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危险区域及进入危险区域注意事项

公司危险区域及进入危险区域注意事项

公司危险区域及进入危险区域注意事项
区域一:各类配电及电控室,如重卷机、横切机、分卷机、拉弯矫电控室、10千伏配电室、轧机电控室、炉前配电室、生产循环水配电室等。

易引发的事故:触电、火灾、爆炸、
注意事项: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严禁擅自触碰、操作设备。

严禁跨越或擅自打开各种防护栏。

必须与带电设备保持0.7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在带电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皮卷尺和线尺(夹有金属丝者)进行测量作业。

区域二:液化气间
易引发的事故:中毒、火灾、爆炸
注意事项:
非运行管理人员严禁入内。

严禁擅自触碰、操作液化气间的设备。

严禁携带火种和穿带鞋钉的鞋进入液化气瓶间。

进入液化气间前,应先开门通风,并将两边门扣钩好,确保室内处于良好的通风状态。

液化气间及其周围10米内严禁烟火,动火需按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执行。

严禁在液化气间使用移动电话。

严禁用金属、石头等互相敲击,或敲击容器及管道
区域三:熔炼炉、保温炉、铝液流槽、铸轧机附近
易引发的事故:烫伤、铝液与水混合爆炸、铸嘴及轧辊爆炸
注意事项:
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禁止穿越行走在高温铝板、流槽下方。

禁止触摸炉体、流槽、铝卷、轧辊等高温物体。

禁止在危险区域内用水。

禁止在铸轧机出卷侧长时间逗留。

区域四:储油罐区、地下轧制油库
易引发的事故:火灾、爆炸
注意事项:
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油库区域。

油库管理员应当定期检查油库安全状况,油库区域的抽风系统、灭火系统、便携式灭火设备应时刻保持良好状态;地下油库在喷射二氧化碳后必须及时抽净库内残留的二氧化碳,确认安全后方可允许其他工作人员进入。

工作人员(除油库管理员外)进、出油库区域都必须如实登记名字、入库时间、出库时间、入库事由等内容,接受油库管理员对携带物品的检查,并在管理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油库区域。

严禁携带火柴、打火机、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等物品等进入油库区域。

严禁在油库区域内使用无线通信设备。

严禁穿底面带铁钉或铁块的鞋子、化纤材料服装进入油库区域。

油库区域内严禁吸烟,严禁擅自开展动火作业。

如必需动火的,必须在办理动火工作票并得到批准、搞好安全措施后在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下进行。

油库区域内严禁使用在作业中会伴随火花产生的电动设备。

进行注油、卸油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穿防静电的工服装、鞋子。

油库区域内不得使用塑料桶、塑料管等易产生静电的设备进行注油、卸油作业。

油库区域内不得脱、换或使劲拍打衣裤,不得用梳子进行梳头。

油库区域内使用物品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敲打、撞击、刮擦、抛掷物品。

严禁擅自更改、安装、接用油库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及线路。

区域五:晶粒度化验室
易引发的事故:强酸碱烧伤
注意事项:
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严禁擅自触碰、鼻闻、口尝危化品或被检品等。

严禁擅自摆弄化验设备。

工作时,必须严格佩戴防酸碱工作服、手套、鞋帽、防毒面具等劳动防护用品,严格遵守危化品安全操作规程。

区域六:铝渣间
易引发的事故:烫伤、尘肺病、中毒
注意事项:
不得随意触摸铝渣;
严格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如阻燃鞋、阻燃服装、阻燃手套、防尘口罩或防毒面具等。

区域七:压延车间
易引发的事故: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
注意事项:
严禁吸烟;
严禁擅自开展动火作业;
严格按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非机电人员禁止擅自操作机电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