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 •供需平衡状况 •社会适应性
•经济方面
•技术性 •环境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整体适应性 •负荷均衡性 •与宏观政策规划的一致性 •布局合理性 •建造成本 •投资可能性 •技术的可行性 •国土占用 •环境污染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例3:某企业物流系统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
•客户反映 •库存性能 •供应管理性能 •运输能力 •仓储能力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一节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
三、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步骤
系统评价的质量影响着系统决策的正确性, 为了使系统的评价更加有效,首先必须保证评价 的客观性,为此必须保证评价资料的全面性和可 靠性,保证评价人员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其次, 要保证系统方案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另外,系 统评价的重要依据是评价指标的数量值,因此, 评价指标的确定是系统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投入不同的成本将得到不同的效益,将其对应结果绘成曲 线称为成本效益曲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成本效益 综合模型图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4)例题:配送中心建设方案的评价 :
•
成本与效益的 综合比较准则:
•序号 指标 •1 •造价
单位 •万元
•2 •建成年限
•年
•3 •建成后需流动资金 •万元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五节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1)建立评价系统的评价因素集:U={u1,u2,…,um}; (2)建立评语集合(或评价集):V={v1,v2,…,vn }; (3)建立反映各因素重要程度的权重集:A={a1, a2, …, am};权重应
•财务能力 •生产能力 •质量水平 •反应时间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
一、经济评价的成本效益法
所谓成本效益法(Cost Benefit Analysis),就是 把不同系统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 • 成本反映的是建立新系统或改进系统所需要的主要投资耗 费; • 效益则是反映的新建或改建的系统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 效益/成本愈大,方案愈好。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1)对构成评价系统的目的、评价指标(准则)及替代方 案等要素建立多级递阶的层次结构模型。
(2)对同属一级的要素以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 较,根据评价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度,据此建立判断矩阵 A。
(3)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以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度。
一、成本——有效度分析法
与侧重于经济效益评价的成本效益法不同的是,成本-有效度分 析将方案的效果从经济观点扩大到了社会观点。物流系统一般都具有 明显的社会效益,不能仅从经济方面来评价,还应该采用很多社会性 指标来评价,如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对就业和生活质量的贡献、对资 源、环境的影响,客户满意度,等等,这些指标体现的是物流系统方 案的价值。可通过某种效用函数将它们转换为用[0,1]区间的实数来 描述,这样就能使不同的指标值能进行合乎逻辑的综合。
满足归一性和非负性条件,即: ai =1,且ai 0,权数ai表示因素ui对“重要性”的隶属度,因此
权重集是因素集上的模糊子集,并
可表示为:A = (4)建立单因素评价矩阵
从一个因素出发,对评判对象进行评判,可以得单因素评判集Ri (i=1,2,…, m),最后,可得单因素的评判矩阵R=[ R1,R2 ,…, Rm ]T。 (5)综合评价。即将权重矩阵与单因素评价矩阵进行模糊合成运算,得 综合评价矩阵:B=A•R
•4 •建成后发挥效益时间 •年
•5 •年产值
•万元
•6 •产值利润率
•%
•7 •环境污染程度
方案Ⅰ 方案Ⅱ 方案Ⅲ
•100 •86 •75 •5 •4 •3 •45.8 •33.3 •38.5 •10 •10 •10 •260 •196 •220 •12 •15 •12.5 •稍重 •最轻 •轻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层次分析法举例 •(3)相对权重的计算
•求和法 •按列归一化: •按行求和: •再归一化: •所得即为A的特征向量的近似值。
•求根法(略)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五节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是利用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在生产管理、领导决策、工程项目评价时,经常会碰到影 响因素模糊或评判结果模糊的情况。例如,从考虑问题的 诸因素出发,可能会对复杂的问题作出“优、良、中、差” 或“高、中、低”等程度的模糊评价。模糊的思维方式较 接近东方人的思维习惯和描述方式,因此,模糊综合评价 非常适合对社会经济系统和工程技术问题的评价。
•275 •113.5 •161.5 •242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
二、可行性分析
• 进行可行性分析必须先对系统的目标、关键要素以及达到 目标的不同方案进行分析。可行性分析的一般过程为:
• 确定系统目标和方向 收集资料 预测 初步分析,提 出初步方案 技术经济评价 优化比较,确定方案 决 策报告。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成本-有效度分析法的一般步骤:
1)明确系统要实现的效用目标; 2)确定反映系统有效度的评价指标; 3)提出备选方案,确定各方案的成本与效用指 标值; 4)采用成本固定法或效用固定法筛选系统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四节 评价指标综合法
二、层次分析法
• 当初步分析后认为不能得到可行方案时,则没有必要进行 下一步工作,需马上返回去重新修订目标,重新确定方向, 并补充必要的资料,再进行预测。提出初步方案后,对方 案做初步评价和审核,若方案不可行,再重新进行初步分 析,并修改影响初步分析结果的各个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四节 评价指标综合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三、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构成 (一)政策性指标:包括政府有关物流产业和物流系统方面的政策、法
规、标准,法律、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要求。 (二)技术性指标:包括物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快捷性,系统建
设的仓储、运输、搬运等子系统的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等要求。 (三)经济性指标:包括物流系统的成本分析、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
• 评价指标体系——系统目的/目标一般是多层次的,相应地, 用于评价这种目的/目标的指标也不只一个,也应该是具有层 次结构的一个体系。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既有定性的指标,也有 定量的指标。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二)可测性原则 (三)层次性原则 (四)简易性原则 (五)可比性原则 (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七)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一节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
除上述原则外,系统评价的步骤也是有效进行系统评 价的保证。物流系统的评价一般要遵循下列步骤(见图 10-2):
图10-2系统评价的一般步骤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二节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系统评价指标
对某一具体的物流系统,由于评价主体的立场、观点、 环境等的不同,对价值的评定也会有所不同;即使对同一个 评价主体,同一评价对象的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 改变。因此,在系统评价时采用多种尺度进行相互比较是必 不可少的。这种尺度就是评价指标。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
成本效益模型由下面三个模型组成。 (1)成本模型
成本模型应能说明方案的特性参数与其成本之间的关系。 一般的成本模型为:C=F(X) 式中:C为方案的成本,X为特性参数,F为函数形式。 (2)效益模型
与成本模型一样,既可建立方案本身的效益模型,也可 分别分析其直接效益 和间接效 益。一般效益模型可表 示为:E=G(X)
物流系统一般都具有多个目标,对多个目标进行评价,一方面要 将目标进行分解,分别建模、分别评价;另一方面,还要将这些子目 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评价,因此还需要将各种指标归一化,以便 进行比较。由此可见物流系统评价的复杂性。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一节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
二、物流系统评价的重要性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8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第一节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
所谓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系统确定的目的,在系统调查和系统 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就各 种系统设计方案能够满足需要的程度与为之消耗和占用的各种资源, 进行评审,并选择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实施上可行的最优或 最满意的方案。
第十章物流系统的评价
(4)例题:配送中心建设方案的评价 :
•配送中心各方案投资利润率比较
•指标
•单位
•方案Ⅰ
•方案Ⅱ
•方案Ⅲ
•总利润额 •全部投资额 •利润高于投资的余额 •投资利润率
•万元 •万元 •万元
•%
•结论?
•312 •145.8 •166.2 •214
•294 •119.3 •174.7 •246
•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由美 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T.L.Saaty)于1982年提出,它 综合了人们主观判断,是一种简明、实用的定性分析与定 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