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公务员考试模拟题之阅读理解(五),

国家公务员考试模拟题之阅读理解(五),

国家公务员考试模拟题之阅读理解(五)
1.“80 后”这个词,最早于2001年出现在网络论坛中,指的是一批活跃于网络论坛的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

2003年开始,它更多指的是一批被商业运作出名的生于1980年以后的写手。

2004年底,随着“80后作家”的批量涌现,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称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群体。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充满希望”的一代
B.“80后”的由来
C.用新视角理性看待“80后”
D.“80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标题选择。

“'80后'这个词,最早于2001年出现……,2003年开始……,材料表述的意图明确,脉络清晰。

2004年底……逐渐......”,由此可以看出,本文主要阐述“‘80后’的由来”。

故正确答案为B。

A项无中生有;C、D项均没有切中重点。

2.虽然帧扩展技能可以增加千兆位以太网的地理跨距,但是当大量传输短帧时会造成系统带宽浪费严重,大大降低了半双工模式下的传输性能.千兆位以太网采用帧突发技术解决了大量短帧传输所收起的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

帧突发技术可以使一个站点一次能连续发送多个帧,是千兆位以太网的一个可选功能。

解决了千兆位以太网传输性能下降问题的一项技术是()。

A.帧扩展技术
B.半双工模式
C.帧突发技术
D.千兆位以太网的一个可选功能
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但”之后的解释句子是中心句,这段文字中“千兆位以太网采用帧突发技术解决了大量短帧传输所收起的传输性能下降的问题”直接说明了解决千兆位以太网传输性能下降问题的是“帧突发技术”。

故正确答案为C。

3.咖啡是一种通用饮料,它在世界各地以各种不同方式供人饮用,比如,有些英国人在咖啡中泡进芥末。

桔子、柠檬、丁香也是欧洲人饮用咖啡的常用配料。

亚洲人喜欢将咖啡煮沸后加些糖。

在澳大利亚,女招待会问你“要黑的,还是要白的?”黑的,是纯粹的黑咖啡;白的,是一半咖啡一半热牛奶。

最适合作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咖啡的不同饮用方法
B.东西方喜欢的咖啡不同
C.咖啡是一种通用饮料
D.咖啡是一种通用饮料
答案: A
解析: 文段是总分结构,第一句话是中心句,即咖啡是一种通用饮料,它在世界各地以不同方式供人饮用,近义替换可知是在说咖啡不同的饮用方法。

故答案选择A项。

BCD项是分,非重点内容。

4.决定健康的因素是多样的,经济学家常使用健康生产函数来表示健康状况与投入要素(包括健康禀赋、医疗保健、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状况、环境等)之间的关系。

其中,健康禀赋差异是先天的、不可避免的。

从宏观上分析区域之间的健康差异要从收入、教育和医疗保健利用等方面的差异着眼。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人口健康禀赋差异是不可改变的
B.分析人口健康应着眼非先天因素
C.区域间存在不同的健康生产函数
D.投入要素决定了区域间健康差异
答案: B
解析: 意图判断题可将选项分类为:呼吁项和主旨项,优选呼吁,次选主旨,B选项为本题唯一呼吁项,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

5.手机垃圾短信息有“骚扰型”,多为恶作剧、“黄段子”、小道消息;有“陷阱型”,多是骗取用户钱财;有广告短信,短信业务的确给运营商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有些短信正成为一种“信息公害”,让人不堪其扰。

一些急于开发新客户的新企业群发不少短信广告,绝
大多数的垃圾短信制造者是运营商、“三无”产品经营者、诈骗者。

现在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规,先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垃圾短信这颗毒瘤,迟早是会被根除的。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垃圾短信成为信息公害
B.切实治理垃圾短信
C.垃圾短信为何屡禁不止
D.法律监管垃圾短信尚未到位
答案: B
解析: 材料前半部分描述了社会中存在的“垃圾短信”现象,然后解释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些急于开发新客户的新企业群发不少短信广告,绝大多数的垃圾短信制造者是运营商、“三无”产品经营者、诈骗者。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规,先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

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中,解决问题是主旨。

从“应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法规,先管住短信服务提供者”中可见是要针对垃圾短信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故选B选项“切实治理垃圾短信“。

A选项未抓住文章的主旨。

C选项重点在探究原因,而非解决问题,与文章主旨不符。

D选项表述过于片面,只强调了法律监督,而未涉及”短信服务提供者“的解决方法,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来源:鸿途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