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遮挽、蒸融”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段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作品优美的语言,积累语言。
2、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读书自悟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它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的,朴实无华的歌词却直达人心底,一时间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大家都在感慨时间的流逝。
2、播放《时间都去哪了》
3、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歌?歌中触及到了一个问题,人们都熟悉,谁都说不明白的问题,那就是时间,时间都去哪了?
4、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描写时间的文章,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匆匆》。
5、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按作者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2、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作者用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是要说明什么?(2)紧接着作者提出了问题……这里的“日子”代表的是什么?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什么?指导朗读这部分内容。
3、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回答前面的问题时,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了。
正如作者所说“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请同学们算一算已经有多少日子从你手中溜走了。
为什么“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呢?(为时间的失去急得出汗,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流泪)
4、究竟时间是怎样溜走的呢?出示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
(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3)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在时候,时光又溜走了。
四、联系生活,深入理解
1、出示句子“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作者对过去的日子作了形象的比喻,“如轻烟”说明无影无踪;“如薄雾”说明很快消失。
2、“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3、“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
5、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是呀,时间这么的宝贵,我们真不应该让它白白地浪费啊!
那我们应该该怎么做呢?
6、我们和时间赛跑吧,那我们怎样和时间赛跑呢?说说你的想法。
7、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 我能做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五、巩固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推荐阅读:朱自清作品《荷塘月色》《背影》《绿》。
板书设计:
10 匆匆
日子一去不复返
飞逝
和时间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