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培训教材
在处方审核、日常检查、处方点评等工作中发现 的问题,如:中成药使用问题、静脉用药、时间 依赖性抗菌药使用、审核处方、用药交待等
某些用药风险高或有潜在用药风险的药品
较易发生用药问题的特殊人群
建立标准:正确用药的评价指标 (运用循 证医学)
使用:适宜的用药适应证,无禁忌症 选择:选用适宜的药品 剂量:适宜的剂量、使用间隔时间及疗程 适宜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特别是注射剂 相互作用:无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药物与
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未进行用药交 待与指导,特别是弱势群体和重点患者的用药
临床药师未对临床用药实施监护和安全用药教 育
③超常处方的含义与范围
主要是指:无正当理由、超出一般常规性用 药的不正常用药现象
包括:无适应证;无正当理由开高价药或开 大处方;无权威性循征医学依据严重超说明 书用药;开人情方;开方与个人或科室经济 利益挂钩的
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行动态 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 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处方管理办法》第45条规定:
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 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 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 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了“处方标准”:
管理(医务、门诊、护理、感染管理)等专家和 管理部门领导组成 专家组职责任务: 提供指导、咨询等技术支持 对某一案例用药是否适宜有争议时,应由点评专 家组裁定
处方点评由药学部门具体负责,应成立“处 方点评小组”
处方点评小组主要成员应是调剂药师 处方点评主要是调剂药师的职责 处方点评中发现的用药问题,也说明我们调
(二)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 一致的;
(三)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 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 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四)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五)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药物使用评价”目的:促进、优化 药物治疗
保证药物治疗与临床诊疗指南或临床路径相 符合
促进药物临床应用的正确、适宜 防范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促进医务人员或者患者采取优化治疗措施 加强医务人员在药品临床使用中的责仼感 控制药物治疗费用,合理使用卫生资源
处方点评(药物使用评价)步骤应包括:
具体抽样方案:药学部门与医疗管理部门决定
处方点评具体实施办法
点评小组按已确定的抽样办法抽取处方或病历 门急诊处方点评结果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 病房(区)以每位患者病历为依据对用药医嘱进行
综合点评 病房(区)点评工作表,可根据本医院实际情况,
参考“处方点评工作表”自行设计 处方点评与填写的“处方点评工作表”应当真实反
药师以上;其他医疗机构药师以上 医师也参加处方点评小组
(四)处方点评的实施
处方点评抽样方法和抽样率:
抽样方法、抽样率依据:本医院实际情况:诊疗 科目、临床科没置、诊疗量
门急诊抽样量:总处方量的>1‰,点评总处方数 >100张/月
病区抽样量:按出院患者病历数,抽医嘱单>1%, 点评病例数>30份病历
合理用药、用药不适宜等 工作方式方法:透明、公平、公正、科学的调查分
析评估
(二)处方点评对象与责任
“处方点评”主要对象:是一、二、三 级医院,重点:是三级和二级医院
处方点评:是“医疗质量”和“药品临床应 用管理的组成部分,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措 施
规定:医院要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并应 有组织实施措施
(七)关于“专项处方点评”
目的:对临床用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寻找 规律性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提升临床用药 质量,促进药物合理应用,节省卫生资源。其 实质是临床用药研究
专项点评选题:可按某类或某一药物、或者某 一疾病的用药为中心,进行调研与专项点评
要重视超药品说明书用药问题,应有规定
饮料间的相互作用
重点监控项目
抗菌药物 血液制品 单独使用的静脉营养制剂 中药注射 辅助治疗药物 激素类 围手术期用药 肿瘤患者 超说明书用药
容易发生问题的高风险药物
使用频率高、用量大的药物 严重ADR发生率高的药物 治疗窗窄的药物 价格昂贵的药物 抗菌药物(预防、治疗) 高风险药品 高危患者的用药 中药静脉用注射剂 其些疗效不确切的药物 某些复方制剂
作中存在的问题
按规定将点评中发现的问题上报
上报医疗管理部门:主要是医务部处(科)、 门诊部,以及护理部(护士用药中的问题)
上报药学部门:对本部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应进行干预、纠正
在药学专业技术上,应为医疗管理部门和临床 科室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
(五)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与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用药不适宜;
处方点评医院层面的责任
医院应当组织管理、规范医师处方和药师调剂行 为
医院应落实处方审核、调配、校对发药和用药交 待有关规定,把规范调剂工作提高到是医院领导 层面的责任,要在人力、物力提供支持
对医务人员进行持续的合理用药知织培训与教育 医院应当制订“处方开具和药品调剂”持续改进
与落实措施
二.“处方点评”的实施
(一)处方点评的定位
属于“药物使用评价,DUE”,是属事后评 价处方适宜性,是对处方书写规范性与药物 临床使用适宜性进行评价
“药物使用评价”概念:是连续的、系统的 和标准化的药物应用评价系统
对医师处方、药师调剂、护士给药和患者药 品使用进行规范,进行持续的评价、干预和 改进
规定了:处方书写规则 处方内容:前记、正文、后记 处方颜色:普通及“精二”:白色;
急诊:黄色; 儿科:淡绿色; “麻、精一”:淡红色
规定了“处方评价表”以及处方评价与 填表说明
处方点评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卫生部卫医管发(2010)28号文又下达了《医院处方点 评管理规划(试行)》通知,本通知就处方点评制度,提 出了具体管理要求,包括点评目的、点评工作责任部门、 点评人员资质与素质要求、实施具体要求、结果评价、处 理与改进等各项要求
未审核处方或虽发现超常处方,但未进行干 预,造成患者较严重受伤害;未进行用药交 待造成患者用药错误、而使患者受严重伤害
(六)处方点评结果的应用与持续改进
点评目的在于持续改进,提升药物治疗质 量
点评结果要经药学和医疗管理部门审核, 并应进行后期处置
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用药情况
剂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从事后处方点评,逐步提升到事前处方审核、
及时发现不适宜处方、干预与纠正
点评小组药师资质:
技术水平:系统药学专业知识;较丰富药物合理 应用知识
具有获得信息能力:具有获得新药和临床正确、 适宜使用药物新知识的能力
熟悉、并掌握相关的药事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有一定交流沟通技能 实践经验:有较丰富审核处方和临床用药经验 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级以上医院主管
关注容易发生问题的特殊人群
老年患者 儿童 特别是新生儿、幼儿 孕妇 哺乳期 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高危患者的用药 器官移植患者 抗凝治疗的患者 高过敏患者 其它
内容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情况
“处方点评” 工作开展前的全院培 训
告知临床科室实施“处方点评”的目的和 意义
应本医院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
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处方点评要有完整的书面记录,并要坚持客观、准确
的原则 每次处方点评后应有小结,并至少每年应进行一次较
全面的总结 对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用药情况以及不规范调剂,应
有医疗管理部门通知当事人及其所在科室 药学部门要十分关注自身存在的不足、特别是调剂工
根据处方点评发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提 出改进建议,并向两个委员会报告
及时发现与防止药品或用药中可能发生的隐患
点评结果处置程序
点评结果审核后→报告两个委员会→两个委 员会制定改进措施→责成医疗管理部门和有 关科室改进
处方点评结果应当纳入医院评价标准和 医师、药师考核指标体系
医院要建立相关的奨惩制度,处方点评 结果应当纳入相关科室及其人员绩效考 核指标
2010年28号文意义使处方点评工作将成为医院药物治疗 中一项常规工作
进行处方点评工作的目的
发现处方或用药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干预措施、 达到改进与提高的目的,概括为以下4点: 为了规范医师处方和药师调剂医疗行为,提高处方 质量 为了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权益 要逐步解决从“事后点评”提升到“事前认真审核 处方” 最终目的: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体现了医 药卫生事业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为此,应规范处方点评,规定点评组织、程序与方 法,提高点评质量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 的体会
2011年7月6日
内容
处方点评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情况 点评工作的体会和思考
一、处方点评工作背景和依据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2002.1
《处方管理办法》2007.5.1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2010.2
处方点评依据:
《处方管理办法》第44条规定:
(六)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七)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
清楚的; (八)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
清字句的;
不规范处方(15条)
(九)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 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十)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十一)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十二)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