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扩散焊

扩散焊


3.4.3 陶瓷材料的扩散焊(掌握)
陶瓷材料扩散焊的主要优点是:焊接强度高, 尺寸容易控制,适合于焊接异种材料; 不足之处是焊接温度高、时间长且须在真空 下进行,成本高,试件尺寸和形状受到限制。 陶瓷材料扩散焊的方法有:①同种陶瓷材料 直接焊接。②用另一种薄层材料焊接同种陶 瓷材料。③异种陶瓷材料直接焊接。④用第 三种薄层材料焊接异种陶瓷材料。
课后作业
随堂笔记(标清序列号)
3.铜与镍的扩散焊
采用扩散焊方法焊接铜与镍及镍合金的焊接 结构,是真空器件制造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 种焊接工艺。 由于铜与镍及镍合金具有较好的塑性,而且 在相互扩散的过程中均能获得连续的固溶体, 使焊接接头质量提高。
4.铜与钼的扩散焊
填加中间层Ni的铜与钼扩散焊的焊接参数为: 加热温度800~950℃,保温时间10~ 15mim,压力19~23 MPa,真空度 1.33×10-4Pa。 铜与铝扩散焊还可以采用镀层的方法,在铝 表面镀上一层厚度为7~14μm的镍层,然 后再进行真空扩散焊,能获得强度较高的扩 散焊接头。
特种焊接与设备
讲解人:韩兆波
第三单元 扩散焊
3.1 扩散焊概述
3.2 扩散焊工艺
综合知识模块
3.3 扩散焊设备
3.4 常用材料的扩散焊
3.1 扩散焊概述
扩散焊(diffusion welding,DFW)
是将紧密接触的焊件置于真空或保护气氛中,
并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保持一段时间,使接
触界面之间的原子相互扩散而实现可靠连接
钛合金在扩散焊时无需对焊件表面进行特殊的准备 和控制。 钛合金能吸收大量的O2、H2和N2等气体,故不 宜在H2和N2气氛中进行扩散焊,应在真空状态或 氩气保护下进行。
钛合金常用焊接参数为: 加热温度在1123~1273K范围内选取,保温 时间在1~4h范围内选取,压力在2~5 MPa范围内选取,真空度1.33×10-3Pa 以上或在氩气保护下焊接。对于大面积钛合 金扩散焊,可采用加中间层进行扩散钎焊, 中间层主要采用Ag基钎料、Ag-Cu钎料、 Ti基钎料。由于Cu基钎料和Ni基钎料容易 和Ti发生反应,形成金属间化合物,一般不 作为中间层或钎料使用。
加热、电子束加热、激光加热等。
在实际中应用最广的是高频感应加热和电阻
辐射加热两种方式。
3.其他分类方法
根据真空室的数量,可以将扩散焊设备分为单室和
多室两大类; 根据真空焊接的工位数(传力杆的数量),又可分 为单工位和多工位焊机; 根据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动、半自动和自动程序 控制三类。
材料和结构在宇航、电子和核工业中应用
很多,因而扩散焊在这些工业部门中的应
用很广泛。
钛合金典型结构的超塑性扩散连接
3.2 扩散焊工艺
3.2.1 焊前准备(了解)
一、扩散焊的接头形式设计 二、焊件表面的制备与清理 三、中间层材料及选择
一、扩散焊的接头形式设计
扩散焊接头的形式比
熔化焊类型多,可进
3)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且焊接工件的尺寸受到设
备的限制,无法进行连续式批量生产。
二、扩散焊的分类: 根据被焊材料的组合方式和加压方式的不 同,扩散焊可以分成:同种材料扩散焊、
异种材料扩散焊、加中间层的扩散焊等。
3.1.3 扩散焊的应用(重点掌握)
扩散焊应用领域:
适宜于焊接特殊材料或特殊结构,这样的
根据工作空间所能达到的真空度或极限真空度,可 以把扩散焊设备分为四类,即低真空(0.1Pa以
上)、中真空(0. l Pa~10-3 Pa)、高真空
(<10-5Pa)焊机和低压、高压保护气体扩散焊 机。
2.按照热源类型和加热方式分类
根据扩散焊时所应用的加热热源和加热方式,
可以把焊机分为感应加热、辐射加热、接触
3)焊件精度高、变形小。可以焊接大断面的接头; 4)可以焊接结构复杂、接头不易接近以及厚薄相差较大 的工件; 5)能对组装件中许多接头同时实施焊接。
2.扩散焊的缺点: 1)焊件表面的制备和装配质量的要求较高,特别对 接合表面要求严格。 2)焊接热循环时间长,生产率低。每次焊接快则几
分钟,慢则几十小时。对某些金属会引起晶粒长大。
行复杂形状的接合,
如平板、圆管、中空、
T形及蜂窝结构均可
进行扩散焊。
二、焊件表面的制备与清理
待焊表面状态对扩散焊接过程和接头质量的影响很
大,特别是固态扩散焊,必须在装焊前对焊件表面 进行认真准备,其表面准备包括:加工符合要求的 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去除表面的氧化物,消除表 面的气、水或有机物膜层。 1.表面机械加工 2.表面净化处理
铜和铝扩散焊时,影响接头质量和焊接过程 稳定的主要因素有:加热温度、焊接压力、 保温时间、真空度和焊件的表面准备等。 焊前焊件表面须进行精细加工、磨平和清洗 去油,去除铝材表面的氧化膜,使其表面尽 可能洁净和无任何杂质。 根据铜与铝扩散焊接头的显微硬度测定结果, 铜侧过渡区中可能产生了金属间化合物。
2.铜与钛的扩散焊
铜与钛的扩散焊可采用直接扩散焊或加中间 层的扩散焊方法,前者接头强度低,后者强 度高,并有一定塑性。 铜与钛之间不加中间层直接扩散焊时,为了 避免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焊接过程应在短 时间内完成。 铜与纯钛TA2直接扩散焊的焊接参数是:加 热温度850℃,保温时间l0min,压力 4.9MPa,真空度1.33×10-5Pa。
3.2.2扩散焊工艺参数的选择(了解)
扩散焊工艺参数主要有温度、压力、时间、
气氛环境,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在选择焊接参数时应综合考虑。
3.3扩散焊设备
3.3.1扩散焊设备的分类与组成 (掌握)
一、扩散焊设备的分类 二、扩散焊设备的组成
一、扩散焊设备的分类 1.按照真空度分类
2.钢与钛的扩散焊接
采用扩散焊方法焊接钢与钛及钛合金时,应
添加中间层或复合填充材料。
3.钢与铜及铜合金扩散焊接
钢与铜及铜合金扩散焊时,加热温度750℃、 保温时间20~30min的条件下实施扩散焊, 通过金相分析可观察到扩散焊接头中有共晶 体。 钢与铜扩散焊的焊接参数为:加热温度 900℃,保温时间20min,压力5MPa, 真空度1.33×10-2~1.33×10-3Pa。 为了提高钢与铜及铜合金扩散焊接头的强度, 可采用Ni作中间过渡层。
4.不锈钢与钼扩散焊
不锈钢(1Cr18Ni9Ti和1Cr13 )与钼扩 散焊能获得质一般为Ni或 Cu。
二、铜与铝、钛、镍、钼的扩散焊
1.铜和铝扩散焊接 2.铜与钛的扩散焊 3.铜与镍的扩散焊 4.铜与钼的扩散焊
1.铜和铝扩散焊接
1. 钢与铝的扩散焊 2.钢与钛的扩散焊接 3.钢与铜及铜合金扩散焊接 4.不锈钢与钼扩散焊
1. 钢与铝的扩散焊
钢与铝及铝合金进行扩散焊的主要问题是焊 接界面附近易形成Fe-Al金属间化合物,使 接头强度下降。 可采用增加中间过渡层的方法获得牢固的接 头。 一般可选用Cu和Ni。 合金元素Mg、Si及Cu对钢与铝扩散焊接头 的强度影响很大。
二、扩散焊设备的组成
扩散焊接设备一般包括:
1.加热系统
2.加压系统
3.保护系统 4.控制系统
3.4常用材料的扩散焊 3.4.1同种材料的扩散焊(重点掌握)
一、钛合金的扩散焊
二、镍合金的扩散焊
三、高温合金的焊接
一、钛合金的扩散焊
钛合金采用扩散焊,接头性能优于常规熔焊。
的一种固相焊接方法。
3.1.1 扩散焊的基本原理(了解)
扩散焊时,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焊件紧压在一起,置于 真空或保护气氛中,加热至母材熔点以下某个温度,然 后对其施加压力,使其表面的氧化膜破碎,表面微观凸
起处发生塑性变形和高温蠕变而达到紧密接触,激活界
面原子之间的扩散,在若干微小区域出现界面间的结合。 再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这些区域进一步通过原子相互 扩散不断扩大。当整个连接界面均形成金属键结合时, 则完成了扩散焊接过程。
二、镍合金的扩散焊
镍合金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腐蚀及耐磨损等性能,
其熔焊时焊接性差,接头韧性远低于母材,因此较 多地应用扩散焊实现连接。 镍合金表面含有Ti和A1的氧化膜,比较稳定,须 仔细地进行焊接表面准备;在焊接过程中,严格控 制气氛,防止表面污染,通常还需要纯镍或镍合金 作中间层。
3.4.2异种金属材料的扩散焊接 (了解) 一、钢与铝、钛、铜、钼的扩散焊
扩散焊焊缝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物理接触阶段;
第二阶段是相互扩散和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是接合层的成长阶段。
3.1.2 扩散焊的特点及分类(掌握)
1、扩散焊的优点:
1)扩散焊时因基体不过热、不熔化,可以在不降低焊件
性能的情况下焊接几乎所有的金属或非金属。
2)扩散焊接头质量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