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档案管理复习题

档案管理复习题

一、填空:1.档号是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

P1052.省级以上机关永久保存档案为(20)年。

P583.档案检索工具有(存储)(查验)基本职能。

P1704.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室)根据社会利用需要,对档案内容进行(研究)和(编纂)的工作。

P2555.件号是归档文件为单位给予代码,件号分为(室编)和(馆编)。

P996.档案鉴定是判定档案(真伪)和(价值)的过程。

P1097.档案保管期限表是档案部门对档案(鉴定价值)和(确定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

P1168.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原则是全面、历史(发展)和(效益)。

P1109.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作为全国统一标准,于(2000年12月6日)由国家档案局发布,并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P9310.档案室是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统一(保管)和(利用)本机关档案的内部组织机构。

P31二、单选:1.档案产生社会历史条件之一是A国家。

P12.《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归档文件整理以 D件为单位。

3.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管理性、政治性是档案工作的C性质。

P244.做好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是档案馆的D首要任务。

P175.归国家所有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档案总称是C国家档案全宗。

P176.按年度、组织机构和问题分类是档案C常用分类方法。

P817.档案工作组织原则是 D统一领导。

P288.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 C本质属性。

9.档案室是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统一保管和利用本机关档案的A内部组织机构。

10.机关文书处理部门或业务部门做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建立健全B归档制度。

P5011.档案整理工作是按一定原则对档案B实体进行有序化管理。

P7012.公元404年东晋末年国家文书正式书写材料为 D纸张。

13.说明历史和现状的有关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是A全宗卷。

P14714.档案馆(室)对档案内容和外形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过程是B档案着录。

P18615.《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分类表》主要适用于 C现行档案。

P21216.用于存储、查找、报道档案信息系统化的文字描述工具是C检索工具。

P17017.《中国档案分类法》包括 B 4 分类表。

P21218.丰富与优化馆(室)藏的主要工作内容是A完善馆藏建设。

P6519.社会的信息资料种类繁多,档案与图书资料特点有不同的区别,主要是 A原始性记录性于一体。

P620.档案室接收的档案是机关应当C归档的全部档案。

P5121.如果一个立档单位名称发生变化时,全宗B不变变化情况。

P7522.各单位编制保管期限表都要以 B通用性为依据进行编制。

P12023.用全面、历史、发展、效益的观点辩证地分析和鉴定档案保存价值是鉴定工作的 C 原则。

P11024.档案室工作是 A国家档案工作的基础。

P3225.机关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向档案室移交档案的时间是 C 第二年上半年。

P5226.原始记录性是档案最 B本质的属性。

P627.档案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本单位档案的C保管利用工作。

P3128.档案馆档案主要来源于 D现行机关。

P5829.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A划分保管期限。

P10930.档案统计长度单位主要按 B米。

P16131.档号是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D一组代码。

P10532.档案工作服务性集中表现在 D提供利用。

P2733.我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要保存 B明清档案。

P5834.国家档案局的性质是C行政管理部门。

P4235.归档文件是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即 D 文书档案。

P536.档案着录标引工作最主要的功用是 B检索。

P18637.档案统计是对反映和说明档案馆档案工作现象 C特征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活动。

P15138.《中国档案分类法》再版时间D1996年。

P20939.案卷目录是按案卷排列次序逐卷着录案卷题名等项目而形成的A登记册。

P90 、15 、17840.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D档号。

P104三、多选1.档案检索工具按功能划分主要有A馆藏性 B查检性 C介绍性。

P1772.档案检索工具的职能是A登记 C报道。

P1703.人事档案的特点是B材料广泛性 C材料专指性 D内容机密性。

P3204.档案提供利用的基本途径A档案原件 B档案复制件C出版文件汇编 D制发档案证明5.我国国家档案全宗构成按时期可划分为B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档案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档案6.档案统计工作的要求B科学性 C统一性 D客观性7.全宗内常用的档案分类法:A问题分类法 C组织机构分类法 D年度分类法。

8.件号是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给予的代码主要有C室件号 D馆件号。

9.档案库房管理是档案保管工作的A主要内容 B主要体现形式 C主要的工作基础。

10.电子档案特点A存储高密度性 B载体可分离性 C媒体集成性 D系统依赖性。

四、判断1.档案室作用突出表现为直接担负着维护本单位档案完整与安全的重要任务。

(∨)P322.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从宏观上和整体上管理国家档案事务。

(∨)P423.档案编研工作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利用需要进行历史和现行档案文件汇编。

(×)P2554.档案提供利用的基本途径主要是提供档案原件及复印件、出版文件汇编和制发档案证明。

(∨)P2375.录音录像档案是一种用专门的器械和材料,采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声音和图像的一种特殊载体的档案。

(∨)P3036.电子档案是指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

(∨)P2797.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将档案视为一种商品。

(×)8.文书档案的归档时间应在第二年的上半年。

(∨)9.库房管理工作是档案保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档案保管工作的主要体现形式,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基础。

(∨)10.国家档案全宗是为国家所有的,由国家集中统一进行管理的档案总称。

(∨)11.档案着录标引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作用是登记作用。

(×)12.会计档案是一个单位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形成具有保存价值的记账凭证。

(×)P30713.档案馆(室)提供档案是通过各种方式以到达迅速、准确、全面、及时地满足档案用户的需求。

(∨)P23714.档案编研工作主要是根据馆藏档案内容来进行研究和编纂的工作。

(∨)15.档案统计指标是反映档案或档案工作现象的各项统计数值。

(∨)16.编制档案检索工具的目的主要是为利用者查找档案使用。

(∨)17.档案收集工作就是档案馆和档案室接收档案盒其他有关文献的活动。

(∨)18.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以档案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的。

(∨)19.全宗卷就是一个全宗内所有的案卷。

(×)20.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文献。

(∨)五、简答1.档案室的性质。

P31-32答:(1)档案室工作是机关工作的组成部分;(2)档案室工作是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3)档案室工作是维护机关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工作。

2.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

P30-31答:便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的档案工作,最终都是为了提供档案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

因此,便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利用,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支配着档案工作的全过程,表现于档案工作的归宿。

3.录音录像档案的保管要求。

P306答:(1)适宜的温湿度;(2)避免受周围磁场干扰;(3)垂直放置;(4)避免强日光照射;(5)磁带卷绕应松紧适度,并定期进行转绕,一般半年就应按播放速度重新卷绕一次。

3.开放历史档案的要求与措施。

P251-253答:(1)改变传统观念,树立为全社会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开放性的档案管理思想;(2)加快步伐积极创造条件开放一切应该开放的历史档案;(3)建立健全必要的开放档案的规章制度;(4)要积极扎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为开放历史档案创造条件4.编写大事记的具体要求。

P265-266答:(1)观点正确,用材真实;(2)大事突出,要事不漏,小事不要;(3)系统条理,简明扼要;(4)以时为序,逐条排列。

5.归档文件的整理原则。

P71-72答:(1)保持档案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2)便于保管和利用;(3)充分利用原基础。

6.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P109答:(1)制定档案保管期限表,作为鉴定档案价值的主要依据;(2)对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划分保管期限;(3)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审查,其中确无保存价值的予以剔除销毁;(4)鉴别历史档案的真伪。

7.档案提供利用的基本途径。

P237答:(1)以档案原件提供利用;(2)以档案副本或复制件提供利用;(3)编写书面参考材料;(4)编辑出版档案文件汇编和着作;(5)制发档案证明。

六、论述1.分析编研工作的意义。

P256-257答:(1)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室)积极主动系统广泛地开展利用工作的一种方式。

通过主动提供档案编研成果,直接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尤其是直接促进和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

(2)编研工作是提高档案馆(室)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编研工作的开展既对档案馆(室)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又可以检验档案工作的优缺点,发扬巩固或及时改进。

(3)编研工作是保护档案原件和长远流传档案史料的有效措施。

在开展利用工作中,如果总是提供原件,很容易造成破损,影响档案为现实和将来服务。

用编写的参考资料和汇编的档案史料提供利用,可减少对档案原件的反复利用和磨损,有利于延长档案的寿命。

2.结合档案馆(室)藏现状分析如何丰富和优化馆藏。

P66-69答:(1)馆藏档案要齐全完整,即档案文件个体要完整,全宗内的档案文件要完整。

(2)馆藏档案应当成为一个由各个全宗或档案综合体构成的档案有机体系。

(3)馆藏档案必须符合档案利用实践的客观需要和历史需要,克服“重藏轻用”的观点,提高馆藏档案的整体质量,更好发挥档案馆的作用。

在接收和征集档案时,认真开展档案保存价值的鉴定分析工作和档案价值鉴定质量的检查工作。

对馆藏档案定期鉴定及时剔除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文件。

档案馆应根据自身特点,使馆藏档案的种类和内容具有相应的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历史事件特色、人物特色、民族特色等。

馆藏内容要全面合理,各门类的载体的档案文件在数量上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馆藏档案与资料应有合理比例。

馆藏档案应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在立档单位的级别、所属历史时期、内容属性等方面呈现出层次多维的特点。

馆藏档案的门类、载体形态等均应具有多样性,以满足利用需要。

3.分析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要求。

P135-138答:一,建立档案维护与保护制度。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文化财富,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时刻警惕,加强库房的各项保卫保密工作,保证档案的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