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流水地貌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流水地貌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崇明岛会消失吗?
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区别
冲积扇(洪积扇)
三角洲
形成于山口处;由常年 流水或暴发性洪流出山 不同点 口时,泥沙、碎石堆积 而成;多分布在山区 (山前)
相同点 均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形成于河口处;由河流注 入海洋或大湖时,泥沙沉 积而成;多分布在河流冲 积平原(临海)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河谷横剖面
河漫滩: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 河流阶地: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
P40问题: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受洪涝灾害的影响小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力量下冲至下游沉积。大大小小的冲积扇在泥沙的不断补 充之下,就形成了成片的冲积平原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河口三角洲(河口平原) 分布:河流入海口 特点: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 外缘,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
(1)峡谷深且险峻、长且弯曲、两侧山体较为陡峭
(2)与地壳的快速抬升有关,同时,该地降水丰富,河流 径流量巨大,流速快,侵蚀(底蚀、侧蚀)作用强。总体 来说,大峡谷是地壳抬升和流水下切共同作用的结果。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流 Nhomakorabea侵蚀地貌
思考 河流不同地段地
貌一样吗? 形成原因是什么?

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流水塑造的地貌。 流水地貌可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河流地貌
侵蚀作用
堆积作用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1)流水侵蚀作用分为哪三种形式? (2)通常,河流上游河谷形态如何?河流下游河谷形态如何?
溯源侵蚀
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长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如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
“蛇曲”。“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弘磅礴。读图
完成5~7题。
5.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流水堆积
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6.如图中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斜线区为泥沙沉积物,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最可能的是
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3~4题。
8.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可能出现在
A.云贵高原
B.东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9.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 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分布:发育于山前(山麓)或河流出山口
特点:以谷口为顶点成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 降低,堆积物的颗粒由粗变细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 拐弯处景观图”,完成以下两题。 3.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U形谷 B.水流湍急 C.为V形谷 D.水深壁陡
4.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流水溯源侵蚀 B.流水侧蚀 C.流水下切侵蚀 D.冰川侵蚀
曲流:河道在弯曲度达到一定程度。 曲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弯曲。
牛轭湖:当曲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河流会自动裁弯取直,废弃的弯道形成。
P38嘉陵江: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该处河床坡度减小,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而侧蚀作用明显 增强,受地转偏向力以及岩石软硬程度的影响,河流不断 侵蚀河岸,,致使河道发生弯曲。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 向横向发展
河谷的演化发育过程
试一试:a、b、c分别是同一河段,不同时期的河谷发育图, 请按时间顺序排列?并说说你的理由?
a
b
c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特点: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谷地狭窄, 深度通常大于宽度,横剖面呈“V”型,
P41活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冲积扇—洪积扇的区别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分布:河流中下游或流经盆地
形成条件: (1)上游的水流速度快,且含有大量泥沙,为冲积平原
的形成提供物质条件和动力基础; (2)地势平缓,有利于泥沙的沉积,这为冲积平原提供
有利地理条件; (3)然后下游河道变宽时,泥沙没有了阻挡,在河水的
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 答1~2题。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搬运、侵蚀 D.搬运、堆积、侵蚀
7.“蛇曲”流经区域最可能形成的地貌类型是
A.河口三角洲
B.冲积扇
C.河漫滩平原
D.峡谷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 2.1 流水地貌
在地势平缓地区,常常看到呈“S”形弯曲的河道,即曲流。
洪水泛滥时,河水可能冲毁曲流的颈部,使弯曲部分与河
道分离,形成牛轭湖。如图
冲积扇与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貌形态。读图回 答1~2题。 1.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扇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 ④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侧蚀 使河床拓宽 下蚀
使河床加深
河流的侵蚀作用示意图
流水侵蚀类型
成因: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流水侵蚀分类:溯源侵蚀、下蚀、侧蚀
作用形式
概念
对地貌的影响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下蚀 侧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 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