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文言文

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文言文


C,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就文言文而言,常 用名词、代词来充当。
D,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就文言文而言,常用 介词短语、副词来充当。
例:寨中人又
名词

名词:野鸭子
伏 矣。
动词
动作的发出者 不是“伏”的发出者
主语
作状语
而是动作的修饰限制者
A,名词作状语
B 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一: 左右
主语(名词)

6、单音词与双音词
词语
古义
父母兄弟,统 指亲人 妻子儿女
今义
旁系亲属
例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亲戚 妻子
中国
非常 所以 绝境
中原地区
意外事故(名 词)
爱人(女方)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华人民共 和国 若能以吴越之从与中国 抗衡 很、大(副 词)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余叩所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 惑也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动 词
动词 活用为 名词
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不及物 动词活用 为为动
动词 活用为 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 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 置,有时前边有“其”或 “之”。
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译为:到的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为:埋伏的人(伏兵)。
项伯杀人,臣活之。
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 译:使……鸣,或意译为敲响 卒庭见相如,毕礼而归 之。 译:使……归 吞二周而亡诸侯。 译:使……亡,或意译为灭亡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之。 译:使……来,或意 译为 招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译:使……跟从,或意译为 带领
意动 用法
名词 的 意动
形容词 的 意动
意动用法就是形 容词、名词带宾语, 活用作有 “认为” “以为” 意义的动 词 ,表示 “(主语) 认为(宾语)怎样” 或“(主语)把(宾 语)当作什么”。
意动用法的翻译格式:
(1)“认为(觉得)……怎么样” (2)“把……当作……看待” (3)“对……感到怎么样”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表示因果关 1、缘故 (名 词)2、表原因 系的关联词 的虚词3、用来, 靠它来。
与外界隔绝
没有出路
词语
古义
今义
例句
秦王大喜,传示美人及 左右
美人
左右
美貌女子
妃嫔 侍卫人 员 作祭礼 的牲畜 函谷关 以西 1、方位词 2、控制
左右皆呼万岁
牺牲
山东
为正义而 死 山东省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诸 侯
1、名词 活用作 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 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 当普遍的现象。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 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第一、表示比喻。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为:像……一样。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为:当作……一样。
粪土当年万户侯。
表示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 事物。 格式:名+宾=以+宾+为+名
译:把……当作粪土一样 译:把……当作教训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以……为先,以……为后
古义
今义
例句
而听细说,欲诛有 功之人 以公子为长者
指小人离 详细叙说 细说 间之言
长者 婚姻
有德行的 年长的人 人 姻亲
因结婚而产 沛公奉卮酒为寿, 生的夫妻关 约为婚姻 系
四、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 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 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 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高三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复习
文言 语法
实词 (120)
虚词 (18)
句式
第1讲 《文言实词》
实词的复习要诀
1.重在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积累越多,理解正确率越高。

2.巧于推断:对于不常见或根本没见过的实 词要试着去推断。
常见实词
文言实词包括 名词 、动词 、形容 词 、数词 、量词、代词 。
主语
谓语
宾语
使
例:(其声) 泣 孤舟之嫠妇
使
E,意动用法:
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的性质特 点。即: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表 示主语把宾语当作“谁”或“什么”的一种用 法。
图示:

主语
谓语
宾语


例:孔子登东山而 小

鲁。
例:成以其小,劣之。
注意:
应为谓语动词
主观行为,故是意动(以------为劣)
特殊的 动宾关系
使 动 用 法
为动 用法
意动 用法
使动 用法
所谓使动用 法 ,是指谓 语动词具有 “使宾语怎么 名词 样”的意思。 的使动用法 它是用动宾结 构 表达使令 形容词 式的内容。 的
使动
动词 的使动用法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人 或事物。 格式:名+宾=使+宾+为+名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译:使……复活,使……长肉 舍相如广成传舍。 译:使……住在,或意译安排……住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译:使……称王,或意译称王天下 齐威王欲将孙膑。 译:使……为将,或意译任命……为将领
2、名词 活用为 动词
1、名词+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2、副词作状语 +名词 汉水又东;二月草已芽 3、能愿动词 +名词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名词处在了 4、名词+状语 动词应该处的 今王鼓乐于此。 位置上。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5、两个名词连用 一个常活用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说苑》)

3、词类活用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词 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 (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条件下 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 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识别词 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文,从语法角 度去分析。
主谓句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A,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就文言文而言,常用名词、 代词充当。 B,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回答主语“怎么样”,就 文言文而言,常用动词及形容词来充当。
考试内容:一词多义、词类活 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 副词。
一、通假字
通假字包含:本字和借字 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说:本字——悦 借字——说

通假字的类型
1、双声通假:借字和本字声母相同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
约束者也”: 缪:同“穆” 温和,恭敬。例句中为 姓
3、形容 词的活用
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形容词 活用为 意动
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形容词若处在主语、宾语 的位置,此时就活用为名词,翻译 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 形容词作定语。
将军身披坚执锐。 译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译为:长处;短处。 君安与项伯有故?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为:旧交情。 译为:轻锐的部队。 译为:圣人;愚人。

3、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 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 一个方面的意思了。 如:“涕”, 古代指眼泪(不见复关,泣涕连连),现在 指“鼻涕”; “走”, 古代是跑,逃跑。(直不百步耳,是亦走 也。)现在是“步行”。

4、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 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 如:“卑鄙”: 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 德低,含贬义。 “风流”: 古代有才华,有功绩的杰出英雄,褒义词, 现在轻浮放荡之意,贬义词。 “讽”(委婉地劝告-讽刺)
使动意动与一般动词句活用为动词 的区别: A,一般动词句:其宾语纯粹是一种被 动地接受谓语的动作。B,使动,意动 句:宾语具有了相关谓语的属性。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其 它 词 活 用
名 词 活 用
形 容 词 活 用
动 词 活 用
名 词
名词 作 状语
名词 活用作 动词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3、同音通假:借字和本字的读音完全相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 “一夜飞度镜湖月”: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 “外连横而斗诸侯。”: 衡:通“横”与纵相对 “图穷而匕首见。” :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 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 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 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 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欲刃
相如。
宾语(名词)
应活用为谓语动词(杀)
例二: 范增
数目
项王。
宾语(名词)
主语(名词)
应活用为谓语动词(看)
C,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一:项伯
主语(名词)
素善
留侯张良。
宾语(名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