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1、试卷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本次考试试卷共两种题型:选择题,含25个小题,共计50分;材料题,含3个大题,共计50分。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试卷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分布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1-3单元。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命题依据初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选择题部分基础性较强,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材料题第28题对平行班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脉络有较强的理解,弄清历史事件背后的实质。
对于中学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平时对课本基本知识没有进行长期记忆背诵,在现有的知识储备和有限的理解力的基础上,要达到这个要求,比较困难。
(4)题目涉及分布合理,且重难点有所重复,且对历史事件的一一对应比较高,比如21题和24题都主要考察学生对近代化的理解。
二、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很多简单的选择题却失分严重。
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不审题,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可学生一眼看过去只选了一个正确的。
如选择题的第1、5、6、14、18等小题都是课本出现或平时练习过的基础知识,但错误的学生还比较多。
2、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较差。
随着能力考查的不断加强,取自于课外的史料也不断增多,阅读理解史料是解题的关键。
但在本次考试的材料分析题中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
3、对历史史实联系和分析概括能力还很缺乏。
例如材料分析题,很多学生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对比记忆的能力有待增强。
4、审题不认真。
(1)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
(2)选择题题主要考查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理解记忆知识的能力和前后联系的能力,但只要平时注意历史知识的,都能做出来。
(3)在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中,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内容及设问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而影响了得分
5、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学习习惯和态度亟待改善。
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简单滞后,以死记硬背为主,忽略学习过程,没有培养起历史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很多平行班学生平时基本知识学习不扎实,考前也不抽空复习,选择题失分率高,简单的答题得分率更低。
三、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而不是吊儿郎当、无所谓的态度。
认真听课、完成作业,注重最基本的学习过程。
通过这次考试,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本着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独立思维能力的目的,采取多种方式,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加强引导和教育,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试卷编制报告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