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减肥的七大方法

中医减肥的七大方法

中医减肥的七大方法
中医认为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之症。

本虚以气虚为主,若兼阴阳失调,可有阳虚或气阴虚,病在脾、肾、肝、胆及心、肺,临床以脾肾气虚为主,肝胆疏泄失调亦可见。

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不兼血淤、气滞者。

标本虚实之间,可有侧重、错杂。

临床应抓住重点,审证求因,精心遣药,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中医减肥有哪些方法呢?
1、化湿法:用于因脾运不健,聚湿而为肥胖。

症见满、苔腻、脉沉细。

代表方如泽泻汤(泽泻15克白术6克用法: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

二术茯苓汤(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陈皮(去白)茯苓3克甘草1.5克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取150毫升,温服)。

苍术(土炒)白术(土炒)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陈皮(去白)茯苓3克甘草1.5克用法: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取150毫升,温服。

等。

2、祛痰法:用于痰浊肥胖。

症见气虚胸闷、嗜睡懒动、苔白腻、舌胖、脉滑。

轻者用二陈汤、平陈汤、三子养亲汤,重者用控涎丹、导痰汤等。

3、利水法:有微逐与推逐之分。

症见肥胖浮肿、水尿、腹胀、脉细沉。

微逐用五皮饮、小分清饮,推逐用舟车丸、十枣汤之类。

4、通腑法:以轻泄为主。

多用于嗜食肥甘厚味导致的肥胖。

症见大腹便便、动则喘息、苔黄厚、脉实。

选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或单味大黄片。

5、消导法:用于食欲无进型肥胖。

症见肥胖懒动、腹满积食、苔白。

一般消肉积用山楂,消面积用神曲,消食积用麦芽。

6、疏肝利胆法:用于胖肥兼肝郁气滞或血瘀者。

症见肥胖兼有胁痛、急躁、眩晕、倦怠、腹胀、舌苔黄、脉弦。

常选温胆汤、疏肝饮、消胀散、逍遥散等。

7、健脾法:肥胖以健脾补胃为正治法。

症见脾虚气弱、胃纳减少、体倦无力、苔白质淡、脉细弱无力。

常用方如参术白术散、异功散、枳木丸、五苓散等。

博粹堂采用中药调理体质,除了将肥胖的根源加以去除,同时也针对肥胖带来的病痛积极治疗。

其目的就是希望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之下,完成减重的目标,而不是牺牲身体健康换来体重减少,否则,用身体健康换来的身材再美再窈窕,如果一脸病怏怏,气色不佳,全身虚弱无力,看起来一点都不美。

具体的做法是看患者身上有什么病因,通过望闻问切适时利用中药汤剂调理改善体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