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科学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
D、“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空员送人太空。
5、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水调歌头.游泳》是抒发豪情壮志,歌颂祖国建设的革命浪漫主义的典范。
B.郭沫若的《炉中煤》用比喻的手法倾吐了对祖国深切的眷恋,感人至深。
C.舒婷的《致橡树》个性鲜明的表现了对爱情的独到见解。
D.《再别康桥》作者闻一多,以轻盈柔美的韵律,歌咏康桥迤逦迷人的风光,抒发对母校的一片情深。
二、阅读下面材料后回答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人类正面临生物入侵威胁,我国每年损失数百亿元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散到一个新的地区,在新的区域里,其后代可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
如何防止和抵御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各国科学家们密切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关于生物入侵的历史可追溯到很久以前,但对生物入侵的研究历史并不很长。
1958年爱尔通出版了《动植物入侵的生态学》一书,才奠定了入侵生物学的基础框架,并预见到生物入侵的数量和危害程度会大量增加。
全球入侵物种计划(GISP)是1997年建立的。
它是应80个国家和联合国代表的共同要求而成立,专门应对生物入侵的国际组织。
事实上,近十年来有关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危害的报告引起了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据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的调查,在美国印第安那州低收入的公寓楼内,约50%的公寓有德国小蠊危害。
我国也同样如此,20世纪中期被称为“洋蟑螂”的德国小蠊入侵我国,如今已成为城市主要害虫。
前两年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蔓延后影响多种本土植物物种的生存。
今年,上海又首次发现原产美洲,卵有剧毒且又凶猛的雀鳝淡水鱼,幸好专家表示雀鳝淡水鱼不适合在上海地区的水温第 1 页共 6 页和水质等自然条件下生存繁衍。
生物入侵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
据1999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签发总统令时提到,按照一些专家的估计,生物入侵每年对美国造成的损失高达1230亿美元。
而我国,据2002年报告,仅11种主要入侵生物每年所造成的损失即高达574亿元,生物入侵所造成的总体损失可能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我国生物学家徐汝梅认为:20世纪50年代,人们意识到化学污染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
而从90年代后,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所面对的另一巨大威胁——生物入侵。
可以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及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货物及人员在全球各地区间快速、大量流动,自然会给作为载体的外来生物提供广阔的迁移空间和异地入侵的环境。
显而易见,如今人类正面临生物入侵的全球性的挑战。
虽然生物入侵有一个复杂的链式过程。
但一个新的入侵生物,一旦被发现对某地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时,说明它已经在该地区扎住了根,再想消灭它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正如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黄勇平博士说的那样:防范生物入侵是一项保障国家环境生态安全的大问题,涉及现代化农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等许多内容。
全球入侵物种计划的国际组织(GISP)研究表明,对于生物入侵,预防比控制其爆发更为可行,也更为经济。
在生物入侵的链式过程中,抓住早期关键环节,即从入侵对象的引入到建立种群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监控,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下列对“生物入侵”概念的理解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A.“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B.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许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来到异国他乡,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了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纷纷凋零甚至灭绝。
这就是生物入侵。
C.“生物入侵”是某个物种在某个生态系统中原来没有这个物种,是通过人为有意或者无意地从其他生态系统中引入到这个生态系统中。
D.以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全球入侵物种计划(GISP)是1997年建立的。
它是应80而成立,专门应对生物入侵的国际组织。
B.1958预见到生物入侵的数量和危害程度会大量增加。
C.生物入侵问题虽然在众多国家已经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危害的报告并没有引起众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D.有害生物入侵我国也很严重:20世纪中期被称为“洋蟑螂”的德国小蠊入侵8、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物入侵给我国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 据2002年报告仅11损失即高达574亿元,生物入侵所造成的总体损失可能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B.速、大量流动,自然会给作为载体的外来生物提供了广阔的迁移空间和异地入侵的环境。
C.生物入侵有一个复杂的链式过程,一个新的入侵生物,大影响时,说明它已经在该地区扎住了根,再想消灭它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D.的、科学的监控,就能起到完全抵制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的作用。
第 2 页共 6 页9—12题。
(10分)绵绵土牛汉踏上塔克拉玛干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不要以为沙漠是苍茫而干“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字典里查不到,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就像谷子是从土里长出来一样接生的仙园“只有土能洗掉”她常常说这句话。
我们那里的老人们都说,人间是冷的,出世的婴儿当然要哭闹,但我长到五六岁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厮混。
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边,小声的说:“限你两天扫一罐子绵绵土回来。
”她叮咛我一定要扫聚在窗棂上的绵绵土,“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净土,别处的不要。
”我当然晓得。
连麻雀都知道用窗棂上的绵绵土扑棱棱地清理它们的羽毛。
两三天后我母亲生下了我的四弟。
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躯,红润润的,是绵绵土擦洗那么红的。
他的奶名就叫“红汉”。
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
它是从远远的地方飘呀飞呀地落到我的故乡的。
现在我终于找到了绵绵土的发祥地。
我久久的伏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软的沙土,百感交集,悠悠然梦到了我的故乡,梦到了与母体一样温暖的我诞生在上面的绵绵土。
我相信故乡还有绵绵土,但孩子们不会再降生在绵绵土上了。
我祝福他们,我写的是半个世纪前的事,它是一个远古的梦。
但是我这个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对故乡绵绵土的眷念之情。
原谅我这个痴愚的游子吧。
9、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2分)10、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以踏上大沙漠,就会“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2分)11、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关键词语。
(2分)12、作者年轻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第 3 页共 6 页14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7题。
(12分)石钟山记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①,北音清越,桴②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③,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④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⑤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⑥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①函胡:通“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桴:鼓槌。
③栖鹘:宿巢的老鹰。
⑤涵澹澎湃:波浪激荡。
13、对下列文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①微风鼓浪鼓:振动,这里有激起的意思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虽:连词,即使。
B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徐:慢慢地。
②自以为得之矣以为:认为。
C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往,赴,动词。
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危险。
D ①至莫夜月明莫:同“暮”,傍晚。
②空中而多窍窍:窟窿。
1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2分)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②送之至湖口③徐而察之④汝识之乎⑤周景王之无射也A.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各不相同。
15、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 )(2分)A.今以钟磬置水中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得双石于潭上16、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李渤的观点有所怀疑。
B想要放弃此次行动,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C之声。
这和郦元的看法倒颇为接近。
D“臆断其有无”的道理。
17、翻译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4分)(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2分)(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2分)五、诗歌鉴赏及默写。
(10分)第 4 页共 6 页4. 流星雨如下雨一般。
(3)、应用文修改(共3分)。
儿子:因单位有事,我要去单位一趟,大约两小时以后回来。
饭菜在冰箱里,你自己拿出来用微波炉加热一下再吃。
此致敬礼!妈妈即刻20、这是一张因为而写的。
(1分)21、文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2分)七、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人生的历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期待。
期待,立足于现实,也包含着人们的憧憬;在一定意义上,成就了人们真实丰富的生活,又在更深层面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新生活的选择。
第 5 页共 6 页第 6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