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展示设计浙江美术馆

展示设计浙江美术馆

浙江美术馆(展示设计考察)
浙江美术馆是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一座美术馆,2009年8月9日正式开馆。

美术馆分为四层,二三层是主要的展厅,四层主要是吕霞光的收藏展。

“看的场所,看不见的设计,让室内设计消失在建筑空间和艺术展示之间”
——陈耀光美术馆、艺术馆和博物馆是看的场所,人来到美术馆主要是欣赏展品,室内的装饰以如何更好地展示展品为出发点,建立低调的姿态、平静的形态,一种较为克制的设计理念。

“内敛、含蓄、克制”是浙江美术馆室内设计的一个理念。

从始至终以展品、艺术品为主角的主导地位,让空间内展品的载体、室内的装饰或者设施都消失在建筑空间和艺术展示之间。

这是一个为人们提供感性交流的理性场所。

整个美术馆大面积的室内墙面、地面铺
设以乡村绿的大理石,室外的墙面地面也是
一个色调的灰。

室内外几乎是一种材料、一
种肌理、一种色彩,模糊室内外空间的的交
界。

空间立面和平面也采用相同的手法,整
个美术馆给人的感觉是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的,但是,低调如此却不失气场。

展厅内的室内装饰极为简洁。

顶部采用
钢架结构,排列着聚光灯。

这样的结构有利于美术馆被灵活的运用,既可以清空场地,展出大体量、大尺度的作品,也可以増用可拆卸的隔断,展出较多的小体量的作品。

同时,这种钢结构也可以满足悬挂投影仪的需要,依照布展的规划,能在任意角落安装投影仪。

展厅的空间是灵活可变的。

顶和地面统一为黑色,墙体的颜色一律使用乳白色(纸张的颜色)。

黑色,容易在灯光的控制下消隐于空间内;乳白色,与纸张、宣纸或者油画布的颜色接近,最能纯净地衬托展品本身的颜色,与大多数作品的载体融为一体,同样极易淡出观者的注意力。

这样的组合就是一种看不见的设计,让室内设计消失在了建筑空间和艺术展示之间。

在美术馆展示这一主要功能上,灯光起着去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术馆整体建筑采用玻璃顶的优质采光,馆内的光环境使人感到舒适愉快。

展厅内的灯光布置则是纯功能性的,灯光的作用是将展品的形状,色调和质感充分展现出来,使观者集中注意力来欣赏展品,并给观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蔡国强个展《春》
2012年4月21日,由浙江美术馆主办的蔡国强大型个展《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共展出了23件作品,分三个展厅。

四号展厅展出的是较大幅的作品。


进四号展厅,幽暗空旷的展厅空间让你的
目光瞬间聚焦在墙上的作品上。

整个展厅
内没有任何多余的物体,连一张供人观看
视频的座椅也没有。

本身设定的参观路线
是顺时针沿墙体一周观看,一进门左手边
是王寅和馆长马锋辉对个展写的序,然后
依次是一些作品,这些作品是一个引导的
阶段,埋伏笔的阶段,走过两面墙之后是这个展厅的高潮—《观潮图》,最后是蔡国强先生的作品的制作过程的视频。

这样一个参观路线是符合人的习惯的。

但是,由于《观潮图》篇幅占据了一整面墙,而且作品本身的一个气场是很强大的,加上其所处的位子是一进门就看到的墙面。

如此,体量与本身作品的气场和位置导致了观者走进四号展厅是径直穿过空间去欣赏《观潮图》,然后带着为之震撼的感觉和对作品的好奇心,或站立或席地而坐,观看在其右手边播放着的视频,一解心头的疑惑。

当完成这些之后,反过来再从序开始沿路线走一圈,对整个主题有一个完整深刻认识。

《观潮图》篇幅很大,作品气势磅礴。

展厅内只开了沿墙面打在作品上的灯光,内部空间是幽暗的,这种幽暗让观者忽略了展厅中间实际存在的柱子,制造了完整的空间感觉,这样的布置是有作品本身决定的。

《春》较普通的书画展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展览,是火药与纸本及丝绸的混搭。

《观潮图》的尺寸意味着人(观者)必须离作品有足够的距离,才能全面完整的感受作品中钱江潮水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

室内只在作品上部打顶光,让你的眼睛其他事物光线的干扰,只是纯粹的欣赏作品,安静的品味与思考。

展厅空间中存在一种对比,室内环境的宁静与作品中潮水的汹涌
形成对比。

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仿佛置身
于钱塘江边,潮水翻滚而来。

在游走的过程
中,人的思想、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作品本身,
而忽略作品的载体以及展厅的室内装饰。


术爱好者多会在该空间中停留较久,仔细的
咀嚼作品带给他们的思考。

另一个类似的展厅展出的是较小幅的
作品。

由于张幅较小,展厅内部使用隔断,
形成甬道式的展览空间,运用线性陈列法将展品沿途陈列,留足够的观展距离,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在这个展厅中各处一个小空间,专门放映所有的拍摄影像,内置座椅数张。

一方面考虑到观者的体力,在此可以做停留和休息,观看影像适当的放松,同时也是展览的需要,两者兼顾。

个展的第三个展厅较前两个有很大的
不同。

整个展厅展出的是一个作品,光线十
分明亮。

整个空间除去顶部,四周和地面都
满铺蔡国强先生关于西湖的这个作品。

该作
品是以丝绸为载体的,从高处柔顺的垂下来,
充满诗意的西湖山水风光泻在展厅的四壁
上,把丝绸的质感利用并且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更好的展现整个作品的意境,在作品外
面附上一层白色的薄纱,山的飘渺间更多了一种云雾缭绕之感。

并且薄纱柔化了火药燃后产生的僵硬的黑白色差与质感。

展厅用木栈道作为游步道形成一条游览路线,犹如置身于山水之间,欣赏云雾缭绕的山间美景,忘乎所以。

敞亮的灯光可能更多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一是观者在走游步道时的安全,二是作品的安全。

如果观者行走过程中不小心踩空就会破坏到作品。

丛美的展示上来说,白色柔和的灯光与白纱相衬,宛如仙境。

为让人更真实的感受作品营造的气氛,步道只做50cm左右的宽度,只能单人单向行走。

在进门时,管理人员会告知,须逆时针沿步道行走参观,不允许拍照,展厅最多容纳40人。

从布局上,当观者站在一边的游道上,它要展示的是人对面的画面。

这一用意显而易见,布展者已精心为观者调整了最完美的欣赏距离。

步道是贴着立面的,进入这一空间时已站立在
游步道上,观者的视线被动地转向对面。

整个展厅布置全面而细腻,
为观者创造一段舒适的观赏经历。

《少年心气》摇滚摄影展
《少年心气》分两个展厅展出,大部分与前面类似,值得一提
的是播放相关视频的一个展示空间。

地面铺设席子,放置几个编织
坐垫,屏幕在吊顶上,观者需躺在席子上观看视频。

这一空间独特
而具有吸引力,展现出来的是与主题相符的非主流的叛逆与另类。

年长或较传统者不会在此体验与停留,奔放的年青人多会在这里躺
一下,放松自己,感受这个独特的空间。

这种独特的展示空间与主
题“摇滚摄影”想贴切。

金梅芳
200911290605
环艺09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