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图设计常见错误一、总平面图1、建议设计说明应包含以下格式内容:1、设计依据1.1顾客提供的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1.2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我院编制的该项目初步设计总平面布置图;1.3由建筑、结构、水、电和暖通等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1.4现行的国家有关规范、规程、标准、规定和武汉市的有关法规、条例及规定;1.5由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意见。
2、建筑定位及设计标高2.1坐标系为武汉市城市坐标系;2.2新建建(构)筑定位坐标为建(构)筑物的轴线交点;2.3高程为黄海高程系统。
3、间距、单位及制图标准3.1建筑物相互间标注尺寸为外墙面(或阳台外边缘)之间的尺寸,道路宽度为路缘石内缘尺寸;3.2本设计所注尺寸和标高均以米为单位;3.3本图除补充图例外均符合《总图制图标准BG/T50103-2001的规定》。
4、建筑层数及建筑高度4.1图中*F/-*F表示:建筑地上层数/建筑地下层数;4.2 h=***m表示建筑高度。
2、风玫瑰图,武汉主导风向应是西北风(详新版建筑设计资料及气象部分)。
1、图例应改为补充图例(凡制图标准中已有的图例无需再列出)。
2、一栋楼中不同层数均应注明。
应用中实线表示建筑轮廓内不同层数的投影范围。
所有建筑均应标注两个方向及以上的轴线尺寸。
3、根据《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建筑系数应改为建筑密度。
4、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应改为建筑基底面积。
5、总平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加入规划部门《建设工程方案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表二)所要求的内容。
6、图例中应增补公厕、垃圾收集点、生化池等配套设施,并在图中表明位置。
7、应注明所有建筑物的出入口位置。
应注明所有建筑物出入口处的室外标高,并与建筑首层平面一致。
该标高是确定±0.00标高,计算建筑高度和小区道路标高的依据之一。
8、室内±0.000标高和室外标高与建筑首层平面都不相符。
9、应规划出停车场位置。
图例中应增补室外停车位。
10、应表达出建筑物所有出入口与室外道路的关系。
11、特大型车库,车辆出入口应不少于3个。
双车道不小于7m;单车道不小于5m。
12、特大、大、中型车库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
13、车辆出入口距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
,并在距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的1200范围内之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14、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应大于50m;距离道路交叉口切点应大于80m。
15、厂区出入口数量不宜少于两个,且应在不同方向分开设置。
16、地下车库排风口离室外地坪高度应大于2.5m,并应作消声处理。
17、个别道路未标注转弯半径。
表示道路的线条应适当加粗。
18、个别子项未注明建筑层数。
19、应用文字注明用地四周建筑红线、道路红线、道路中心线及用地边界线的位置。
20、表中高度应为建筑高度(由建筑专业提供),该数值是核算房屋间距是否满足规划技术规定的前提条件。
应在图中或一览表中标明新建建筑物建筑高度,以便核对建筑间距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21、应在图中或建筑一览表中注明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仓库类别,以便核对规划及防火间距。
22、应统一将建筑高度标注在图中层数下方。
栋楼中有不同层数时,应分别注明不同层数的建筑高度。
坡地建筑应根据多个不同的室外地平标高注明多个建筑高度。
23、应注明新建建筑物定位坐标点的主要轴线编号及长宽尺寸,且该尺寸应标注在图形之外。
平面不规则建筑应注明主要转折处的轴线编号及尺寸。
24、室内标高应注明为±0.000标高。
25、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规划道路中心线、建筑物与内部道路路缘线、建筑物与用地界限(围墙)、道路与围墙之间的距离应标注完整,并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
26、缺现状规划地形。
27、所标注的尺寸、坐标应当清晰可见,不应当被其它因数(如建筑轮廓线、绿化、地形等)遮挡。
必要时可单独出一张比例较大的“建筑放线图”(只有建筑轮廓线、轴线、室内外标高和坐标)。
28、应标注用地界线和建筑物各角点的坐标。
应标注用地界线各转折点的坐标值。
29、建筑物定位坐标应标注在轴线尺寸的交叉点上,该点应有两个方向的定位轴线(图面复杂时应单独出一张放线图)。
30、建筑物定位坐标交叉点上两个方向的轴线应有编号。
31、用地面积应为道路红线与用地边线所闭合的面积。
32、设计深度应参照国家标准图集《民用建筑工程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05J804绘制。
33、应注明消防扑救面位置,并用图案表示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范围(在此范围内不应有任何架空线缆和其他影响消防车通行及扑救的障碍物)。
此范围内不能设置室外停车位!可单独出一张总平面消防布置图。
34、应单独出一张总平面消防布置图,标明消防扑救面位置,出入口位置,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范围(在此范围内不应有任何架空线缆和其他影响消防车通行及扑救的障碍物也不能设置室外停车位)。
35、除19栋以外,已建好的项目应为原有建筑,以细实线表示。
不属于本次设计范围的项目应为规划建筑(虚线表示)。
36、一个子项目只能有一个±0.000。
37、缺各专业会签。
38、根据市规划局文件,地下建筑必须是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以下且周边完全被掩埋的部分。
从2005年7月18日起,计算容积率应扣除地下建筑面积。
39、住宅小区住户在1500户至4000户或总建筑面积为30万至40万平方米,应配套设置微型消防站。
超过该规定的,应当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普通站。
40、轴线号直径应符合制图标准。
41、应标注用地内机动车出入口至道路交叉口路缘石半径切点的距离。
42、总图尺寸标注应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43、应增补建筑物一览表,体现:总图编号、项目名称、使用性质、层数、建筑高度、基底面积、建筑规模(建筑面积、班、人数、户数等)、防火分类等内容。
44、与城市道路相连的用地红线应称为道路红线。
45、用于消防扑救时临时紧急通行的绿地,其覆土深度不应大于300。
46、绘制消防总平面图时,应关闭无关图层。
47、油化库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6m的围墙;油罐、有泵房与围墙的防火距离不应低于3m,与厂区内道路的防火距离不低于5m。
48、注意:道路转弯半径应根据运输车辆的实际需要而定,请核实道路转弯半径能否满足厂内最大型的运输车辆的转弯要求?49、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m时,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50、 2.1.9,总图数据中数据应将规划选址意见数据与本次方案设计数据并列,方便对照。
选址意见数据,尚差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指标。
停车位选址指标按有关规定计算列出。
51、施工图设计中的批准的设计文件应为初步设计阶段文件。
批文也应为初步设计阶段批文,且应说明批文名称及文号。
52、要盖注册建筑师执业印章的图(图纸目录和总平面图),图签栏中应有签字栏。
53、应按院有关规定完成图纸汇签!54、道路上有标高的点均应标注坐标。
二、道路及竖向布置图1、场地排水如何处理?道路排水口详见何图(或标准图)施工。
2、绘制道路图时应突出主题(与总平面图有所区别),淡化建筑物及其它元素。
3、说明应增加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我院编制的**设计总平面竖向布置图。
4、应标明道路的转弯半径及消防车回车场的长、宽尺寸。
5、用于消防车通行的道路,其转弯半径应不小于9m。
6、标注道路转弯半径的数值太小,且不明显(与原地形图数值接近)。
7、竖向图说明应有针对性,不能照搬总图说明。
8、应标注道路边缘距建筑外墙的距离,且该距离不宜小于5m。
9、总图设计内容不清楚。
区内消防车道、小区道路、宅间小道、室外停车场、护坡、挡土墙、围墙、幼儿园集中活动场地等无详图。
那些内容由顾客另行委托设计应交待清楚。
10、应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6.1.1、6.2.1进行无障碍设计(此为强制性条文)。
三、绿化布置图1、第四章设计依据应增加《武汉市主城区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试行)》,并按该规定进行绿化布置和计算绿地指标。
2、绿化布置图说明应有针对性,不应在照搬总图说明。
3、绿化用地面积一览表还应有道路绿地面积和人工景观水体面积数据。
4、绿化图除面积外,还应为二次设计者提出规划指导性意见。
5、绿地配置表应按《武汉市主城区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试行)》进行分类。
说明建设用地总面积、集中(公共)绿地面积、建筑物旁边绿地面积、道路绿地面积(行道树按1.5平方米/株计算)、人工景观水体面积、架空平台绿化面积(种植土层深度大于1.5米的,按实际植物种植面积的100%计算)和屋顶绿化面积(旧城改造)。
请参照初步设计说明中表2.5-1《绿化技术指标表》。
6、该图达不到施工深度要求,详细的景观绿化设计应由业主另行委托专业园林景观设计单位进行,说明中应注明本图仅供参考。
7、本图仅作为业主另行委托的专业园林景观设计单位设计时的绿地面积控制用。
8、说明中应增加园林绿化部门初设批文。
9、绿地指标表中还应列出集中绿地平台绿地面积。
平台绿地覆土净厚度达到1.5米才能按100%计算,1.2米只能按60%计算。
屋顶绿化只有旧城改造才能计算指标,并按20%打折计算,且最多不得超过绿地总面积的10%。
绿化配置表应说明集中绿地面积、平台绿地面积(含覆土厚度)、屋顶绿化面积、水面积以及其它绿地面积数据。
10、景观设计另行委托专业设计单位时,提出具体的树种及数量要求无实际意义,只需规划出植物品种是草坪、灌木、乔木等即可。
11、图中标注的覆土厚度扣除滤水层后只有0.7m,按《武汉市都市区城市建设项目配套绿地管理技术规定(试行)》只能按20%折算绿地面积,应与总图专业协商。
四、管道综合图1、2、应注明各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绿化之间以及管线之间的距离,并注明主要交叉点上下管线的标高或间距。
3、管线密集的地段宜适当增加断面图。
4、绘制综合管网的目的是防止或避免各专业管道相互之间在水平及竖向上发生冲突并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5、施工图不能只停留在方案阶段,也不是将其它专业图纸汇合在总图上就完了,应通过汇总,发现问题,防止或避免各专业管道相互之间在水平及竖向上发生冲突并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协调各专业。
方案阶段定原则,施工图阶段重在核对和协调。
6、7、管道综合图应表达接口处的市政管道位置、标高、管径、压力(水压、电压、气压)等内容。
8、9、缺管道综合图。
五、其它1、2、校审中提出的意见并未全部落实,而处理情况均为已修改,希望真正落实。
若有不同意见可在处理情况中提出。
出现争议可到专委会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