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2014年4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2014年4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进犯,在一些边塞处广种
A.杨树B.柳树
C.榆树D.松树
2.敬顺昊天的宗教的现实功用是
A.尧舜禅让B.和合五教
C.绝地天通D.敬授民时
3.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
A.八王之乱B.董卓之乱
C.永嘉之乱D.安史之乱
4.《神灭论》的作者是
A.萧子显B.陶弘景
C.慧琳D.范缜
5.1291年到达泉州的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名为
A.利玛窦B.鄂多立克
C.马可波罗D.孟德高维诺
6.元朝称汉族读书人为
A.书生B.学士
C.儒士D.儒生
7.徐光启的名作是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D.《授时通考》
8.清朝的税制改革为
A.募役法B.初税亩
C.租庸调法D.摊丁人亩
9.乾嘉学派的创始人是
A.黄宗羲B.顾炎武
C.王夫之D.雎景臣
lO.不属于
...行旅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是
A.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B.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
C.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传承D.迁徙定居的习俗传承
11.不属于
...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的是
A.生产互助 B.生活互助
C.民主自治D.进香朝拜
l2.“闰月”的概念源自
A.回历B.泰历
C.藏历D.阴阳合历
13.造纸术在公元8世纪传到
A.东南亚国家B.中东阿拉伯国家
C.欧洲D.美洲
14.不属于
...传统社会礼与俗关系的是
A.礼从宜,使从俗B.因俗制礼
C.齐之以礼D.化民成俗
15.不属于
...《周礼》列入吉礼祭祀的是
A.天神祭祀B.皇族祭祀
C.地祗祭祀D.人鬼祭祀
16.冠礼的年龄一般在
A.16岁B.17岁
C.18岁D.19岁
17.孔子研究的“六经”变成“五经”是因为《乐》的失传.表明失去文化特征中文化的 A.事象B.事类
C.产物D.载体
18.中国能归属的语系之一是
A.阿尔泰语系B.高加索语系
C.乌拉尔语系D.德拉维达语系
19.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的基本点是
A.保障权利B.语文平等
C.改革文字D.双语教学
20.属于汉字的造字方法的是
A.词根B.指事
C.前缀 D.后缀
21.未被称为汉语“域外方言”的是
A.泰国语B.越南语
C.朝鲜语D.日本语
22.将前一语言片断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段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种修辞格是 A.对偶B.顶真
C.回文D.析字
23.哪一种不是
..因汉语汉字形成的中国文学在形式上的特点
A.形式整齐B.平仄抑扬
C.节奏调配D.重音分明
24.哪一项不是
..对联常用的手法
A.顶真B.双关
C.谐音D.拆字
25.哪一种是中国受佛教影响产生的文学样式
A.唱导B.转读
C.宝卷D.梵呗
26.日本出版的拥有23900多卷的佛学巨典是
A.《大藏经》B.《大正经》
C.《大正藏》D.《大藏正》
27.两汉的文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
C.察举征辟制D.九品中正制
28.“孔子的门徒,是天地间最纯正的自然神论的学徒”。

这句话作者是
A.伏尔泰B.莱布尼兹
C.沃尔夫D.休谟
29.不属于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三大主要思潮的是
A.中体西用论 B.全盘西化论
C.东方文化论D.儒学复兴论
30.第一个提出全盘西化的是
A.梁启超B.胡适
C.吴稚晖D.陈序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以下几个方面,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观察捕鱼B.月晕与风
C.建安风骨D.元曲
E.巫术
32.中国古代的“九州”包括以下的
A.冀州B.兖州
C.徐州D.沧州
E.雍州
33.“五帝”的谱系包括
A.皇帝B.炎帝
C.尧D.舜
E.禹
34.百家争鸣中刑名家的代表人物有
A.邓析B.邹衍
C.惠施D.老聃
E.公孙龙
35.汉朝官员选拔的最重要三科是
A.孝廉B.茂才
C.明经D.治剧
E.贤良方正
36.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包含
A.玄学B.禅学
C.般若学D.涅槃学
E.明学
37.中国生产经济的文化特征包括
A.“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的农业起源
B.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C.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D.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E.“养备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的农业规律
38.中国传统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
A.市 B.商
C.墟D.集
E.会
39.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
A.居住地点B.居住时间
C.居住方式D.居住建筑格局E.居住建筑仪式
40.服饰的人文文化标志包括
A.信仰标志B.阶层标志
C.仪礼标志D.政治标志E.职业标志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简述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42.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

43.简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4.简述古人对学与思关系的看法。

45.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

46.简述对中国古代文字崇拜的认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O分,共20分)
47.今天应当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传统思维模式。

48.分析“中和之美”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