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
区;或有小阴影聚集;或有大阴影,但尚不够定为“Ⅲ”者。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
四、三期尘肺(代号Ⅲ)
1. 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mm , 短径不小10mm 。
2. 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的面积的总和超过右 上肺区面积者。
重大典型尘肺病赔偿事件
1、辽宁高速公路事件 2000年9月经浙江省职业病诊断 鉴定委员会对400名泰顺民工鉴定,196人在辽宁高速公路隧道 建设中患尘肺病,一期110人,二期71人,三期15人,法院判 2.0886亿元赔偿。
(1)、煤矿工人滑囊炎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露 于温度骤变,高湿,阴暗潮湿和不良工作体位 造成的。煤矿工人滑囊炎以井下工人为主,在 井下工人中又以辅助工人居多,如电工,水泵 工,运输工等。
(2)手臂震动病
是煤矿某些工种长期使用风钻掘进为主的职业病 之一。
(3)噪声聋:
主要见于露天开采的重型汽车驾驶员、井下开 采的放炮工、噪声严重的机械操作工。如掘进机, 皮带运输机,割煤机,装载机等。
1957年规定14种法定职业病;1987年修订为9类99种;2002 年修订为10大类职业病危害因素,115种职业病 ;2013年 12月23人国家卫计委新颁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为10大类 132种。
4、煤矿工人常见的职业病有
尘肺、煤矿工人滑囊炎、手臂振动病、噪声 聋、氮氧化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暑等。
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 范意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 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 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劳动者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 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教育。
第三十五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 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 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 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 或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
三、二期尘肺(代号Ⅱ) 1. Ⅱ:有总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
区;或有总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 个肺区。 2. Ⅱ+:有总密集度3 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
目前从医学角度来看,尘肺病是一种不可逆的职业病,尚 无特效治疗药及根治办法,但只要措施得当,尘肺病是完全可 以预防的。
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
一、无尘肺(代号O)
1. O:X线胸片无尘肺表现。
2. O+: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Ⅰ”者。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尘肺(代号Ⅰ)
1. Ⅰ:有总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到2个肺 区。
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
劳动者
政府监管部门
履行保护健康义务 主张健康权利
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煤矿安全规程》
(2016年版)
第六百六十三条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业人员上 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从业人员。
第六百七十一条 煤矿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煤业分公司《关于2019年强化瓦斯治理“一通 三防”工作作的意见》
(淮矿煤业安【2019】2号)
(三十一)切实做好综合防尘工作 坚持“源头治理、过程控制、个体防护、谁产尘谁治理”
的原则,落实各单位综合防尘主体责任。岩巷综掘必须使用除 尘风机,采煤机、综掘机必须采用高压外喷雾装置。所有煤层 必须进行煤尘注水可注性测试。充分利用抽采钻孔实施煤层注 水,实现“一孔三用”。对于可注水煤层必须进行煤层注水, 采煤工作面优先采用两巷顺层长钻孔超前注水措施,煤巷综掘 工作面推广采用迎头钻孔注水措施,实现综合防尘动态达标。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 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 上签章。
3、胸痛 尘肺病人常常感觉胸痛,胸痛和尘肺临床表现多无 相关或平行关系。部位不一,且常有变化,多为局限性。一般 为隐痛,也可胀痛、针刺样痛等。 4、呼吸困难 随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 少,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合并症的发 生可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
尘肺病的合并症:肺气肿、气胸、尘肺结核、呼吸系统感染、 肺癌、肺心病、呼吸衰竭。
业危害给从业人员带来各种职业病.许多职业病严重损害从业 人员的健康及劳动能力, 给从业人员,用人单位,国家造成巨 大损失。 三、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井下生产过程 中能生产大量粉尘,有煤尘、岩(矽)尘、水泥尘等,作业 人员长期在岩尘超标的环境中劳动,可能引起矽肺病 。
尘肺病简介 定义:尘肺病(pneumoconiosis)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
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2)大多数职业病目前还没有特殊 的治疗方法,还不能彻底消除疾病、恢复人体健康。(3)职业 病是人为的疾病,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群体的发病,但是控制 职业危害因素,能有效的降低其发病率,甚至消除职业病。
二、 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这些职
从业人员离开煤矿企业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 印件,煤矿企业必须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煤业分公司《关于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淮矿煤业安【2019】1号)
(二十一)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维护职工健康权 益。
坚持“源头治理、防治结合”原则,坚决防控职业病 危害。严格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职业病防 治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推进职业 病防控技术与装备应用,淘汰落后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
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噪声的破坏作用会更大。 2、在工业中,噪声会妨碍通讯,干扰报讯号的接收,进
而会诱发各类工业事故。
3、噪声会造成听力减弱或丧失。长时间暴露在强噪声中,听力只 能部分恢复,听力损伤部分无法恢复,会造成永久性0dB;中度噪 声性耳聋的听力损失值在40~60dB;重度噪声性耳聋的听力损失 值在60~80dB。 4、爆炸、爆破时所产生的脉冲噪声会造成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 全失去听力,此即爆震性耳聋。 5、噪声最广泛的反应是令人烦恼,并表现有头晕、恶心、失眠、 心悸、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
一、中国煤矿职业危害现状
我国职业的危害主要以粉尘危害为主, 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人数的 77%,职业中毒(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占 15%,其它职业病占8%。
据2005年的抽样检查,国有重点煤矿企业尘肺病的检 出率是6.1%,地方矿的检出率是6.72%,乡镇煤矿的 检出率是8.54%。
3、职业病的种类
1、尘肺病 及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 2、职业性皮肤病(9种) 3、职业性眼病(3种) 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铬等) (4种) 5、职业性化学肿瘤(60种) 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8、职业性传染病(5种) 9、职业性肿瘤(11种) 10、其他职业病(3种)
煤矿噪声性听力损害也非常严重,椐调查,在接噪的 煤矿工人中,中度以上听力损伤的检出率是11.5%, 噪声聋2.7%。
截止2013年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83.37万例, 其中尘肺病75.03万。近几年报告职业病例每年都在 2.6万例以上。
重点煤矿企业粉尘检测率90%左右,合格率为75.28%。 地方国有煤矿企业统计,粉尘检测率87% ~90%,合 格 率 达 到 83.55 % 。 乡 镇 煤 矿 企 业 粉 尘 检 测 率 35% ~ 70.24%。
2、 职业病的狭义概念 :由于社会保障的需要,每 个国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由国家和政府部门以 法律法规形式规定了职业病范围,称为法定职业病, 经确诊后,则享有政府规定的劳保待遇,即狭义的 职业病。在国家卫计委新颁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中列出10类132种法定职业病。
3、法定职业病的条件: 第一、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 第二、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 第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成劳动关系,个体劳 动不纳入职业病管理的范围。
(三十二)加强热害管理工作 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落实高温矿井机械降
温主体责任,采掘工作面必须进行高温预测,实现高温采掘工作 面及其他高温作业点机械降温“全覆盖”,杜绝因高温作业引起 的中暑事故发生。
“开胸验肺” 张海超
第二节 职业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职业病的特点: (1)职业病是由职业危害所引起,如接触粉尘、放射性物
国有重点煤矿大部分能定期组织接尘工人进行职业性 健康检查,但是体检率低,只有57%左右。地方煤矿 体检率仅30%左右,乡镇煤矿很少组织工人进行职业 性健康检查。
二、职业病概念
1、 广义的概念: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 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咳嗽 早期尘肺病人咳嗽多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进 展,病人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晚期病人多合并肺部感染, 均可使咳嗽明显加重。咳嗽与季节、气候等有关。 2、咳痰 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所引起的。 一般咳痰量不多,多为灰色稀薄痰。如合并肺内感染及慢 性支气管炎,痰量则明显增多,痰呈黄色粘稠状或块状。 常不易咳出。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 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 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