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桃树不同时期的管理及修剪方法【春季修剪管理】一、春季修复1.剪除冬季遗留的枯、死枝、盲枝,中间没有叶芽的秋梢等。
2.剥芽:延长枝背上的芽应剥除,延长枝顶芽的虎芽应二去一,大伤口旁边的徒长芽也应剥除。
3.二、病虫防治5月10日左右,桃树新桃尚未老化,臭蝽、5月2530-351.45°-50°。
采用主杆20厘米后须及时用竹杆绑扎,全年大约绑三次,2.对中下部的内膛徒长枝看空间大小而定,粗枝可10—20厘米为宜,过密处可适当疏除。
四、合理疏果疏果的目的一是提高当年的果品质量,二是调节桃树结果与生长的关系,有利于桃树的连续高产优质。
一般成年桃树每棵产量以不超过50公斤为好,即每树留果最多300只。
关键是如何合理留果:一般长果枝留2果,中、短果枝留1果;留果应选顶端或中间的圆整大果;去除背上果、基部果、小果、歪果、畸形果。
疏果时间:湖景蜜露和新凤蜜露从5月15日开始,白花系列品种可适当推迟。
留果多少应根据树的大小、强弱灵活掌握。
掌握下面少留,上面多留,内膛少留,外围多留的原则。
徒长性结果枝可适当多留几个果。
五、套袋套袋有利于改善果品质量,有利于减少农药对果品的残留污染,有利于控制病虫危害,因此必须适时套袋。
没有硬核期生理落果的品种,如湖景蜜露、新凤蜜露等可在5月15日后套袋;白花、大团蜜露等白花系列品种5月25日后应抓紧套袋,但都必须做到带药套袋。
【桃树花后管理】花后浇水、喷药一是谢花半月后要浇水,这次浇水宜晚不宜早,浇水早容易造成落果。
二是谢花二周后要喷药,重点防治蚜虫,这个时期是蚜虫快速繁育期,控制不好容易成灾,喷洒啶虫脒效果较好。
如前期没有控制住红蜘蛛,可在麦收后喷一次齐螨素(阿维菌素)。
在雨季过后及以后一段时间,有的桃园会发生潜叶蝇为害,应根据自己果园的情况进行防治,喷施灭幼脲3号效果很好。
地力条件等确定,一般亩产量定为2500应在果实采收前3~5鸟以及雹子的危害。
果实成熟前追肥在桃果实成熟前5~30连喷两5厘米之前进行,即抹掉树在新梢生长前40厘米左右时进行摘心。
对背上竞争枝、旺枝还要进行疏枝。
二、肥水管理在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钾肥应以硫酸钾为主。
硬核期肥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入。
极早熟品种硬核期时间短,可不施。
氮、磷、钾肥要配合施,以磷、钾肥为主。
催果肥是在成熟前20-30天施,以钾肥为主,配合少量氮肥。
在秋冬季施有机肥较多的果园可少追肥。
应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尤其是速效氮肥。
每次施肥后,必须进行浇水。
三、控制浇水桃树花后至硬核期时,枝条、果实均生长迅速,需水量较多。
但在硬核期,水分过多则新梢生长过旺,会引起落果。
所以浇水量不宜太多。
一般在果实采前20-30天进入果实膨大期,此时早熟品种在北方还未进入雨季需进行浇水;中早熟品种(6月下旬)已进入雨季,浇水量应视降雨情况而定。
如浇水过多,会造成裂果和品质下降。
四、控制负载量一般每亩果量控制在2500公斤左右。
疏果要先疏去双果、小果和果形不正的果。
树体上部的结果枝要适当多留果,下部的结果枝要少留果,以果控制旺长,达到均衡树势的目的。
树势强的树多留果,树势弱少留果。
另外,定果时还要考虑果实的大小。
一般长果枝留果2-4个,中果枝留1-3个,短果枝留1个或不留。
如果是长梢修剪,应在长果枝的中上部留果,基部不留果。
弱果枝、厘米,依果实大小而定。
桃树早春病虫害防治意见随着早春天气的逐渐转暧,有效控制桃树多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其早春防治意见简介如下:1、桃炭疽病4月上旬发生在结果枝上;5月上中旬发生在幼果上及2发生与危害:为细菌性病害,在病梢上越冬,次年春季在病部溢出菌脓,经风雨和昆虫传播。
由气孔、皮孔等处侵入。
一般4月中旬展叶后即见发生,5-6月梅雨季节和8-9月台风季节是全年发病高峰。
主要为害桃树叶片和果实,造成叶片穿孔脱落及果实龟裂。
早春防治方法同桃炭疽病。
3、桃根癌病发生与危害:为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根部及根部颈部,形成肿瘤,造成桃树生长严重不良,植株矮小,果少质劣,严重时全株死亡。
病原细菌存活于癌瘤组织中或土壤中,可随雨水径流或灌溉水,及带病苗木传播,通过伤口侵入。
早春防治方法:⑴加强土壤管理,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⑵加强果园检查,对可疑病株挖开表土,发现病后用刀刮除或彻底刮除并用KG84浇根消毒,对发生严重植株挖出烧毁。
4、桃流胶病发生与危害:为桃树生理上的一种病变,主要发生在枝干上,新梢、叶片、果实上也可发生流胶现象,造成发病枝干树皮粗糙、龟裂、不易愈合,流胶严重时,树势衰弱,并易成为桃红颈天牛的产卵场所而加速桃树死亡。
流胶现象在桃树的整个生长期间都能发生,但以梅雨、台风期等多雨季节发生最多,老树、弱树发生较重。
早春防治方法加强综合管理,促进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树势。
5、桑白蚧发生与危害:上海地区一年发生三代。
越冬雌虫于47月上中旬和9量和品种大减,甚至全树枯死。
早春防治方法:萌芽前喷洒1~2次波美563年完成一代。
老熟幼虫57月上旬产卵,10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冬。
幼桃树的年生长量较大,芽又具有很强的早熟性,当年新植桃树能萌发3-4次枝。
因此,可利用桃树这一特性,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夏剪加快树势形成,把徒长枝转化成与骨架枝相适应的结果枝组,以促花芽形成,使其达到当年成形、两年结果、三年丰产的目的。
夏剪时间新栽桃树6月上中旬开始进入速生期。
当新梢萌发60厘米以上时进行第一次夏剪,7月上中旬进行第二次夏剪,8月上中旬进行第三次夏剪。
夏季修剪方法因桃树需光性强、顶端优势大、潜伏芽寿命短,如主枝过于顺直会造成前旺后枯,不利于立体结果。
如对骨架枝上的旺条不加以控制,既影响光照、扰乱树形、造成主次不分,又不利于成花和迅速扩大树冠。
但修剪过重、留枝过少,特别是夏季修剪过晚,一些徒长性竞争枝长到“树上树”程度后再一次性处理,会造成树势严重衰弱,引起流胶病的发生。
因此,夏剪必须合理。
夏季修剪主要内容1.摘心(1)主枝摘心。
首先根据开心形的要求,按株距大小,合理配备主枝。
一般当株距在2米以内时,可选留2个主枝相对伸向行间(丫形整枝);当株距在2米以上时,可选留3个主枝(平面夹角互为120°)。
在6、7、8三个月中,新梢分别每长60厘米就摘去先端10厘米以上新梢。
要利用侧生枝向前延伸,使其左右拐弯,流水式向前伸展,以利于骨架枝上配备的结果枝组长势均衡,立体结果。
(2)侧枝摘心。
当株距大于或等于4米以上时,要在每个主枝上配备2个大的背斜生侧枝。
一般第一侧枝距中干40-50可留5-10斜细弱的可甩放不动,留其成花,辅养树体。
2.可去枝过多,更不要在主干上“对口”疏大枝。
3.拉枝和顶枝对主枝角度过小的,【9,对发生流胶病的树,先刮除流胶病斑及翘皮,然后用生石灰涂抹流胶处便可;也可用甲托加等量草木灰或食用醋涂抹患处。
【桃树施“五”肥产量高】在桃树生长的关键环节中如掌握好施肥期,保持氮磷、钾肥的适度比例,防止养分不足,才能使桃树的生长与结果保持平衡,长势良好,获得稳产高产的效果。
因此,全年要施好桃树5次追肥。
施足芽前肥立春后气温回升,达到适宜温度时,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桃树根系活动加快,对营养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因此,芽前肥应在立春前15天施用,既可弥补果后施肥不足或未施肥的问题。
又能及时补充桃树树体内养分的不足。
每株桃施氮0.5公斤,钾0.3公斤,磷0.2公斤,并与腐熟人粪尿混合后作根外追肥一同施入。
施足花前肥桃树开花时需充足的养分,才能保证根系发达,枝叶茂盛,使幼树、幼果,新梢生长正常,使老年树焕发“青春”枝叶萌发快,健康生长。
此次施肥应在开花前15-20进行,以氮肥为主,每株可施0.5-1公斤氮肥,硼肥0.25公斤,注意一定要混合农家肥混施。
施足桃核肥桃核形成时,种胚生长较快,果子对营养的吸收逐步增大,此时,桃树树势茂盛,需肥量大。
这次应以全钾肥为主,氮磷肥为辅,实行氮磷钾配合农家肥混施,效果很好,每株施氯化钾0.3-0.5公斤。
施好采果前后肥采果前15-20约每50公斤果子施钾肥0.15以氮、磷肥为主,每50公斤果子约施氮1.5-2充足的营养,枝叶充实,增强越冬能力。
巧施叶面肥桃树从展叶后直至落叶前的20%、硫酸亚铁0.2-1(最大田间持水量的20%—401、萌芽前为保证萌芽、开花坐果顺利进行,需浇透、浇足水,渗水深达80厘米,但不宜频繁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根系的吸收。
2、硬核期果实虽然生长缓慢,但种胚处在迅速生长期。
此时期桃树对水分敏感,是桃树需水临界期。
水分过多,枝叶生长过旺,影响坐果;而缺水,也造成落果,影响产量。
此期浇水应浅浇,果农成为“过堂水”,尤其对初果期的树更应慎重。
事实上,有50%的果表现为生长停滞,则是浇水的参考指示。
3、果实第二次迅速生长期大约在采前两周,果实迅速膨大生长,此时供给充足的水分可以明显增产。
4、落叶后在桃树落叶休眠,土壤结冻以前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浇水,即“冻水”。
保证土壤有充足的水分,以利桃树的安全越冬。
但“冻水”不能浇得太晚,以免因根颈部积水或水分过多,昼夜冻融交替而导致颈腐病的发生。
秋雨过多、土壤粘重者,不一定浇水。
【桃树冬剪:力求内膛通风透光】一、桃树整形修剪的依据和原则:喜光性强,内膛光线不足时,易造成小枝枯死,必须注意树冠内膛的透光,开张树势,枝组开心。
极性强,容易出现上强下弱,背上强背下弱的现象,在整形修剪中,要注意骨干枝弯曲延伸,先端多疏枝,背上不留大枝组。
芽具早熟性,一年内能生长多次,可充分利用夏剪,利用2-3次枝加速整形,培养枝组。
桃的萌芽力、成枝力均强、潜伏芽数量少,要注意枝组经常更新。
二、桃树整形修剪常见树形:(1)般留3个主枝,主枝间距20厘米,基角60-70果园,40-50副梢,两主枝的开张角度45-50三、一般地区以落叶后到1.2.此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调节生长进入盛果期后长势逐渐缓和,树冠基本不再扩大,产量高而稳定。
此时中短果枝比例增加,生长渐弱。
修剪的主要任务是保持树势平衡,及时回缩,防止园内郁闭;培养及更新各类结果枝组,防止枝组早衰和结果部位外移。
冬剪时,骨干枝一般修剪量相对加重,全园郁闭后适当回缩,促其萌发新头。
每隔2~3年回缩一次,保持骨干枝的长势。
结果枝组要不断更新,当枝组衰弱时,及时回缩到中下部的中短果枝上,剌激发出健壮旺枝,对枝组进行复壮;过分衰弱的小枝组可疏掉,利用近旁徒长枝培养新的结果枝组。
结果枝的修剪:结果枝留量与品种、树势、树龄等有关,一般冬剪后结果枝的枝头距离保持在10~20厘米。
北方品种群的品种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可适当密些;南方品种群的品种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可适当稀些。
结果枝剪留长度要根据枝条的长度、着生部位、品种的坐果率高低等确定。
一般长果枝剪留5~8节花芽,过密时疏除直立枝留平斜枝,注意枝条分布不要“齐头”,长短错开,还要注意留预备枝;中果枝一般剪留3~5节花芽,剪口芽留叶芽;短果枝和花束状结果枝一般只疏不截;徒长性结果枝坐果率低,生长旺,短截后可抽生几个良好的结果枝,常结合夏季修剪,培养成结果枝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