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题库物理化学实验试卷1

(完整版)题库物理化学实验试卷1

物理化学实验试卷1一、选择题( 共29题50分)1. 1 分(8401)在燃烧热实验中,需用作图法求取反应前后真实的温度改变值△T,主要是因为:( )(A) 温度变化太快,无法准确读取(B) 校正体系和环境热交换的影响(C) 消除由于略去有酸形成放出的热而引入的误差(D) 氧弹计绝热,必须校正所测温度值2. 2 分(8408)在氧弹实验中, 若要测定样品在293 K时的燃烧热, 则在实验时应该:()(A) 将环境温度调至293K (B) 将内筒中3000 cm3水调至293 K(C) 将外套中水温调至293 K (D) 无法测定指定温度下的燃烧热。

3. 2 分(8409)在氧弹实验中, 若测得∆c H m=-5140.7 kJ·mol-1, ∆│∆H│最大=25.47 kJ·mol-1, 则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应为: ( )(A) ∆c H m= -5140.7 kJ·mol-1(B) ∆c H m= -5140.7±25.47 kJ·mol-1(C) ∆c H m= -(5.1407±0.02547)×103 kJ·mol-1(D) ∆c H m= -5140.7±25.5 kJ·mol-14. 2 分(8414)为测定物质在600~100℃间的高温热容, 首先要精确测量物系的温度。

此时测温元件宜选用:( )(A) 贝克曼温度计(B) 精密水银温度计(C) 铂-铑热电偶(D) 热敏电阻5. 2 分(8415)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 试样为10 ml, 中和作用的热效应引起试样的温度改变不到1℃, 根据这样的实验对象, 宜选择的测温元件是:( )(A) 贝克曼温度计(B) 0.1℃间隔的精密温度计(C) 铂-铑热电偶(D) 热敏电阻6. 2 分(8416)测温滴定实验中, 当用NaOH来滴定H3BO3时, 随着NaOH加入记录仪就记录整个过程的温度变化。

严格地说, 与这温度变化相对应的是:( )(A) 中和热(B) 中和热和稀释热的总效应(C) 中和热、稀释热、解离热的总效应(D) 中和热和解离热的总效应7. 1 分(8453)某固体样品质量为1 g左右,估计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 000 以上,可用哪种方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较简便:( )(A) 沸点升高(B) 凝固点下降(C) 蒸气压下降(D) 粘度法8. 1 分(8454)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仅适用下列哪一种溶液:( )(A) 浓溶液(B) 稀溶液(C) 非挥发性溶质的稀溶液(D) 非挥发性非电解质的稀溶液9. 1 分(8455)用凝固点下降法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用到贝克曼温度计,本实验需要精确测定:( )(A) 纯溶剂的凝固点(B) 溶液的凝固点(C) 溶液和纯溶剂凝固点的差值(D) 可溶性溶质的凝固点10*. 1 分(8456)有A,B 二组分溶液,已知与溶液平衡的气相中B 组分增加使总蒸气压升高,则:( )(A) B 组分的气相浓度大于液相浓度(B) B 组分的液相浓度大于气相浓度(C) 溶液中B 的浓度大于A 的浓度(D) 气相中B 的浓度小于A 的浓度11. 2 分(8457)对旋光度不变的某样品, 若用长度为10 cm, 20 cm的旋光管测其旋光度,1测量值分别为α1, α2, 则:( )(A) α1=2α2(B) 2α1=α2(C) α1=α2(D) α1≠α212. 2 分(8458)在动态法测定水的饱和蒸气压实验中, 实验温度在80℃~100℃之间, 则所测得的气化热数据是:( )(A) 水在80℃时的气化热(B) 水在100℃时的气化热(C) 该数值与温度无关(D) 实验温度范围内气化热的平均值13. 2 分(8461)常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来测定溶质的摩尔质量, 其中最常用来测定高分子溶质摩尔质量的是:( )(A) 蒸气压降低(B) 沸点升高(C) 凝固点降低(D) 渗透压14. 2 分(8462)在测定纯水的饱和蒸气压的实验中, 我们是通过测定不同外压下纯水的沸点来进行的, 这种测定饱和蒸气压的方法是属于:( )(A) 静态法(B) 动态法(C) 饱和气流法(D) 流动法15. 2 分(8463)在双液系气液平衡实验中, 常选择测定物系的折光率来测定物系的组成。

下列哪种选择的根据是不对的? ( )(A) 测定折光率操作简单(B) 对任何双液系都能适用(C) 测定所需的试样量少(D) 测量所需时间少, 速度快16. 2 分(8464)在20℃室温和大气压力下,用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 若所用的纯溶剂是苯, 其正常凝固点为 5.5℃, 为使冷却过程在比较接近平衡的情况下进行, 作为寒剂的恒温介质浴比较合适的是:( )(A) 冰-水(B) 冰-盐水(C) 干冰-丙酮(D) 液氮17. 2 分(8465)已知环己烷、醋酸、萘、樟脑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分别为6.5, 16.60, 80.25及173, 今有一未知物能在上述四种溶剂中溶解, 欲测定该化合物之摩尔质量, 最适宜的溶剂是:( )(A) 萘(B) 樟脑(C) 环己烷(D) 醋酸18. 1 分(8501)用差热分析仪测定固体样品的相变温度,选用哪种物质做基准物较合适:()(A) 无水氯化钙(B) 三氧化二铝(C) 苯甲酸(D) 水杨酸19. 2 分(8505) 下图为Cd—Bi二元金属相图, 若将80%Cd的样品加热, 则差热记录仪上:( )(A) 只出现一个Cd的吸热峰(B) 先出现Bi的吸热峰,后出现Cd的吸热峰(C) 先出现Cd的吸热峰,后出现Bi的吸热峰(D) 先出现低共熔物的吸热峰,再出现Cd的吸热峰20. 2 分(8506)实验绘制水-盐物系的相图, 一般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电导法(B) 溶解度法(C) 热分析法(D) 色谱法21. 2 分(8507)在二元合金相图绘制的实验中, 选择了具有低共熔点的铅锡物系, 已知纯2铅和纯锡的熔点分别为327℃及232℃, 则比较合适的测温元件为:( )(A) 铂-铂铑热电偶(B) 镍铬-镍硅热电偶(C) 玻璃水银温度计(D) 铜-考铜热电偶22. 2 分(8508)在差热分析中, 都需选择符合一定条件的参比物, 对参比物的要求中哪一点应该除外? ( )(A) 在整个实验温度范围是热稳定的(B) 其导热系数与比热尽可能与试样接近(C) 其颗粒度与装填时的松紧度尽量与试样一致(D) 使用前不能在实验温度下预灼烧23. 2 分(8509)在差热分析实验中, 当使用WXC-200的双笔记录仪同时记录加热时的升温曲线和差热曲线时, 若已知试样在加热过程中既有吸热效应也有放热效应, 则差热曲线的基线应调在:( )(A) 记录仪量程范围内的任何位置(B) 记录仪的左端位置(C) 记录仪的中间位置(D) 记录仪的右端位置24. 2 分(8542)在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实验装置中采用等压计, 其中封闭液的选择对实验结果颇有影响, 为减少封闭液选择不当所产生的实验误差及提高实验测定的灵敏度, 下列各液体中宜选用:( )(A) 水(B) 液体石蜡(C) 硅油(D) 汞25. 2 分(8543)在KI +I2=KI3 的平衡常数测定的实验中, 必须利用I2在H2O和CCl4两液层中的分配系数和已知浓度的配制的溶液来进行计算。

为此, 实验时用了四个磨口锥形瓶, 对这些瓶子的要求是:( )(A) 四只瓶子只要洗净而均不必干燥(B) 其中二只必须干燥(C) 其中一只必须干燥(D) 四只皆必须干燥26. 2 分(8544)以等压法测NH2COONH4分解反应的分解压力的实验中, 在298 K时,若测得的分压力较理论值为小, 分析引起误差的原因, 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 )(A) 恒温浴的实际温度较298 K为低(B) NH2COONH4试剂吸潮(C) 盛NH2COONH4的小球内空气未抽净(D) 分解平衡常未建立27. 2 分(8554)在电导实验测定中,需用交流电源而不用直流电源其原因是:( )(A) 防止在电极附近溶液浓度发生变化(B) 能准确测定电流的平衡点(C) 简化测量电阻的线路(D) 保持溶液不致升温28. 1 分(8556)测量溶液的电导时, 应使用:( )(A) 甘汞电极(B) 铂黑电极(C) 银—氯化银电极(D) 玻璃电极29. 1 分(8557)用电导法可以测量下列哪种溶液的平衡电离常数? ( )(A) CH3COONa (B) CH3COOH (C) CH3CH2OH (D) H2SO4(稀)二、填空题( 共9题39分)30. 5 分(8403)量热实验中,量热计水当量的定义是。

通常用方法测定量热计水当量。

31. 5 分(8404)用氧弹量热计测定物质的燃烧热时,作雷诺图求△T的作用是:。

图中是测定数据描绘的T- t图。

用雷诺作图法求△T时,由确定O 点的位置。

332. 5 分(8410)氧弹实验中, 先用已知燃烧热的苯甲酸标定______________, 然后直接测量的是萘的_____________。

为了准确地测量体系温度变化, 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 为了得到较合理的∆T值, 对所测的温度值必须用____________进行校正。

8411在热导式热量计中, 把分别处在283.15K的1.0763 g 四甲基硅烷和1.7211g 的四甲基锡相混合,并自动记录由混合热所产生的峰面积A1, 再在热量计中的电阻为28.132 Ω 的加热器上通以0.068450 A的电流14.193 s, 同样自动记录此热效应所产生的峰面积A2 (温度同为283.15 K), 并得到A2/A1=1.3011。

(1) 计算这两个液体样品在283.15 K时的混合焓(2) 计算摩尔混合焓和混合物{(1-x)Si(CH3)4+x Sn(CH3)4}中的摩尔分数x。

33. 5 分(8459)在测定水的饱和蒸气压实验中, 使用了克—克方程, 其基本假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为了准确测得水的饱和蒸气压, 在测量之前, 必须先将平衡管中的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 若U 形压力计上的汞柱差越大, 则气液平衡时, 体系的温度____________。

34. 5 分(8460)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

35. 2 分(8503)25℃,101325 Pa 下,苯-乙醇-水部分互溶双液系相图如图所示。

在组成为D的苯-乙醇混合液中滴加水,到体系混浊刚刚消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