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检验指导书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检验指导书

a.型式试验合格证(复印件);
b.总体布置图;
c.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d.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及安全开关示意图。
查阅资料
1.2*
安装单位应提供:
a.施工情况记录和自检报告;
b.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
c.安装过程中由使用单位提出、经制造单位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查阅资料
1.3*
改造(大修)单位除提供1.2项要求的内容外,还应提供改造(大修)部分的清单、主要部件合格证和型式试验报告副本、改造部分经改造单位批准并签章的图样和计算资料。
目测检查,必要时卷尺测量,纵深尺寸应从扶手带转向端端部算起。
4.3
自动扶梯的梯级或自动人行道的踏板或胶带上空,重直净高度不应小于2.3m。
目测检查,必要时卷尺测量
4.4*
如果建筑物的障碍会引起人员伤害时,则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在与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设置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之间,应在外盖板上方设置一个无锐利边缘的垂直防碰档板,其高度不应小于0.3m(扶手带中心线与任何障碍物之间距离不小于0.5m的除外)。
2.11
当暖气装置、扶手照明和梳齿板照明是单独供电时,各相应开关应位于主开关旁并有明显的标志。
外观检查,手动试验
2.12*
在驱动和转向站中应设置使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停止运行的停止开关,如果驱动站已设置了主开关,可不设停止开关。
停止开关的动作应能切断驱动主机电源,并使工作制动器制动。
外观检查,手动试验
查阅资料
1.4*
使用单位应提供注册登记和运行管理制度(如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钥匙使用保管制度等)资料以及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1.1、1.2和1.3项要求的资料,维修保养、常规检查的故障与事故的记录等)。
新增设备验收检验时仅核查运行管理制度。
查阅资料
2.






2.1
机房和转向站内至少应有一块为0.3m2,其较小一边的长度不少于0.5m的没有任何固定设备的站立面积。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检验指导书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必备仪器设备表
序号
仪器设备或计量器具
精度要求
备注
1
万用表
±2%
2
钳型电流表
±2%
3
转速表
±1Km/h
4
绝缘电阻测量仪
±1.5%
5
游标卡尺
0.02mm
6
钢直尺
1级
7
钢卷尺
1级
8
塞尺
1级
9
测温计
±2%
10
照度计
±5%
11
计时器
±1%
12
测力计
±0.6N
附加急停装置之间的距离;
a.自动扶梯不应超过15m;
b.自动人行道不应超过40m。
外观检查、手动试验
3.






3.1



3.1.1自动扶梯的倾斜角α不应超过30°,当提升高度不超过6m,额定速度不超过0.50m/s时,倾斜角α允许增至35°。
查阅资料,必要时测量并计算
3.1.2自动人行道的倾斜角不应超过12°。
进行模拟试验。
2.






2.20*
制动系统供电的中断至少应有两套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这些装置可以中断驱动主机的电源,如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停车以后,这些电气装置中的任一个还没有断开,应不能重新启动。
1、检查电气原理图是否符合要求。
2、人为按住其中一个主接触头不释放、停车,检查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是否重新启动。
目测检查,必要时测量。
3.2.2倾斜角大于6°的自动人行道,其上部出入口的踏板或胶带在进入梳齿之前或离开梳齿之后,应至少有一段0.4m长,最大倾角为6°的运行距离。
目测检查,必要时测量并计算
3.2.3对踏板式自动人行道,离开梳齿的踏板前缘和进入梳齿的踏板后缘,至少应有0.4m以上的一段不改变角度的距离。




7.1*
在扶手带入口处应设手指和手的保护装置,并应装设一个使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自动停止运行的开关,且灵活可靠。
1、检查扶手带入口处是否设手指和手的保护装置及安全开关;
2、手动试验。
7.2*
如有异物卡入梯级、踏板或胶带与梳齿板之间,且产生损坏梯级、踏板、胶带或梳齿板支撑结构的危险时,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应停止运行。
2、开关上是否有明显的运行方向标识。
3、操作开关,检查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运行方向是否与标识一致
2.25*
紧急停止装置应设置在位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出入口附近的、明显而易于接近的位置。
外观检查、手动试验
2.26*
对于提升高度超过6m的自动扶梯或使用区段长度超过40m的自动人行道,应增设附加急停装置。目测检查,必时卷尺测量4.相邻区域
4.1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及其周边,特别是在梳齿板的附近应有足够和适当的照明,室内或室外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出入口处的光照度分别至少为501X或151X。
用照度计置于出入口的地面上测量
4.




4.2
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出入口应有充分畅通的区域以容纳乘客。该畅通区的宽度至少等于扶手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纵深尺寸至少为2.5m。如果该区宽度增至扶手带中心距的两倍以上,则其纵深尺寸允许减少至2m。
目测检查,必要时直尺测量
5.4
护壁板之间的空隙不应大于4mm,其边缘应呈园角或倒角状。
目测检查,必要时直尺测量
5.5
允许采用玻璃做成护壁板,护壁板应是单层安全玻璃(钢化玻璃),玻璃的厚度不应小于6mm。
目测检查,必要时直尺测量
5.6
围裙板应是十分坚固、平滑、县是对接缝的。但是,对于长距离的自动人行道,在其跨越建筑伸缩缝部位的围裙板的接缝可采取其他特殊连接方法来替代对接缝。
目测检查,必要时卷尺测量
2.4
分离机房、驱动和转向站以及固定式控制柜(屏)在需要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的地方,应有一个底面积至少为0.5m×0.6m的自由空间。
目测检查,必要时卷尺测量
2.5
如果转动部件易接近或对人有危险,应设置有效的防护装置,特别是必须在内部进行维修工作的驱动站或转向站的梯级和踏板转向部分。
目测检查,必要时卷尺测量
2.2
当主驱动装置或制动器装在梯级、踏板或胶带的载客分支和返回分支之间时,在工作区段应提供一个适当的接近水平的立足平台,其面积不应小于0.12m2,最小边尺寸不小于0.3m。
目测检查,必要时卷尺测量
2.3
分离机房,驱动和转向站以及固定式控制柜(屏)前要有一个宽度不小于0.5m,深度为0.8m的自由空间。
2、电路电压不大于60V时,应用250V兆欧表测量。
2.15*
零线和地线应始终分开。
1、将主电源断开,在进线端断开零线,用万用表检查零线和地线之间是否连通。
2、每一单独设备的接地线必须直接接至接地干线上,不得互相串接后再接地。
2.16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应设断相保护装置。
断开主开关,在电源输入端分别断开各相电源,再闭合主开关检查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是否启动。
外观检查
2.6
分离机房、各驱动和转向站的电气照明应是永久性的和固定的。在金属结构内的驱动机房、转向站以及机房中的电气照明装置,应为常备的手提行灯。
外观检查
2.7
分离机房、驱动和转向站的每一处应配备一个或多个2P+PE型电源插座
外观检查
2.8*
在驱动主机附近,转向站中或控制装置旁,应装设一只能切断电动机、制动器释放装置和控制电路电源的主开关。
目测检查,必要时直尺测量
5.2
扶手装置应没有任何部位可供人员站立;应采取措施阻止人们翻越扶手装置,以免除跌落的危险。
检查在扶手装置两侧上、下边区段内是否已设立了与扶手装置平行或垂直的,阻止人们翻越扶手装置的栏杆或其它类似设施。
5.3
朝向梯级、踏板或胶带一侧扶手装置部分应是光滑的。其压条或镶条的装设方向与运行方向不一致时,其凸出高度不应超过3mm,应坚固且具有园角或倒角的边缘。围裙板与护壁板之间的连接处的结构应使钩绊的危险降至极小。
2.21
能用手释放的制动器,应由手的持续力使制动器保持松开的状态。
手动试验
2.22
如提供手动盘车装置,该装置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不允许采用曲柄或多孔手轮。
外观检查,手动试验
2.23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启动(或当启动是自动时,由一个使用者经过某一点时使之自动启动,投入有效运行),应只能由指定人员才能操作一个或数个开关来实现。
13
放大镜(20倍)
14
线锤
15
常用电工工具
16
便携式检验照明灯
17
便携式测距仪
±1.5mm
选用
18
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
水平<1%;重直<5%
选用
19
便携式磁粉探伤仪
A1试片
选用
20
照相机
选用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检验
项目
项目
编号
检验内容与要求
检验方法
1.




1.1*
制造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和文件:
拆下梳齿板中间部位的梳齿,用工具使梳齿板向后或向上移动(或前后、上下),检查安全开关是否动作,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是否启动。
7.3*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应配备速度限制装置,使其在速度超过额定速度1.2倍之前自动停车,同时切断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电源。(如果交流电动机与梯级、踏板或胶带间的驱动是非摩擦性的连接,并且转差率不超过10%的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