 (3)重大错报风险与前面解释相同,即是指 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8)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或进入新的业务领 域; (9)开辟新的经营场所; (10)发生重大收购、重组或其他非经常性事项; (11)拟出售分支机构或业务分部; (12)复杂的联营或合资; (13)运用表外融资、特殊目的实体以及其他复杂 的融资协议; (14)重大的关联方交易;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重要性与审计证据间存在反向关系。 因为重要性水平越低,即可容忍的错误金 额越小,这就需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获 取大量的证据以揭示出所有超过可容忍错 误金额的错报。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模型常被作为审计计划的工具, 确定计划的检查风险以及所需收集的证据 数量。在计划中,模型形式通常表述为:
PDR = DAR/RMM 即: 计划检查风险=期望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二)审计风险的特征
1.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
2.审计风险具有利害双重性。 3.审计风险具有可控制性。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三)审计风险的种类
重大错报风险 1.按构成的要素分类 抽样风险 检查风险 非抽样风险 误拒风险 2.按造成的后果分类 误受风险 3.按作用的不同分类 期望审计风险 实际审计风险
当做好以下工作:(程序) ①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 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 与披露; ②将识别的风险与可能产生的重大错报相联系; ③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 ④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 能性。
第三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LOGO

过高(应为0.1 审计程序少, 万-实定1万) 审计范围小 过低(应为1 审计程序多, 万-实定0.1万) 审计范围大
后怕 过少 (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 后悔 过多 (浪费审计时间和人力)
• CPA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第二节
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 LOGO

第三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LOGO

(22)以往存在重大错报或本期期末出现重大会计 调整; (23)发生重大的非常规交易; (24)按照管理层特定意图记录的交易; (25)应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或相关会计制度; (26)会计计量过程复杂;
(27)事项或交易在计量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28)存在未决诉讼和或有负债。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根据计划中运用的审计风险模型,为了 降低审计风险,需要从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期望的审计风险; (2)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决定计划检查 风险; (3)设计审计程序应对重大错报风险。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二、审计风险模型 (一)审计风险模型及其构成的要素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 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指出“审计风险 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可见,审计 风险是由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检查风险这两个要素 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的审计风 险模型描述出来:
评估期望审计风险,需了解客户的情况, 考虑影响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程度的因 素和审计完成后客户遭受财务困难可能性 的各个因素,以及管理者的正直性,然后 确定期望审计风险高还是低。
第二节
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 LOGO

1.外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

如果外部使用者较大程度地信赖财务报表, 降低审计风险可接受水平就是适当的。影响 外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程度的因素有: (1)客户的规模
第三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LOGO

(15)缺乏具备胜任能力的会计人员; (16)关键人员变动; (17)内部控制薄弱; (18)信息技术战略与经营战略不协调; (19)信息技术环境发生变化; (20)安装新的与财务报告有关的重大信息技术 系统; (21)经营活动或财务报告受到监管机构的调查;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3)审计风险各要素与审计人员的关系不 同,审计人员只能评估而不能控制重大错报 风险,通过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而控制检 查风险;
(4)在特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重大错报 风险与检查风险成反向关系。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第二节
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 LOGO

(1)流动性状况 (2)以前年度的盈利(或亏损) (3)筹资的办法 (4)客户经营的性质 (5)管理当局的能力
第二节
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 LOGO

3.审计人员对管理当局正直性的评价
如果客户的正直性值得怀疑,那么审计 人员可能评估审计风险可接受水平为低。
第三节
LOGO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2)甲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于2010年末纷纷推出降 价促销。为了巩固市场份额,甲公司于2011年元 旦开始全面下调了主要产品的建议零售价,不同 规格产品的降幅从5%到20%不等。 (3)甲公司于2010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的一个仓库 被有关部门认定为违建,被要求在2011年6月底 前拆除。 (4)2010年年初,甲公司启用新财务信息系统, 并计划同时使用原系统6个月。由于同时运行两
此外,在确定期望的审计风险时,还应考虑
法律环境和审计人员的风险观念。
第二节
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 LOGO

目前,审计职业界还未能对期望审计风险
水平提供具体的指南和依据。英国的实务 界一般采用4%-6%的风险可接受水平。而大 多数会计师事务所把审计风险定为5%。
LOGO 第一节 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

(二)运用审计风险模型需注意的问题: 1.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很难对各审计风险 要素予以量化,因而可采用非量化或定性的 形式。 2.在每次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财务报表和账户 金额两个层次使用的期望审计风险必须是相 同的。 3.不论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审计人 员均应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进行实质性测试。
第三节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LOGO

审计人员应当确定,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
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 认定相关,还是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
第三节
LOGO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