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力学部分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力学部分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力学部分)A、知识提要:一、速度、密度、压强、功率:二、重力、功、液体压强、浮力、机械效率:三、二力平衡的条件:1、2、3、4、四、液体压强的规律:1、2、3、4、5、五、阿基米德原理:六、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七、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八、牛顿第一定律:九、增大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十、增大磨擦的方法:减小磨擦的方法:十一、质量1、宇宙是由构成的,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物质是由构成的。

2、叫物体的质量。

质量是物质的,把一块铁搬到月球上,它的质量,把它加热,质量,把它熔成铁水,质量,把它折弯,质量,把它切掉一小块,质量。

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使用天平测质量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做到水平,归零,平衡;使用天平测质量时要将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按照的规则加砝码,当砝码不够用时再移动。

在读游码示数时要以游码边所对的刻度为准。

4、天平不平衡时的处理方法:如果是调节时不平衡,则应通过调节使它平衡,如果是测量时不平衡,则应通过加减或移动使它平衡。

5、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教材第10页)十二、密度1、水的密度是,物理意义:。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

3、物质大多“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体积,密度。

体积受温度影响较大,和较小。

4、水在时密度最大,以下时热缩冷胀,称之为水的反常膨胀。

十三、机械运动、速度、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2、长度的测量工具是。

3、时间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4、长度测量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

5、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6、物体的叫机械运动。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7、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参照物是一个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位置变化的物体是的,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变化的物体是的。

我们通常是以为参照物的,描述时往往省略不提。

十四、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1、力是对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三要素:、、。

4、力的单位:、符号:。

5、力和运动的关系:当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或运动状态;当物体受平衡力时,总保持或运动状态;(相当于不受力)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所以说,力是的原因。

6、是维持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

十五、弹力、重力、摩擦力1、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不能超过;②指针要;③拉力的方向要与弹簧伸长的方向;④使用前用手来回轻轻拉几下。

4、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5、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用公式表示为,其中g= ,物理意义是。

6、重力的方向是,利用它可以制成等。

7、重力的作用点叫,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它的上。

8、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或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个相对运动的力,叫。

9、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作用点在上。

10、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和。

十六、杠杆、滑轮F= G系是S= h,n指。

十七、压强1、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的原理是当连通器里只装一种液体且不流动时,。

常见的连通器有等。

2、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1标准大气压= 水银柱= 帕。

大气压强的应用有、等。

3、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

十八、浮力①原理法:;②称量法:;③压力差法:;④二力平衡法:;3、浮力的利用:轮船是利用的办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潜水艇是通过改变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气球、飞艇是通过改变来实现升降的。

十九、功和机械能、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和。

物体没在做功包括三种情况:①;②;③。

3、功的原理:。

B、作图及实验探究一、作图:1、如图12-4,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物体A的质量都是5 kg,画出图中A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3、画出下面各图中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4、重20 N的小球正从斜面上加速滚下,所受摩擦力为10 N,在下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5、按要求用笔画线绕好下列滑轮组。

6、在水平地面上有辆小车,甲用6 N的力水平向右推车;乙用9 N的力向右上方与水平面成30°角拉车,在下图中作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7、如图,一物体放在斜面上,重15 N,对斜面的压力为12 N,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这两个力。

二、实验探究:1、测金属块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把金属块放天平的左盘内,当右盘内有50 g 的珐码一个,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天平平衡。

则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g。

(2)观察量筒或量杯里水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________相平。

(3)将金属块放人盛有40㎝3水的量筒中以后,水面所到达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cm3,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kg /m3。

玻璃杯和液体总质量/g玻璃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g被测液体的质量/g被测液体的体积/cm3液体密度g/cm30 1 2 3 4 5 6 7 8 9 0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而伽利略则认为: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午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要探究运动到底需不需要力来维持,只需研究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所以小午让一辆运动的小车在不同的阻力作用下研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

小午在实验中是如何让小车受到不同阻力的?(2)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应该保持小车受不同阻力前的速度是相同的,你认为小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3)请将小午在本实验中的结论填写完全;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4)根据小午的结论,你能推理出若小车不受阻力,将做什么运动吗?5、如下图所示,四根完全相同的钢片a、b、c、d固定在一水平木板上,分别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四个力的大小关系是:F1=F3=F4>F2。

(1)如果要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应比较钢片______和_____;(2)如果要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应比较钢片______和_____;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g/cm3 甲1 10 18 1.82 20 36 1.83 30 54 1.8乙4 10 8 0.805 20 16 0.806 30 24 0.80(3)如果要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应比较钢片______和_____;(4)这一研究过程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1 N)使用价值不大,小红想提高测力计的量程(变1 N为2 N),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①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②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③直接改变刻度方法,把刻上1 N的地方换成2 N;④直接在刻1 N的地方下面继续按比例加刻刻度,直至2 N。

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_,另外几种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什么?7、给你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拴有细线的小金属块,现要测一个金属块的密度。

(1)应测出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物理名称及代表的符号)。

(2)由测出的物理量可求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金属块的体积V=___________,该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

8、(1)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液体内某处,保持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橡皮膜所对的方向,这时U形管两边水面的高度差将_____,这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的相同深度,则金属盒放在_____中时,U形管两边水面的高度差大,说明液体的压强与_____ 有关。

9、如图所示的实验是研究浸没在水中的石块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

(1)对比乙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可知石块受浮力大小是_____ N。

(2)对比甲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可知石块排开的水重是_____ N。

(3)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所用的钩码每个重1 N,则:(1)实验时应_______向上拉动弹簧秤;(2)若在上升中弹簧秤的示数是0.9 N,钩码上升的距离是0.1 m,那么拉力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 m,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 J,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

11、如图所示,某同学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第一次用图甲的装置,第二次用图乙的装置,若每个滑轮的重力都相等,两次实验中所提升的重物G是同样的钩码,则(1)装置图_______所示的滑轮组更省力;(2)装置图_______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3)如果两次实验中所提钩码G的重力都是4 N,钩码匀速上升时,弹簧秤的示数分别是F甲=1.5 N,F乙=1.2 N,那么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_______,η乙=_______。

12、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其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请你提出一个问题进行探究。

(1)你猜测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2)对你猜测的多种因素中的某一个因素进一步猜测它是怎样影响滑轮组的效率的?(3)针对(2)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

①实验器材:②画出你将使用的滑轮组的组装及绕线方法示意图。

③实验中需测的物理量有哪些?④写出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

13、斜面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机械,让我们共同重温这段探究的历程。

(1)实验前,针对“省力多少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何关系”,你的猜想是:;针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何关系”,你的猜想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