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对黄芩苷提取效果的影响。
具体内容摘要如下:使用超声波法从干燥的黄芩根中提取黄芩苷,提取过程分别采用不同的提取溶剂,不同提取溶剂选择水、60%乙醇、60%甲醇为实验材料。
分别提取出黄芩苷粗品后,对提取出来的黄芩苷粗品进行分离纯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黄芩苷的浓度和质量进行测定,从而测出每种溶剂中黄芩苷的提取率,然后对三种不同溶剂的提取率进行分析和比较,分析不同提取溶剂对黄芩苷提取效果的影响,以确定提取黄芩苷可使用的最佳的提取溶剂。
通过实验分析黄芩苷的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甲醇次之,最后为水。
关键词:黄芩苷;黄芩根;不同溶剂;超声波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 lot of literatures,we studied different extraction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extraction solvent. Specific summary as follows:extract baicalin from the root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with ultrasonic wave extraction , baicalin extraction process using different extraction solvent, we choose methanol 、ethanoland、water as the extraction solvent. When the baicalin are extracted, w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them from compound. Baicalin were analysed and determined by UV Spectrophotometry .We also worked out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baicalin and made a comparation among different extraction efficiency. Finally we confirmed that ethanol is the best extraction solvent,the second is methanol,the last one is water.Key Words:Baicalin;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g; Ultrasonic wave extraction; The root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Different extraction solvent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概述 (1)1.2黄芩中的化学成分 (2)1.2.1黄酮和黄酮醇类 (2)1.2.2挥发油类 (2)1.3黄芩的临床应用 (2)1.4黄芩苷的理化性质 (2)1.5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3)1.5.1抗氧化 (3)1.5.2 抗菌及抗病毒 (3)1.5.3 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 (4)1.5.4 其它 (4)1.6黄芩苷的提取方法 (4)1.6.1 水煎煮法 (4)1.6.2 微波提取法 (4)1.6.3 超声波提取法 (5)1.7黄芩苷的分离纯化方法 (5)1.8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5)1.9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6)第二章不同溶剂提取黄芩苷 (7)2.1超声波提取原理 (7)2.2实验部分 (7)2.2.1 以水为提取溶剂 (7)2.2.2 以60%乙醇为提取溶剂 (8)2.2.3 以60%甲醇为提取溶剂 (9)第三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黄芩苷含量 (11)3.1实验仪器与试剂 (11)3.2实验部分 (11)3.2.1 黄芩苷标准溶液的制备 (11)3.2.2 测出所测溶液吸光度 (12)3.3实验结果及讨论 (12)结论 (14)参考文献 (15)附录 (16)致谢 (20)第一章绪论1.1概述黄芩又名香水草、山茶根、土金茶根、空心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植物,是一种药用植物且药用效果较好,受到中药方面学者的青睐,研究发现,其药用成分主要存在于根部,主根长大,略呈圆锥状,外皮褐色。
经过十几年的辛苦努力,学者们已从黄芩中分离得到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等,还有甾醇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和氨基酸等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被确认为是最主要的药用有效成分。
黄芩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曰:“圆者名子芩为,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
苏颂《本草图经》谓:“今川蜀、河东、陕西近郡皆有之,苗长尺余,茎干粗如箸,叶从地四面作丛生,类紫草,高一尺许,亦有独茎者,叶细长青色,两两相对,六月开紫花,根如知母粗细,长四五寸,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以上所述植物形态与今所用黄芩基本一致。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为清凉解热药。
主治肺热咳嗽,血热妄行,湿热下痢,胎动不安,动脉硬化,高血压,植物神经官能症等症。
黄芩产于河北、辽宁、山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我国大约有一百多种植物属于黄芩属,根可入药的只有十多种,药用疗效较好的有粘毛黄芩(内蒙,山西,河北,山东)、丽江黄芩(云南)、滇黄芩(云南,四川)、甘肃黄芩(甘肃)、川黄芩(四川)等【1】黄芩生长于石砾质或粘土质山坡、山顶草地、丘陵坡地、草原。
常见于较干旱的荒山坡、土岗以及草原型石砾质山地阳坡。
黄芩喜温和气候,喜光,耐旱,怕水涝、耐寒,成株地下根部能耐30℃低温。
适宜于中性或偏碱性、土质疏松、肥沃土壤生长。
在低洼积水或雨水过多的地方生长不良,易造成烂根死亡1.2 黄芩中的化学成分1.2.1 黄酮和黄酮醇类黄酮类成分为黄芩中的主要的化学成分,从黄芩中获得黄酮和黄酮醇类化合物四十多种,最主要的黄酮类成分有黄芩苷(Baicalin)、黄芩素(Baicakin)、汉黄芩苷(Wogonoside)和汉黄芩素(Wogonin)、黄芩新素I、II、去甲汉黄芩素、7-甲氧基黄芩素、7-甲氧基去甲汉黄芩素。
其中黄芩苷作为黄芩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在黄芩植株根、花、叶、茎等器官中均有分布,但含量上却有明显差异,其中根部的黄芩苷含量最高,其次是花、叶、茎。
【2】因此,黄芩苷主要分布在根中,本试验所用原料为黄芩的根部。
1.2.2 挥发油类杨得坡等利用气相一质谱联用方法对中药黄芩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鉴定了19种挥发性成分,17种为首次发现,其中烯类成分有旷藿香烯、愈创木烯、异戊二烯等,酮类成分有薄荷酮、番薄荷酮等,酯类成分有癸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酸二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己酯等。
其中异戊二烯是植物次生代谢过程中合成萜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一般来说,在植物体内很难发现其存在,另外邻苯二酸酯(26.1%)则是赛璐璐和化妆品工业常用的活性物质【3】。
1.3 黄芩的临床应用1. 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
2. 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以及热毒疮疡等。
此外,本品又有清热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动不安,常与白术、竹茹等配合应用。
1.4 黄芩苷的理化性质黄芩苷主要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结构式如下图黄芩苷为淡黄色针晶体,熔点为223-225℃,[α]18D+123℃(c=0.2,吡啶-水);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中,可溶于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但在碱液中不稳定,渐变暗棕色,微溶于热冰醋酸,难溶于甲酸、乙酸、丙酮,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等。
1.5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黄芩苷(Baicalin)的生物活性非常显著,不但具有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并且还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能。
在临床医学上已占有重要地位。
除此以外,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也可以应用于化妆品的生产中。
1.5.1 抗氧化由于黄芩苷能清除羟自由基和烷自由基,因此可抑制由他们引起的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以及卵磷脂体代谢和对抗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损伤,即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1.5.2 抗菌及抗病毒黄芩苷在低于细胞毒浓度时可抑制T细胞和艾滋病毒,在HIV—1被细胞开始吸附时可阻止其复制,也可干扰HIV—1攻击靶细胞,因此黄芩苷具有抗HIV—1病毒的作用。
另外黄芩苷的抗菌谱十分广泛,它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链球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程国强等以临床眼科常见病原菌为实验菌种,研究黄芩苷的体外抗菌作用,得出黄芩苷对所有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和杀菌作用【4】。
熊英对黄芩苷抗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其在体外抗白念珠菌的作用较强。
【5】总之,黄芩苷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1.5.3 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张家庆等研究发现黄芩苷对醛糖还原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刘长山经过研究也发现黄芩苷能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有助于早期糖尿病的治疗。
【6】1.5.4 其它黄芩苷还有镇静、解热、保肝利胆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肝炎,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及慢性肝炎均有疗效,并对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神经等系统均有保护作用。
1.6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1.6.1 水煎煮法水煎煮法是提取中药成分的最古老的方法,即将原料加水煎煮取煎出液的方法。
此法能够提取植物中的大部分有效成分,且简单易行,只需将一定量的药材粉碎后,置于适宜的煎煮器中,加水浸没药材,反复煮沸,每次1-2小时,然后分离煎出液,每次分离出的煎出液合并到一起即可。
此法优点是简单易行,对提取仪器没有要求,在水浴锅或电炉上均可进行。
缺点是煎出液杂质多,后处理复杂,煎煮时间长,浪费时间,提取率低。
1.6.2 微波提取法微波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KMHz的电磁波,即波长在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
通过微波来实现提取、干燥剂灭菌等的方法称为微波法。
微波法提取的原理:微波能够对物料进行立体的并且是穿透性的加热。
在微波场中,由于各种物料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得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份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物质内部产生能量差,被萃取的物质得到足够的动力从体系中分离。
微波法提取的优点是没有高温热源,消除温度梯度,大大提高了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还能有效保护物料中的有效成分,而且节省提取时间,只用几分钟就可完成提取过程。
【7】1.6.3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指频率高于20KHz,人的听觉阈以外的声波。
超声波能够在提取溶剂中产生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通过增大溶剂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大溶剂的穿透力以提取植物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