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案2

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案2

1、编制依据1、重庆世纪城A区B组团施工组织设计2、重庆世纪城A区B组团施工图纸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95)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87)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J119-88)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95)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504-2002)10、《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2、工程概况2.1重庆世纪城A区B组团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尨洲湾新区,西临龙海大道,交通便捷。

总建筑面积.16平方米。

地下室一层战时为人防地下掩蔽室,住宅之间为地下车库。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26层以上)、四级(26层以下),±0.00以上砼结构环境类别一类,地下室及屋面露天构件砼机构环境类别二类a。

基础形式: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及人工挖孔桩。

主体结构:剪力墙短肢结构2.2施工各部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见表2-1)砼强度等级概况表表2-23、施工部署3.1施工总部署由于本工程工期紧张,只有充分协调好结构期间的施工才能保证工期,而混凝土泵送又是结构施工中保证混凝土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关键工序。

为3.2施工流水段的划分3.3施工方法3.3.1基础垫层及基础底板采用混凝土汽车输送泵;3.3.2墙体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输送地泵及布料杆,汽车输送泵配合使用;3.3.3楼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输送地泵及布料杆,塔吊运输配合。

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学习图纸、工程规范、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图集,加强对方案可行性的研讨,掌握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明确施工部位及质量标准。

4.1.2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对操作人员开交底会,进行上岗前培训,对方案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施工部位、施工工序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并对操作者进行书面交底。

4.1.3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员及其岗位职责,要认真执行质量“三检制”检验制度,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消除质量、安全事故。

4.1.4做好交接检,双方工长签字认可,工长做好施工日志,资料员做好每日现场的技术资料整理工作。

4.2机具准备混凝土输送泵、输送管和配件、布料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插入式振捣器、木抹子、长抹子、水管。

根据施工现场的楼体的几何形状及施工现场及区内道路的特点,混凝土输送泵的布置力求距离浇筑地点近,便于配管,混凝土运输也方便。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使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能在泵料斗处连续交替卸料,混凝土输送泵布置在施工现场及施工道路较开阔处。

4.2.1混凝土输送泵的选择4.2.1.1混凝土输送管水平长度的确定(见表4-1)表4-1本工程建筑高度为96.30m,泵管径取为125mm,换算成最大水平输送距离约为:L=96.30×4+9×5+20=450.2m4.2.1.2混凝土输送泵的最大水平输送距离ΔP H=2[K1+K2(1+t2/t1)V2]α2/r0K1=(3.00-0.01S1)·102=(3.00-0.01×180)·102=120(Pa)K2=(4.00-0.01S1)·102=(4.00-0.01×180)·102=220(Pa/m/s)ΔP H=2[120+220×(1+0.3)×2]×0.9/0.0625=19929.6(Pa/m)L max = P max/ΔP H=9×106/19929.6=451.6m式中:L max——混凝土输送泵的最大水平输送距离(m);P max——混凝土输送泵的最大出口压力(Pa);取9Mpa;ΔP H——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Pa/m);R0——混凝土输送管半径(m);K1——粘着系数(Pa);K2——速度系数(Pa/m/s);S1——混凝土坍落度(mm);t2/t1——混凝土泵分配阀切换时间与活塞推压混凝土时间之比。

一般取0.3;V2——混凝土拌合物在输送管内的平均流速(m/s);取2 m/s;α2——径向压力与轴向压力之比,对普通混凝土取0.90。

4.2.1.3混凝土输送泵的泵送能力验算(1)L<L max,即450.2m<451.6m。

说明混凝土的输送管道的配管整体水平换算长度小于最大水平输送距离。

(2)ΔP=0.1+0.1×44.10/5+0.10×5+0.2+2.80=4.482MPa<9MPa;说明混凝土泵送与泵体的换算压力损失小于混凝土泵出口压力。

4.2.1.4混凝土输送泵台数的确定本工程选用1台HBT80-16-181RS柴油泵。

根据混凝土浇筑的数量和混凝土泵单机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和施工作业时间,按下式计算:N2=Q/(Q1·T)N2=1600/(44.2×48)=0.75式中:N2——混凝土输送泵数量(台);Q——混凝土浇筑数量(m3);以基础底板砼量计算1600m3;Q1——每台混凝土输送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Q1= Q max·α1·η=80×0.85×0.65=44.2m3/h;Q max——每台混凝土输送泵的最大输出量(m3/h)(HBT80);T——混凝土输送泵施工作业时间(h)。

4.2.2输送管及配件4.2.2.1管道:常用的有硬管和软管两种。

硬管由钢、铝或硬塑料制成,而软管由金属丝绕制的橡胶软管。

固定管路中采用硬管,在移动或弯曲较多的路段采用软管。

4.2.2.2管道及配件的安装走向:要求管线要直、转弯要缓、接头严密、避免向下倾斜。

本工程泵管管径选用125mm,长度为2m、3m、4m 等规格。

4.2.2.3管道的接驳:管道的接驳要保证在泵送压力下不漏浆、不漏水、能快速装、拆,能适应浇筑工作的连续性,便于在堵塞时急速拆换。

接驳方式本工程采用凸缘加密封垫圈封口,接头紧固件方法。

4.2.2.4管道的固定:混凝土输送泵的固定,要求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

水平管要求每隔两至三根管,用支架、台垫、吊具等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垂直管固定在楼板预留孔处,预留孔处应用木塞子将泵管固定紧;垂直管下端的弯管,不能作为上部管道的支撑点,应设置钢支撑承受垂直管的重量;泵管转弯处均应用架子固定。

4.2.3布料装置由于泵送混凝土输送量大而且要求连续,为便于拌合物灌入浇筑点,应在端部设有布料装置。

本工程布料杆选用固定布料杆人工布料。

布料杆由塔吊吊至操作面上并与由架子管支设的固定支架固定。

4.2.4罐车数量的确定N1=Q1(60L1/S0+T1)/60V1N1=40×(60×15/50+30)/(60×6)N1=5.3≈6(台),取7台。

式中:N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台);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Q1= Q max·α1·η=80×0.85×0.65=44.2m3/h;Q max——每台混凝土输送泵的最大输出量(m3/h)(HBT80);α1——配管条件系数,取0.8~0.9;η——作业效率,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混凝土输送泵供料的间断时间,拆装混凝土输送管和供料停歇情况,可取0.5~0.7;V1——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m3);S0——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km/h);L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km);T1——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min)。

4.3劳动力安排劳动力准备计划表4-24.4 材料要求及准备4.4.1粗集料:本工程建筑高度为44.10m,泵送高度小于50m,泵管选用125mm,为防止石子粒径过大引起管道堵塞。

所以碎石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选用为不宜大于1:3,对卵石不宜大于1:2.5。

粗集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的盥洗表4-3本工程泵送混凝土的粗骨料选用碎石或卵石均可,但粗集料的级配、粒径和形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可泵性影响也很大,级配良好的粗集料空隙小,对节约砂浆和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起很大作用。

为使混凝土拌合物在泵送过程中顺利通过管道、不离析、不泌水、不堵塞,具有足够的匀质性和胶结能力,要求粒径为5~25mm,含泥量不大于2%,级配连续,针片状颗粒含量控制在10%以内。

4.4.2细集料:细集料对混凝土拌合物可泵性的影响比粗集料大得多。

混凝土拌合物所以能够在输送管中顺利流动,是由于砂浆润滑管壁和粗集料悬浮在砂浆中的缘故。

因而要求细集料有良好的级配。

细骨料选中砂,砂率控制在38%~45%,含泥量不大于5%,通过0.315筛孔的砂不少于15%。

4.4.3水泥:水泥品种对混凝土的可泵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本工程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

4.4.4水: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或饮用水。

4.4.5外加剂和掺合料:用于混凝土的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引气剂和膨胀剂。

减水剂:本工程选用天字303减水剂,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使水泥的水化产物形成的絮凝结构分散开来,使包裹的游离水释放,掺量有搅拌站确定。

引气剂:引气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引进直径为0.05mm的微气泡,依附在砂率周围起到“滚珠”的作用,改变混凝土的流动性。

膨胀剂:本工程基础抗渗混凝土选用UEA膨胀剂,掺量由搅拌站确定,要求混凝土抗渗等级达到P8。

外掺料:粉煤灰是一种表面圆滑的微细颗粒,掺入混凝土拌合物后使流动性显著增加,粉煤灰具有活性的水硬性材料特性,能够与水泥析出的氢氧化钙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胶结材料,掺量由搅拌站确定。

4.5作业条件4.5.1模板和支承的检查由于泵送混凝土施工浇筑速度快,混凝土拌合物对模板的侧压力大,验算模板侧压力:根据《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一: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

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T C混凝土重力密度:T C=24KN/m3t0新浇筑混凝土初凝时间:t0=4h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V=3m/hβ1外加剂影响修正:β1=1.0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β2=1.15H墙体高度:H=2.7m由公式:F1 =0.22γc t0β1β2V1/2=0.22×24×4×1.0×1.15×31/2=42.07KN/m2由公式:F2 =γc H=24×2.9=69.60KN/m2取两者中较小值,即F1=42.07 KN/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