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生态园策划实施方案

农业生态园策划实施方案

农业生态园策划方案1 项目基本情况1.1. 项目名称农业生态园1.2 项目承办单位情况承办单位:农业发展项目负责人:王洪友公司地址:1.3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根据新规划设计方案第一期项目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

其中已经自筹1000余万元用于项目建设。

拟引进资金4000余万元,希望对方以现金方式出资。

本生态观光园区按原规划设计总投资:2060万元,经权威评估公司评定项目价值:4662.64万元(北京廉明资产评估二00八年七月十四日)。

按新规划设计第一期总投资:5000万元,项目价值:1.2亿元(附新老规划预算对照表)。

利用外来资金方式:定额回报、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

1.4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该项目于2003年开始筹建。

现已修建完成:围墙、古烽火台70%、大雄宝殿基础已完成、地下防空洞已完成50%、山门主体已完成、农家院共五套其中两套主体已完成另外三套基础已完成、5千立方米水库已完成、园区己植树2万株、果木采摘园、两侧耳房、山门台阶已完成、三相电源己到位。

现已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

2 项目概况该项目是经省、市发改委批复备案的在建设项目。

依靠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建成后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农林牧渔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生态观光园。

总占地面积1730亩(第一期230亩,二、三期至高速公路约1500亩)。

计划设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改造荒山野岭,建设景观,发展农、林、苗、果、鱼养殖,建设成高效农业生态观光园。

市农业发展明代烽火台景区是集古代建筑、农林于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园,距享有盛名的盂姜女庙景区仅1.5公里,作为该景区的延伸,该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将有十分强劲的旅游、观光吸引力。

本观光园具体建设项目有:1、修复古建古代烽火台(在不影响古建前提下加装现代电子技术体现古代狼烟效果)2、建设地下防空人防工程(建设面积约5000平方米,战时用于人防工程使用、平时加装迷宫设计用于旅游娱乐)3、畜牧业养殖示基地。

其中建设现代化猪舍20间,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牛舍10间1300平方米;驴舍10间1400平方米;鸡舍50间2000平方米;鸭舍2000平方米,鸽舍1000平方米。

4、养鱼池6座,面积1000平方米。

5、蔬菜大棚20个约20000平方米。

6、各种果树2万株(采摘园区)。

7、各种观赏性树木1000万株。

8、各种花卉、绿地16000平方米。

9、各种树木苗圃5000平方米。

10、修建人工湖、水面面积6000平方米(设凉亭,游船等设施)。

11、修建古代八宝琉璃井。

12、修建具有独特的农家院5套(每套11间,格局为五正六厢)。

13、建设大雄宝殿,山门等设施。

14、山门西侧建设水晶宫饭店(采取地下水晶宫式大厅,二楼设雅间,具有山水,瀑布,使整个饭店多功能化)。

15、建设现代化多功能沼气池。

16、建设20千瓦风力电站。

17、建设儿童乐园。

18、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19、石磨豆腐坊200平方米。

20、自制散酒坊300平方米。

21、监控指挥中心200平方米。

本园区建成后集观光、休闲、娱乐、农林牧渔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生态观光园。

它的建成将为美丽的山海关添加一座风景迤逦的旅游景点,一定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山海关旅游业的发展。

3. 项目可行性分析3.1 政策优势根据市的旅游立市的发展方针,将打造成“国际旅游名城”,具有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连山踞海,旅游资源丰富,已成为京、津两地游客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被称为“京、津后花园”。

旅游开发是山海关的优势所在,古迹荟萃的古城有许多景点有待开发,而古建筑烽火台是与万里长城天下第一关、孟姜女庙等同期的古代军事、文化布局文物,因为年久失修而被人忽视未及开发的一个极有潜力的旅游景点。

市制定了相应的旅游规划,积极谋划探索假日游、工业旅游、农业生态游、筹办国际长城文化节和之春旅游联谊会,增开旅游专列等,努力扩大旅游外延,缩短旅游淡季,实现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

3.2 区位优势景区坐落在省旅游城市市山海关区境,东临交界102国道,北临京高速公路。

南有中外闻名的孟姜女庙;至山海关区北外环路边。

依山傍水,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市又是我国知名的旅游城市,每年夏季有700多万游客来此度假避暑,加上该市的200万居民,构成了现实和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

3.3 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提到了新的水平,尤其是近年法定节假日的增多,居民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休闲和娱乐,每到周末合家到公园或市郊游玩已是最基本的方式,而我市现有的公园和市郊景点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娱乐的需要,因此,修建一个别具特色的农家乐性质的娱乐场所是符合市民的文化生活需要的。

当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都市中的人们越来越羡慕闲适的农家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再只是出现在田园诗中,更成为当今社会大家向往的理想生活。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在田园牧歌里放松身心正成为众多都市人的生活之选。

农业生态园以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食宿和休闲娱乐为基本保障,以农家乐为特色,以全方位、多功能的系列生态旅游体验为经营方式,将旅游和农家乐开发组成有机整体。

利用固有的文物古迹、土地资源、特色建筑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成为能集吃、住、购、游、乐、娱为一体的,极具特色的休闲农家乐。

以农家乐为主题已经成为现在旅游时尚,怎么样花钱买个乐是每个游客的心愿。

让我们一起行农村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观农村景、享农家乐、购农家物、学农家活,最终达到健康、休闲、养生的目的,之行必将成体验之旅、快乐之旅,健康之旅。

3.4 旅游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国家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扩大需,采取了增加公休时间等一系列措施,旅游已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成为新兴的产业。

市是全国甲级旅游城市之一,是有名的“夏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旅游业是市优势产业之一。

古城山海关是古代城防建筑群,万里长城从这里入海。

这里的长城绵延起伏,雄关耸峙,如虎踞龙盘控制海陆咽喉,以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别具一格的组合方式,情景交融的构思寓意,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构成了具有山、海、关特色的旅游胜景。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开辟了黄金海岸、南戴河、碣石山、天马湖、祖山等旅游景点,构成了19个旅游区、40多个景点,形成了山、海、关三角旅游经济带。

为了提高旅游品位,缩短旅游淡季,市已开办了假日游、小包价、特价游等特色旅游活动,市已成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道路畅通的旅游城。

3.5 丰富市旅游资源市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但大都属于传统旅游产品,农业生态园的建成,将进一步丰富市的旅游资源,改善市的旅游环境。

以北戴河滨海为特色,山海关历史文化古迹为依托的旅游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如何使的旅游淡季不淡,一直是旅游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生态园设有四季植物展馆、娱乐设施等不以季节为制约的观赏、游乐项目,能够从一定限度地缓解旅游淡季游人无处可玩的状况,尤其是市民日常娱乐的要求。

3.6 适应旅游发展需要我国旅游业长期以来一直围绕着自然景观和历史资源而开发,以旅游观光为主,为旅游产品的基础层次。

单纯的观光性质的旅游并不能吸引游客重复旅游,这也是市乃至全国旅游业经济效益不高,旅游收入水平较低主要原因。

而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已逐渐由表及里转向挖掘文化涵,旅游经营方式和产品结构正在发生结构性和阶段性变化,旅游产品正由传统的列式、观赏式上升到表演式和参与式,以全方位适应现代旅游消费,出现了以下变化:a传统的观光性旅游向专题旅游转化,如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b静态列式旅游项目向动态参与式旅游项目转化;c被动式旅游向主动式、自助式旅游转化;d单一主题旅游向多元化主题的个性旅游转化。

为适应这一变化的新形势,农业生态园在市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拟建设一个以生态植物观光、娱乐、大众动态参与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生态旅游公园。

4. 市场分析4.1旅游现状具有三大旅游系统资源:历史文化古迹、山川湖泊、一百多公里的海岸线,旅游资源丰富。

但是“参与型旅游”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现代人越来越注重接近自然、亲身体验、亲自参与的旅游方式,而不仅仅满足于观光旅游。

目前集发农业观光园在国已经享有盛誉,就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成功典型事例。

4.2 旅游人口分析城市人口68.7万人,郊区人口197.6万人。

游客比例按10%计为26.6万人;50km半径1283万人,游客比例按2%计为24.56万人。

外地游客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进入游客约600万人以上,途径主要为铁路、公路、航空。

其中铁路途径约占61%,公路途径约占38%,航空途径1%。

游客主要集中在暑期四个月。

4.3 客源规模预测根据市旅游部门预测,至2010年,我市旅游客源人数如下:根据前述客源市场分析,当地人口(含三区四县)266.3万人,300公里地理半径人口约6000万人,外地游客每年进入的游客均在900万人以上,主要集中在暑期四个月,若按1%游客来园参观游览计,则年游园人数约10万人。

另考虑本地人口的(三区,四县)来园游览,则农业生态园年可接待40万人。

4.4 客源市场的潜在优势近年来市加强了旅游规划,制定了增开至、、等七城市旅游专列,开辟香港和俄罗斯市场,利用中央电视台和互联网加强对外宣传,京高速公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北京、天津、、游客来市的时间,这些措施构成了市旅游客源增加的潜在优势。

另外,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式的逐渐好转,人们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双休日及节假日的增多及我国加入世界经贸组织等,尤其是春节、五一、国庆节等大假的设立,国家积极鼓励消费,假日旅游消费意识已深入人心,为扩大游客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旅游淡季的缩短、游客的增加已是必然趋势。

5.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5.1 设计原则a 在充分利用、保护现有文物古迹等景观资源,改善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

b 积极开发与推出新的旅游项目,突出新意,强调参与,满足现代游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配合全民健身运动,力求实现让人们远离现代都市生活的“喧嚣与躁动”。

c 在充分体现时代性的同时,又面向新世纪,满足不同年龄和消费层次的需求,为广大市民和国外游客提供一个理想的寓教于乐的休闲胜地。

d 集娱乐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实现旅游、农业和文化的有机统一。

e 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组织、建造园区的各个组成部分,使之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f 在强调优美的绿色环境的同时,创造便于建设和经营管理的良好条件。

g建成生态园与游乐园相结合,集生态性、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健康性、参与性一体的现代化农业观光、休闲、游乐场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