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专题复习——元素周期表专题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专题复习——元素周期表专题

学考专题复习——元素周期表一、周期表中特殊的周期和族1、没有金属元素的周期是第一周期;含金属元素最多的族是IIIB族;2、非金属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0族。

非金属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二周期。

3、全为金属元素的主族是第IIA族;4、全为非金属元素的主族是第VIIA族;5、在常温时,全为气态的族是0族。

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族是IV A族;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二周期。

7、最外层有3个电子的原子一定位于IIIA族,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的原子可能位于IIA,0族(He)、过渡元素区。

二、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特殊性1、Na、K需保存于煤油中,但Li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Li必须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油中或密封于石蜡2、碱金属中,从Li Cs,密度呈增大的趋势,但ρ(K)=0.862g/cm3<p(Na)=0.971e/cm3。

3、碱金属单质熔点都较低,只有Li高于100℃。

4、氧化产物的特殊性。

碱金属在空气中燃烧,只有Li氧化成Li2O;其余的生成过氧化物(如Na2O2)或更复杂的氧化物(如K2O)。

5、Li与Mg的性质相似,Li2CO3难溶于水且受热易分解;LiOH溶解度小,受能热分解。

6、K、Na在常温下是固态,但二者的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可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7、酸式盐的溶解度一般大于正盐,但溶解度NaHCO3<Na2CO3。

8、氧在化合物中一般显-2价,氢显+1价,但Na2O2、H2O2中的氧显-1价,NaH、CaH2中的氢显[-1]价。

9、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IA金属Na、K等除外。

10、一般活泼金属能从盐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但对IA非常活泼的金属Na、K等除外。

如:2Na+CuSO4+2H2O=Cu(OH)2↓+ H2↑+Na2SO4。

三、卤族单质和化合物的特殊性1、氟⑴无正价和含氧酸,非金属性最强,F-的还原性最弱。

⑵2F2+2H2O=4HF+O2,与H2反应在暗处即爆炸。

⑶HF酸是弱酸,能腐蚀玻璃,保存在塑料瓶中,HF在HX中沸点最高,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⑷CaX2—只有CaF2不溶于水,CaCl2作干燥剂2、氯⑴Cl2易液化。

⑵含氧酸中,高价的酸性强,低价的氧化性强。

酸性:HClO4> HClO3> HClO2> HClO;氧化性:HClO > HClO2> HClO3 > HClO4。

3、溴⑴溴—深红棕色,唯一的常温呈液态的非金属,易挥发保存时加水抑制挥发。

⑵易溶于有机溶剂。

4、碘⑴加热时易升华。

⑵遇淀粉溶液变蓝色。

⑶易溶于有机溶剂。

⑷食盐中的加入KIO3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⑸碘与有变价的金属反应生成低价化合物。

四、短周期元素中具有特殊性排布的原子⑴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的非金属元素:H。

⑵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3、4倍的元素:依次是C、O、Ne。

⑷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⑸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He、C、S。

⑹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元素:O。

⑺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 。

⑻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

⑼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五、粒子半径大小比较1、同种元素的原子或单核离子,化合价越高,半径越小例如,半径:Fe3+<Fe2+<Fe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原子或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例如,半径:S2->Cl->K+>Ca2+3、同主族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半径逐渐增大例如,半径:Li <Na <K <Rb <Cs 半径:F <Cl <Br <I4、带相等电荷数的同主族元素的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半径逐渐增大例如,半径:Li+<Na+<K+<Rb+<Cs+ F-<Cl-<Br-<I-5、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半径逐渐减小例如,半径:Na >Mg >Al >Si >P >S >Cl小结:简单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三看”规律:一看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六、熟记常见等电子粒子1、核外有10个电子的微粒:(1)分子:Ne、HF、H2O、NH3、CH4。

(2)阳离子:Na+、Mg2+、Al3+、NH4+、H3O+(3)阴离子:N3-、O2-、F-、OH-、NH2-。

2、核外有18个电子的微粒:⑴比10电子粒子多一个电子层的对应粒子①分子:Ar、HCl、H2S、PH3、SiH4。

②阳离子:K+、Ca2+②阴离子:S2-、Cl-、SH-。

⑵“9+9”规律9电子基团:—CH3、—OH、—NH2、—F18电子分子:C2H6、H2O2、N2H4、F2、CH3F、CH3OH3、核外有14个电子的微粒N2、CO、C2H2、Si、HCN、C22-、CN-等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⑴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①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

②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

⑵实验依据①单质跟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越易,说明其金属性就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

③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④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

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⑤根据电化学原理:不同金属形成原电池时,作负极的金属活泼;在电解池中的惰性电极上,先析出的金属其对应的元素金属性弱。

2、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⑴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①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②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⑵实验依据①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越易与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③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非金属甲把非金属乙对应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

④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

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

八、根据元素性质、存在、用途的特殊性。

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或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现液态的元素:O。

4、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F;最活泼的金属元素:Cs;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最轻的金属元素:Li;单质的着火点最低的非金属元素是:P。

5、短周期中与水剧烈反应的单质是Na和F2。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或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放出氢气的常见金属是Al。

7、常温下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是Br2,金属是Hg。

8、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的是N、P。

九、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规律1、只含非极性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2、只含有极性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

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H2O2、C2H2、CH3CH3、C6H6等。

4、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NaH、K2O、CsCl等。

5、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如:Na2O2、Na2S2、CaC2等。

6、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物质,如NaOH等。

7、由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构成的物质,如:NH4Cl等。

8、由强极性键构成但又不是强电解质的物质。

如HF等。

9、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

10、离子化合物中并不存在单个的分子,例如:NaCl,并不存在NaCl分子。

(4)B、D两种元素简单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为。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①的氢化物的化学式是;该元素的一种氧化物是红棕色气体,请写出该气体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原子半径:②③(填“>”“ <”或“=”)。

(3)元素④的名称是。

(4)元素的非金属性:⑤⑥(填“>”或“<”)。

(2)写出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电子式。

(3)写出C的气态氢化物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元素①-⑤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③-⑤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2)元素②和⑤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

(3)元素②和③形成的化合物(原子个数比为1:2)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

(4)常温下,少量元素④的单质可溶于 (填序号)。

a.元素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溶液中b.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溶液中c.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溶液中5、右图为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据此回答相关问题: (1)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2)N 、P 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 酸性:HNO 3 H 3PO 4(填“>”、“=”或“<”)。

(3)O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族。

(4)S 、Cl 两种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H 2S HCl (填“>”、“=”或“<”)。

6、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① ~(1)六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的是(填元素符号)。

(2)元素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3)元素⑥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1)X元素和Y元素可以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元素x与元素z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所含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4)写出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T单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d、e、f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b的元素符号为;(2)f的单质分子的电子式为;(3)c、d、e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4)a、e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分子中,化学键类型为(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