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使临床检验操作规范化,指导检验人员严格按规程进行正确的常规操作,保证检验质量,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的编写遵循了ISO 15189《医学实验室——关于质量和能力的特殊要求》及WS/T 227-2002《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要求》的有关规定并结合产品实际情况制订,作为本产品的标准操作程序。
本规程从2007年5月2日起实施,每2年复审1次。
本规程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编制。
本规程起草单位: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蒙凯、蔡其浩。
本规程首次起草。
目录1 检验申请 (3)2 标本采集与处理 (3)3 试剂及成份 (4)4方法原理 (4)5 仪器 (4)6 校准液及校准模式 (4)7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 (4)8标本检测步骤 (5)9 结果计算 (5)10 操作性能 (5)11试剂使用的注意事项 (5)12参考范围及医学决定水平 (5)13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 (5)14临床意义 (6)15结果审核分析以及相关项目的联系 (6)16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 (6)17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 (6)18参考文献附录A XXX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参数γ-谷氨酰转移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缩写γ-GT)测定;组合项目申请:肝功能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标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正常状况记录。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2标本采集2.2.1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黄色盖子SST真空采血管,如为急诊标本,使用浅绿色盖子PST试管。
2.2.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2.3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如为急诊标本,加上急查标识。
2.2.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2.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2.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2.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黄疸和浑浊的标本。
2.2.5.3对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2.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3标本处理2.3.1接收标本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3.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48h,普通冰箱中(2~8℃)稳定7d。
-20℃保存稳定60d。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d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3.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2~8℃冰箱内保存7d。
2.4标本的注意事项2.4.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12h以上禁食空腹状态。
2.4.2可以使用EDTA、枸橼酸盐、草酸盐抗凝的血液标本,但肝素抗凝可引起反应液混浊。
2.4.3血清标本出现溶血、脂血、黄疸或抗坏血酸的干扰情况参见抗干扰能力。
3.试剂及成份3.1试剂本科使用的γ-谷氨酰转移酶检测试剂盒,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产品货号为:XXX,试剂为液体双试剂,其组份如下:3.2试剂盒保存及效期未启封试剂盒在2~8℃保存,可储存至失效期。
启封使用的试剂置仪器试剂仓冰箱内稳定30d。
开盖后避免污染。
当试剂变混浊,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3.3试剂盒准备液态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
4.方法原理4.1测定方法:速率法。
4.2原理:以γ-谷氨酰-3-羧基-对硝基苯胺(GluCaNa)为底物,将底物上的谷氨酰基转移至受体双甘肽,生成对硝基苯胺(P-NP)和γ-谷氨酰双甘肽。
对硝基苯胺(P-NP)在405nm波长处有光吸收峰,吸光度升高的速率与标本中γ-GT活力成正比。
r-GTr-谷氨酰-3羧基-对硝基苯胺+ 双甘肽------------ 对硝基苯胺+ r-谷氨酰双甘肽+5.仪器XXX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
6.校准品与校准模式6.1校准品:使用XXX公司提供的复合校准液(Cat.No. XXX)或采用因数法。
采用因数法时按照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参数中样本和试剂比例,理论因数=1158。
实际因数可根据自行进行校准。
6.2标准类型和校准点数目:线性模式,1个校准点。
6.3校准周期:空白定标:每日需做试剂空白定标。
全点定标:①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②仪器进行全面保养后;③仪器的重要零件更换后;均须需要全点定标。
6.4校准液重建方法:XXX 复合校准液用XXX .00ml 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20min 后即可使用。
7.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7.1质控品采用由XXX 公司提供的两个不同水平定值质控血清,产品号为XXX 和XXX 。
7.2质控液重建方法:用XXX .00ml 蒸馏水溶解,轻轻混匀,20min 后即可使用。
7.3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至少两个水平质控血清各一次。
7.4质控规则:采用Westgard 多规则质控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进行检索与判断。
7.5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纠正,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8.标本检测步骤装载试剂 →进行校准→进行质控→输入标本检测项目→加载标本→标本测定→结果复核→报告。
9.结果计算采用校准液校准的计算方式:γ-GT (U/L )= CS × (U/L )式中:ΔA T/min 待测样品平均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ΔAS/min 校准液平均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C S 校准液中γ-GT 的浓度5.2 采用理论因子数测定的计算方式:(理论因子数:1158)γ-GT (U/L )= ΔAT/min ×理论因子数 (U/L )10.操作性能10.1精密度:批内CV ≤4.0%,批间相对极差CV ≤6.0%。
10.2 准确度:测量结果在质控血清靶值±2SD 范围内。
不同方法学试剂的质控结果之间会存在差异,使用时请确保质控选择与试剂的方法学保持一致。
10.3线性范围:2~450/L (血清与试剂用量之比为1:10时)10.4方法的有限性及干扰因素:当样品中甘油三酯浓度>20mmol/L ,抗坏血酸浓度>2540μmol/L ,胆红素浓度>342μmol/L ,血红蛋白浓度> 5.0g/L 时对测定结果有干扰。
11.试剂使用的注意事项11.1本试剂仅应用于体外诊断。
11.2扔弃废物应符合当地的法规要求。
12.参考范围及医学决定水平血清γ-GT 参考范围(酶测定温度37℃):男11~50U/L 女7~32U/LΔA T /minΔA S /min13.检验结果的报告及范围13.1结果的报告13.1.1结果经审核确认准确无误后发出报告。
13.1.2报告单上标明结果的计量单位、参考区间、报告日期、时间、操作者和审核者签名,并有与申请单相同的医学信息。
13.1.3如收到标本的质量可能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也在报告单上指出。
13.2报告范围:血清与试剂用量之比为1:10时,测定上限为450U/L。
超过此范围的结果报告时必须附有证明该结果准确可靠的文字说明,并经上级主管技师审核后报告。
14.临床意义14.1血清γ-GT主要来自肝脏,急、慢性肝炎、淤胆型肝炎、脂肪肝、肝炎后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肝外胆道阻塞、肝癌和心脏病伴肝脏慢性充血时,血清γ-G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14.2某些药物如抗惊厥药物诱导GGT合成,致使血清γ-GT单独升高,可高于参考值上限3倍以上。
14.3嗜酒者的血清γ-GT常升高。
15.结果审核分析以及相关项目的联系15.1由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15.2审核者认真审核每一个测定结果,对发出报告结果的可靠性负责,并在报告单的审核者处签名。
15.3相关项目:审核与肝功能组合中其他项目的关系。
如出现与临床不符甚至相悖的情况,应分析与查找原因。
16.威胁生命的“紧急值”及报告规定(此项不作规定)17.有关引用程序与文件17.1 XXX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17.2生化检验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
17.3检验结果审核程序。
17.4标本送检和接受程序。
18.参考文献18.1 . 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γ-谷氨酰转移酶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18.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8.3Shaw L M,Stromme J L et al .Approved recommendiation(1983) on IFCC method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catalytic of enzymes.Part4.IFCC Method for γ-glutamyltransferase.J Clin Chem Clin Biochem, 1983, 21:633~646.附录A XXX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