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模拟式控制器

第三章模拟式控制器


EXIT
+
r
e
调节器
μ
被控对象
y
第15页
3.1 .1 基本调节作用
调节器的控制规律中最基本的调节作用是比例、积分和微分 作用 , 它们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下面分别讨论。
(1)比例作用(简称P作用)
比例作用的动态方程为:
KP e KP r y
式中:e ——被调量偏差,调节器的输入信号; μ——调节机构的位置,调节器的输出信号; KP ——比例作用的比例系数。
第13页
3、调节器
典型的调节组件SAMA图如下图所示:
测量值 给定值
Δ K T ∫
主要功能: 求测量值PV与给定值SP的偏差 对偏差进行比例积分运算 手、自动切换功能 输出信号限幅功能
EXIT
第14页
二、调节器的控制规律
调节器根据被调量y与给定值r之间的偏差e(输入量),
输出调节机构控制信号(输出量),从而引起调节机构位置 μ的变化,使被调量最终等于给定值。调节器的输出量与输 入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称作调节器的控制规律。调节器和被 控对象组成的一个闭合控制回路如下图所示: λ
第 5页
则,单回路等效图为
λ(扰动) r + e WT
* (s)
W0
* (s)
Vm
等效调节器
广义对象
确定广义对象与等效调节器的原则:阶跃输入与响应 输出之间的所有环节的串联视为广义对象。剩下所有环节 的串联称为等效调节器。
EXIT
第 6页
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调节器有正作用和反作用,单回路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正 反作用方式选择的目的是使闭环系统在信号关系上形成负反馈。 正作用调节器:当系统的测量值减小给定值增加时,其输出 增加; 反作用调节器:当系统的测量值减小给定值增加时,其输出 减小。
EXIT
第17页
比例控制 规律及控制器

示意图:
偏差 ε=xi - xs 控制器输出 I0 △y 控制器
4~20 mA
xi
△y KP >1 KP =1
测量值 xs 设定值 △y ε
KP <1
ε
△y
- ε
0
+ ε
EXIT
比例控制器 KP
第18页
(2)积分作用(简称I作用)
积分作用的动态方程为:
1 K I 0 edt K I 0 r y dt = Ti
EXIT
第28页
对下图所示单回路系统,保持控制对象不变化,当调节器 分别采用P、PI控制时,若保证稳定性相同(ψp= ψ PI=0.75)
r + e WT (s)
调节器
VT
W0 (s)
Vm
试分析比例带δp 、δ PI ,静态偏差eP(∞)、 ePI(∞),动态偏差 eP(m)、 ePI(m)的大小。
t t
0 edt
KI —积分增益 Ti—积分时间
t
du 1 K I e= e K I r y dt Ti
WI s
传递函数为: s
es
EXIT
KI 1 = s Ti s
第19页
e
Δe0
o μ t
o
Ti
t
特点:(1)无差调节; (2) 控制不及时,动作慢,容易引起调节过程振荡, 降低系统稳定性; (3)控制作用体现在控制过程后期。
确定调节器正、反作用的次序一般为:首先根据生产过程 安全等原则确定调节阀的形式、测量变送单元的正反特性,然 后确定被控对象的正反特性,最后确定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确定调节器正、反作用的原则:组成系统的各环节静态放 大系数极性相乘必须为负值(构成负反馈的条件)。
EXIT
第 7页
单回路系统注意事项: 1、被调量的选择 2、控制量(调节量)的选择 3、控制通道和扰动通道
KP e KP r y
1

r y
式中:KP —调节器的比例系数,即偏差改变一个单位时,调节机 构的位移变化量; δ—比例系数KP的倒数,称为比例带,即当调节机关的 位置改变100% 时,偏差产生的改变量。 比例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WP s
EXIT
s
EXIT
第 1页
第3章 模拟式控制器
3.1 控制器的控制规律
3.2 DDZ-Ⅲ型控制器
3.3 基型控制器的运行方式
3.4 基型控制器的操作
EXIT
第 2页
3.1 控制器的控制规律
概述 1、控制器的运算规律 概念: y=f(ε) 2、偏差的概念:ε=xi-xs 定值系统:Δxi=Δε 3、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xi↑→ε↑→y↑;ε>0, Δy>0→正作用 反之亦然。 4、控制器的基本运算规律:双位、P、I、D规律 控制器的组合运算规律: P I 、P D、 PID规律
4、影响控制系统控制质量的主要因素:控制器和对象特性。
EXIT
第 8页
控制系统组成:
调节单元 给定单元
显示单元 执行单元 调节量 变送单元 被调量
被控对象
EXI、流量、液位等物 理量转换为0~10mA或4~20mA的直流标准信号,并传送到 各指示、调节装置,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检测和控制。
若保持相同比例带,试分析在调节器分别为P、PI时系统稳 定性、静差的大小。
EXIT
第29页
(3)比例微分(PD)调节器
比例微分调节器由比例作用和微分作用组合而成,理想的 比例微分调节器动态方程为:
K d de de K P e Kd KP e dt K P dt
t
特点:(1)超前调节,补偿延时和惯性; (2)微分作用体现在控制过程的前期,限制偏差的进 一步增大。可以有效地减少被调量的动态偏差,增强稳定性; (3)偏差存在但不改变时,微分不起作用。
EXIT
第22页
3.1.2 工程常用控制规律
(1)比例(P)调节器
比例调节器的动态方程与比例作用的动态方程相同,即:
第3章 模拟式控制器
知识目标
了解控制器的种类及发展 理解比例、微分、积分三种基本控制规律的特点 掌握工程常用控制规律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了解DDZ-Ⅲ型控制器的主要功能 掌握DDZ-Ⅲ型基型控制器的构成原理 理解DDZ-Ⅲ型基型控制器的实现电路
技能目标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控制器 能够对控制器进行正确的调校 能够在三种运行方式下操作控制器并进行手动/自动切换
EXIT
第 3页
一、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组成
f (内扰) r + e WT (s)
调节器
λ (外扰) Wμ (s) W0 (s)
被控对象
VT
WZ (s)
执行器
μ
y
Vm
Wm (s)
测量变送器
单回路控制系统原理方框图 为了便于系统分析,将测量变送器、执行器、阀门、被控对 象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该整体称为“广义对象”。这样上图所示 的单回路控制系统就由调节器和广义对象两部分组成,其等效原 EXIT 理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第 4页
e Δe0
PI调节器 阶跃响应曲 线
o μ
e0
t

e0
o

Ti EXIT
t
第27页
阶跃扰动为Δe 0时
1 e0 e0 t Ti
1
把 t = Ti 代人式(3-11)可得:
e0 1 e0 e0Ti 2 Ti 1
式(7-12)说明,当总的输出等于比例作用输出的2 倍时,其时间就是积分时间Ti 。应用这个关系我们就可 以通过PI 调节器的阶跃响应曲线确定积分时间Ti。
t
比例积分调节器是比例作用和积分作用的叠加,其动态方程 为:
0 edt
t
或写成
1 1 e Ti
0 edt
t
KP 其中:Ti KI
比例积分(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WPI
KI 1 1 1 s KP s Ti s
λ(扰动) r + e WT (s)
调节器
VT
W0* (s)
广义对象
Vm
单回路控制系统等效方框图 若试验得到的被控对象动态特性包括了测量变送器的动态特 性,则广义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W
0
s W0 s Wm s
EXIT
此时等效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W
T
s WT s WZ s W s
WP s
s 传递函数为:
es
EXIT
KP
第16页
e Δe0 o μ
1
t
e0

o
t
特点:(1)比例作用无惯性、无迟延、动作快,而且 调节动作方向正确。因此,比例作用在控制系统中是促使 控制过程稳定的因素。 (2)输出量μ与输入量e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调 节结果被调量最终有稳定(静态)偏差,称为有差调节。
或写成
1 de e Td dt
Kd 其中:Td Kp
式中:Kd ——微分作用的比例系数; Td ——微分时间。
EXIT
第30页
理想的比例微分(PD)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
s 1 WPd s 1 Td s es
比例微分(PD)调节器有两个可供调整的参数,即KP 和Kd 或δ和Td。微分时间Td 影响调节器微分作用的强弱;比例带δ 不但影响调节器比例作用的强弱,而且也影响微分作用的强弱。
es
Kp
1

第23页
EXIT
第24页
1)比例带增大, 比例增益减小,稳 定性增强,控制作 用减弱,动差增大, 静差增大。 比例带减小,比例 增益增大,稳定性 下降,控制作用增 强,动差减小,静 差减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