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玻璃常见问题汇总:
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1.气泡:
A、钢化玻璃平整度问题,胶片厚度不够【胶片厚度大于两块玻璃重叠变形尺度】
B、夹胶工序的问题:
1、玻璃洗不干净;
2、玻璃吹不干;
3、PVB胶片湿度太大、合片过程当中掺入杂物可以产气泡;
4、压片过程当中封边不牢可以产气泡;
5、封边过早也可以产气泡,压力太小也可以产气泡,温渡过高、过低也可产气泡;
6、胶片本身质量差可以产气泡;
7、釜内车垫玻璃的胶条过软可以产气泡,没有降温到位排气过早可以产气泡。
8、工艺温度问题:平压机温度太高、平压机速度太快、高压釜压力太小、高压釜增压太快、高压釜泄压太快;
2.脱胶:
A、(加工温度或保温时间不够)【按工艺要求加工】
B、(玻璃表面不干净)【清洁玻璃表面污垢】
C、(胶片失效)【确保胶片在有效期使用,开封后尽快用完】
3.自爆:
(冷却时散热不均匀)【冷却时玻璃用木条隔开,利于均匀散热】4.透明度不够:
(加热温度不够)【提高加热温度,确保玻璃的温度达到所需温度】备注:1储存时防止成品重压。
2箱体温度设定范围:(上限值: 115℃下限值:110℃)玻璃温度设定范围:(上限值:100℃下限值:90℃),此范围为最佳温度范围。
夹层玻璃气泡产生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1、边部气泡
○1、玻璃边部小气泡
在高压釜的最后阶段,当高压釜的压力恢复到正常值时,玻璃胶片的温度依旧很高。
(尤其是玻璃边缘的上半部分)。
所以气体将从胶片的边缘部排出,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压釜何时完全解压,而不是高压釜的门何时被打开。
补救办法
延长高压釜的冷却时间直至玻璃与胶片的温度完全降低到40℃左右,然后再将高压釜完全解压,立即打开舱门,并测量玻璃的温度。
将此温度与高压釜的温度显示值进行比较,如果偏差很大,则需矫正温度传感装置,如:将传感器放入水中(0℃)或放入沸水中(100℃)○2玻璃边部大气泡
○1出现在玻璃下部的半圆形气泡是由于高压釜内的工作支架材质太软,致使夹胶玻璃被分开而形成气泡。
补救办法
采用更硬的材料,如:teflon,四氟薄板
○2玻璃预压预热后,边部密封性不良,导致在高压釜加工时,空气进入夹胶玻璃。
○3气泡出现在玻璃中间:
○1炉子升温快,玻璃边部的胶片先熔化,把玻璃四周封死,空气排不出来形成气泡;
○2钢化玻璃用胶片太薄,胶量把不平的地方填补不了形成气泡;
○3饰材缝隙大,用胶片太薄,胶量填补不过来形成气泡;
○4温度过高,胶片变薄出现气泡,特别是夹中间材料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气泡。
○4气泡分布于各个位置
○1不正确的预处理加工工艺
如果温度太低,胶片无法完全展开,气体就会存在于玻璃与胶片之间;
如果温度太高,胶片封边太早,大量气泡会留在玻璃与胶片之间无法排除。
补救办法
分析预处理过程的参数,并正确地调试设备。
可以提高玻璃的表面温度,但更好的方法是降低预处理的工作速
度。
○2不正确的高压釜加工工艺
补救办法
高压釜的最高温度为130℃,压力为1.15-1.25Mpa部分气泡的形成
如果在滚压式的预处理加工工艺中,在玻璃的后部出现气泡是由于预处理的温度过高,胶片封边太早,气泡无法排除而造成的。
补救办法
加快输送速度以降低温度或关掉部分加热器
胶片没有完全铺开产生褶皱
胶片在切割时被拉扯,切割后胶片回缩,造成某些边部没有胶片玻璃翘曲或合片方向不正确
使用太厚的玻璃
4、脱胶
附着力太低
补救办法
检查清洗水的质量(﹤20us)
使用过多或过少的清洁剂,玻璃表面留有不洁物(如:切割没或清洁剂)
清洁的毛刷已经磨损或位置太高
检查胶片的湿度,湿度过高降低玻璃的粘附度,合片的相对湿度控制在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