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饲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科技发展公司第一章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猪饲料项目随着主流饲料企业均参与高端料竞争、抢占猪场客户,未来猪料全产品线价格或将持续压低,猪料企业依靠专业采购团队、采购&生产上的规模优势、精细化管理取得产品成本优势,从而提高毛利率和价格竞争能力。
采购端:公司核心原料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统一采购,近两年大宗原料和副产品也开始统一领导、集中采购,并成立有专门的采购团队,未来大宗原料的采购规模优势和采购专业程度将提升。
生产和管理:改革生产制造流程,精简工厂非生产人员,抢量增强制造规模优势。
(二)项目选址某经济合作区项目建设方案力求在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自然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13733.53平方米(折合约20.59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1.11%,建筑容积率1.15,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46%,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2.56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13733.53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9765.9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793.5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2226.92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020.20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90台(套),设备购置费1628.53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1378014.58千瓦时,折合169.36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3869.35立方米,折合0.33吨标准煤。
3、“猪饲料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378014.58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869.35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69.69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69.31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4.17%,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某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符合某经济合作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4253.5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53.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53%;流动资金700.5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47%。
(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5511.00万元,总成本费用4400.30万元,税金及附加73.32万元,利润总额1110.70万元,利税总额1337.22万元,税后净利润833.0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04.2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11%,投资利税率31.44%,投资回报率19.58%,全部投资回收期6.61年,提供就业职位108个。
(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认真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预测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点,提前进行技术准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经济合作区及某经济合作区猪饲料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经济合作区猪饲料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猪饲料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经济合作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108个,达产年纳税总额504.20万元,可以促进某经济合作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11%,投资利税率31.44%,全部投资回报率19.58%,全部投资回收期6.61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6.61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出台合同范本,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当前,我市产业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具备了跟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础和条件,要抢抓重大机遇,在发展理念、生产模式和业态创新上以变应变、率先行动,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同时,尽管国际贸易投资方式转变将给我市外向型产业带来工业增速放缓、就业岗位减少、社会风险加大等挑战,但也带来倒逼淘汰落后行业及低附加值产业链环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
三、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项目建设背景1、经济体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包含产业结构、财税体制、货币金融体制、企业制度,等等。
其中,产业结构与产业体系是核心。
在人类进入新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至为重要的是发展先进制造业。
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规律使然,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人类运用智慧使用劳动工具创造物质产品,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最初的采集、狩猎到现在,人类社会完成了三次社会大分工。
进入18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又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追溯三次社会大分工和三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不难发现,每一次的社会分工和工业革命都是依赖产业或发生在产业领域,产业发展、生产工具进步,使得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经济结构日趋复杂。
没有产业的进步,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现代产业,也就不可能有现代经济。
在现代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制造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进入21世纪,人类迈入新工业革命时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于制造行业,制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新的工业革命仍将发端于制造领域。
因此,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依靠强大的先进制造业。
2、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被列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同时,国务院总理指出,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二、必要性分析1、实现经济稳定增长,要克服传统增长模式下以速度为纲的惯性思维,也要走出“速度调低了,就可以少作为、不作为”的认识误区。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意味着新常态下确保“稳增长”,需要花更大气力、有更大作为,形成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结构和动力机制。
我们不能把稳增长和调结构对立起来,对过剩产能的调整固然会影响增速,而激发新增长点的潜力,做好新兴产业的加法和乘法则会创造更多增长正能量,实现有就业、增收入,有质量、提效益,节能环保,没有水分、实实在在的发展。
同时,还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一要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二要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三要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2、“十三五”时期应对三次产业的功能定位进行重大调整:在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发展能力进一步稳定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通过培育工业创新驱动和高端要素承载功能实现从经济增长引擎到可持续发展引擎的定位转变,通过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服务业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定位。
三、市场分析猪料通常是由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组成的饲养家猪的饲料。
猪料产量由2006年4015万吨增至2017年9810万吨,在经历2006-2013年高增,CAGR11.1%后,13-16年增长缓慢,CAGR仅1.2%,2017年同比+12%。
猪料增速主要受近年猪肉产量&消费量增速放缓、饲料转化率提升、普及率提高影响。
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指引至2020年工业饲料总产量2.2亿吨,其中猪料9400万吨,较16年8726万吨年均增长约169万吨,CAGR约1.9%。
2017年大北农猪料销量369万吨,市占率约3.8%,双胞胎份额9.2%、温氏5%、新希望4.3%、正大3.7%。
饲料上市公司中,大北农、傲农、金新农、正邦猪料占比较高均超50%,新希望、唐人神禽料占比较大。
海大以水产料起家,取得绝对龙头地位后,将其模式复制到禽料,16年开始切入猪料领域,17年猪料销量达150万吨。
从饲料厂数量看,近年行业集中度提升较快,饲料厂由08年1.36万家降至17年7492家。
随着主流饲料企业均参与高端料竞争、抢占猪场客户,未来猪料全产品线价格或将持续压低,猪料企业依靠专业采购团队、采购&生产上的规模优势、精细化管理取得产品成本优势,从而提高毛利率和价格竞争能力。
采购端:公司核心原料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统一采购,近两年大宗原料和副产品也开始统一领导、集中采购,并成立有专门的采购团队,未来大宗原料的采购规模优势和采购专业程度将提升。
生产和管理:改革生产制造流程,精简工厂非生产人员,抢量增强制造规模优势。
2017年大北农销售人员数量8365人,对比新希望、海大、正邦9081、5345、3189人,而销售人员饲料人均饲料销量仅531吨,对比新希望、海大、正邦人均1731、1589、1503吨。
在公司猪料业务在客户结构+销售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销售人员数量有望持续精简、转换猪场技术服务人员,估计在当前猪料销售体量下,有望精简至4000人的专业销售团队,未来销售费用的降低将持续贡献利润弹性。
养殖业中出现的非洲猪瘟、禽流感、蓝耳病等禽畜疫情,以及低迷的猪价行情,对饲料行业的生产销售影响较大。
第三章建设单位基本信息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科技发展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公司在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激励制度、科技创新等方面严格按照科技型现代企业要求执行,并根据公司所具优势定位于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研制、生产和营销,以新产品开拓市场,以优质服务参与竞争。
强调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科技型企业的组织框架已经建立,主要岗位已配备专业学科人员,包括科技奖励政策在内的企业各方面管理制度运作效果良好。
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吸引了较多适用人才,并通过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得以释放,因此,项目承办单位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坚持精益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战略,充分发挥渠道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产品质量优势、规模化生产优势,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高质量的产品。
公司将不断改善治理结构,持续提高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6.59万元,同比增长18.72%(727.9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