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美丽人生》人物心理分析

试论《美丽人生》人物心理分析

试论《美丽人生》人物心理分析
本部电影以二战时期的意大利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犹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驾车来到阿雷佐小镇准备开一家书店,途中邂逅美丽的女教师多多拉。

两人好事多磨,终成眷属。

好景不长,圭多和儿子因犹太血统被强行送往集中营。

多拉虽没有犹太血统,为了能和儿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在集中营里毅然前同行被分开开关关押。

圭多不愿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悲惨的阴影,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他骗儿子这只是一场游戏。

他以游戏的方式,为儿子提供了一个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即使惨无人道集中营生活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任何伤害,自己却惨死在纳粹的枪口下。

这部影片在让人心酸的同时,却又感到了人生的另一束温暖的阳光,向我们展示了在逆境中人们是如何积极乐观的生活,相信生活的美丽。

一提到战争,最先会浮现在我们脑海中必定是那些到处充满着暴力、血腥的目不忍视的战争场面,但是,在影片中,我们几乎很难看到一个惨不忍睹的镜头,但也同样达到了悲剧影片中本该有的效果。

在看《美丽人生》之后,静静地思忖着:这主人公都已经死了,那还怎能称得上是美丽人生呢?殊不知,这样的美丽人生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命运上,而是将它提升到了整个犹太民族命运的高度。

因而,我们可以很欣慰的说:“人生是美丽的。

”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的话,战争是残酷的,人类为之付出的代价同样也是巨大的。

因此,死亡在影片中固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面临死神的召唤时,任何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心态。

在影片中最触人心弦同样是基度那种幽默、风趣、乐观的心态。

其中有个场景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去书店的路上,充满好奇心的孩子问父亲为何写着“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字样,基度为了不让幼小的儿子在心灵上受到伤害,给出了一个非常迎合孩子心理的答案:明天我们书店门口上也贴出“蜘蛛和野蛮人不得入内!”字样。

之后,在前面等待圭多的却是一场生命大考验,他的人格力量在此达到了一个颠峰境界。

我们从处在孩童时代的儿子身上,几乎很难想象到这是一个经历了二战迫害的孩子,看到的更多地是孩子固有的那份天真、烂漫的笑容。

这都要归功于孩子的父亲基度所做的一切努力,基度一直在编制一个善意的谎言,导演一场洋溢着爱的游戏。

于是,在集中营死亡谷中,基度没有一丝表情诠释着死亡的气息,也没有一句言语透露出对死亡的畏惧,而是仅仅的将生命看成一个游戏,一个会有收获的游戏,这是常人无能企及的。

甚至在影片末尾,两个纳粹分子押着基度从孩子藏身的柜子面前经过时,基度特意潇洒地大步向前迈腿,还向儿子的那个方向挥挥手。

这样使得儿子依然确信这场游戏的真实性,并且正如父亲先前说好的那样可以得到一辆真正的坦克做为自己最想得到的生日礼物。

游戏结束了,随之战争也结束了,它并没有给年幼的小基度留下任何心灵上的阴霾,而却是一个美丽人生的新开始,乃至是整个犹太民族的美丽人生的新开始。

该影片是对“积极心理学”的最好诠释,有三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幸福与财富无关。

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

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最重要的就是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所谓“态度决定一切”还是有其比较合理一面的。

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会发现原来生活中那些小小的挫折与打击只是给自己漫长的人生旅途添注了几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