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考语文考前总复习 (共61张PPT)

2018届高考语文考前总复习 (共61张PPT)


五、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 、语序不当 六、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 七、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 配不当 八、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 语 九、出现了疑问句、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十、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 十一、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重复 十二、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 、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
2、补写句子 审清题目,看清要求 把握文段的结构思路与中心 瞻前顾后,前后沟连 3、图文转换
四、文言文
——最好得分题 基本认识——不可能句句都理解,但是题目可以全做对, 关键要细心。 1.文本的阅读难度不会很大。即使有些难,但不妨碍 做题。 2.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 3.题目一定要看完。
• 逐字解释成语,不能望文生义,四个选项 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 特别注意题干要求:选正确(恰当的)还 是不正确(不恰当的)的一项。
成语设错的角度
望文生义 褒贬失当 重复赘余 不当搭配 用错对象 谦敬错位 不分轻重 不合逻辑
二、病句(细心则不难!)
• • • • • • 语序不当〔词序不当;虚词位置不当〕、 句式杂糅(两个句子拼接到一起,两种格式套用)、 成分残缺或赘余〔无主语、无宾语,多成分〕、 表意不明〔陈述对象多变有歧义〕、 搭配不当 (动宾、主谓搭配不当等) 不合逻辑〔一面与两面、分类列举不当〕。
2018届高语文复习指导
语文卷中各板块平均用时参考值:
(150分钟) 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 文言文阅读4题19分 古诗鉴赏2小题11分 默写5句5分 语言文字运用5题20分 作文1题60分 机动、检查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2分钟 18分钟 55分钟 10分钟
断句
• 读通文意,注意选项差异,掌握方法
对话标志断句法(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重要名词断句法(词性词义要精研,名词代词作主宾) 重要虚词断句法(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特殊句式断句法(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修辞方式断句法(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顶真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关键——翻译:回归语境,理解大意,补充省略 成分,画出得分点,翻译后读一遍,确保通顺。 操作时要打草稿,由于文言句语言障碍较大,难 以一锤定音,如果一下子写在试卷上,然后再改, 造成卷面邋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差。
切记:别在某一题上超时过多!
考试中的不良答题习惯 一、验收试卷不认真,匆忙作答。 二、分配时间不适当,书写潦草。 三、阅读题面不仔细,定势思维。 四、答题程序不熟悉,懒打草稿。 五、答题规范不遵循,答非所问。 六、自身特点不了解,扬短掩长。 七、检查试卷不细心,随意修改。
各类题型的应考策略
一、成语(3分必得!)
1、文言文复习的知识积累很重要,18个文言虚词各个义项要熟 记,例句要读懂、体会。120个文言实词的义项、例句要读1—2 遍。复习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与 词类活用。梳理复习教材里的文言文,包括注释、课后文言实词 、虚词、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等练习题。 2、以上为细,细到此处,剩下的就是粗。考试时千万要大句大 句阅读,要上下文快速推断把握,要整体理解。阅读时应注意文 中的帝号、庙号、年号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 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 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 时参考。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一放先读下文,也 许结合全文便能理解,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 不懂又何妨! 3、解释不通的字词要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 4、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 示作用。
★在考场中做语病题,一定要快速默读!!!
特别注意病句的16个标志
• 一、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 、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 二、出现了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 语序不当 • 三、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 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 • 四、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 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
注意选项之间的差别
翻译题: 1.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注意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根据上下文推敲重点词语,做到字字落实等。根据上下 文语境补充省略内容(如主语,介词宾语,介词) ,使 句意更通畅。 2.翻译时,既要理解透实词的语境意义,也要把握住虚 词的具体用法,更要注意有无特殊句式和全句的语气、 语调,点好句末标点。力求做到准确、通顺。 常用的翻译方法:1、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 如人名、地名等,可以照录不翻译。2、调序。在翻译 时,有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语序的句子需要调整。 3、 增补。在翻译时,要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内容增补出来。 4、删略。有些文言虚词在文中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在翻译时可以不译。5、替换。在翻译时,应把古词换 成现代词。如:“目”应换成“眼睛”,“发”应换成 “头发”。此外,还要注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在翻译时要体现出来。
十三、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 一、不合逻辑 十四、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 “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 不合逻辑(表意相反) 十五、出现了“前去”、“新生”、“保管”、 “没有”、“走”、“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 ,可能是语意不明 十六、出现了使、让、令、把、被等词,可能是 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语序不当
三、语用题(不求最妙,但求恰当!)
1、衔接题:有时语感很重要
答题技巧: ①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陈述对象、叙述角度、情调、 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 ②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 ③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 语言连贯题:前瞻后顾,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 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 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