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商务的概念移动商务(mobile commerce),顾名思义,就是“移动的商务”。
移动是手段,商务是目的。
移动商务的特征:1) 移动性2) 即时性3) 连通性 4) 便携性 5) 位置相关性 6) 可识别性7) 个性化 8) 较好的基础性 9) 成本效益 10) 移动电话有固有的安全优势,SIM卡存储了秘密的信息可以保护用户移动商务面临的问题:1) 移动设施方面2) 信任与隐私方面3) 管理与实现方面4) 安全问题5) 习惯问题6) 标准问题7) 成本结构移动商务的安全需求(1)公平性需求公平是一个合法的参与方能按照协议规范产生消息并根据某些特定的消息推导规则处理消息。
(2)认证性需求认证是主体进行身份识别的过程。
(3)可追究性需求可追究是指电子商务交易发生纠纷时,可通过历史信息获取交易当时的情况,从而获得解决交易纠纷的能力。
(4)不可否认性需求不可否认是电子支付商务协议的一个重要性质。
其目的在于通过通信主体提供对方参与协议交换的证据来保证其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即协议主体必须对自己的合法行为负责,不能也无法事后否认。
(5)私密性需求私有交易重要信息不能被其他人截获及读取,没有人能够通过拦截会话数据获得账户信息,同时还需满足订单和支付信息的保密性。
(6)完整性需求完整性可以发现信息未授权的变化,防止信息的替换。
移动商务价值链的定义根据迈克尔·波特理论,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价值活动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
基本活动是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转移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
支持性活动是辅助基本活动,并通过提供采购投入、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公司范围的职能支持基本活动。
这些互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移动商务价值链概念移动商务价值链是指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移动平台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创造、提供、传递和维持,以及从中获得利润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传递的链式结构。
移动商务价值链的构建方式1.服务平台型移动商务价值链的构建2.技术引导型移动商务价值链的构建3.应用驱动型移动商务价值链的构建4.服务跟进型移动商务价值链的构建5.资源扩散型移动商务价值链的构建6.市场驱动型移动商务价值链的构建7.适应WAP需要型移动商务价值链的构建8.移动商务冲击下的电信价值链的构建虚拟移动商务价值链虚拟价值链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它至少应当包含以下要素:(1)虚拟价值链存在于由信息组成的虚拟世界(market place)中。
2)虚拟价值链的生产对象是信息,并以此作为其主要的价值增值来源。
(3)虚拟价值链是企业与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相互联结的一个虚拟网络结构体。
4)虚拟价值链的组成企业互为平等的伙伴关系。
(5)虚拟价值链中企业采用外包模式商业模式类型移动商务应用的内涵和分类1、按商业应用方式分类(1)直接的商业应用 :是指用户直接向运营商或信息提供商直接付费,来获得商品或服务的商业应用。
(2)间接的中介应用:是指通过非直接商业交易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2、按照使用对象分类(1)个人移动商务应用:是指个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的交易、娱乐、金融业务和信息查询等服务(2)企业移动商务应用,主要是企业利用移动终端.开展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各种数据业务,进行企业网上商务活动的一种创新的电子商务模式。
移动ERP的优点(1)随时管理功能的实现。
(2)新的盈利模式。
(3)更低的资金投入。
(4)更强的灵活性。
移动ERP的缺点(1)商业模式还不太成熟。
(2)操作方便性有待增强。
3)权限管理及安全性。
移动支付的定义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也称手机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
运营方式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的优点1)产业链各环节容易组织和协调。
2)运转灵活方便,在通信话费账户直接支付的模式中,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3)鉴于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优势,技术实现方便。
3、运营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的缺点1)目前移动运营商自身的移动支付业务运作效率不高。
2)移动运营商过于强势的地位容易产生风险。
以金融机构(如银行)为主体的运营模式金融机构为主体的运营模式的优缺点illness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避免了监管问题。
但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已经表明这种方式的成本较高且效率较低。
而且,银行卡公司在发展移动支付业务时,将面临资本实力有限、对最终用户影响较弱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这种模式只解决了移动支付转接平台运营的问题,而没有考虑移动支付应用平台的运营问题。
运营商与银行合作的模式运营商与银行合作模式的优点1)银行可以利用运营商庞大的客户群发展移动支付业务。
2)移动终端作为信息接收的载体也是商家发布支付类广告的最好平台,能大大降低广告成本。
3、运营商与银行合作模式的缺点1)在该模式下,很难完成现场交易。
2)由于要进行移动终端代码和银行卡卡号之间的转换,移动通讯运营商或者银行卡联合组织必须保留用户的移动终端代码信息和银行卡信息,这也会给持卡人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以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商为主体的运营模式第三方为主体的模式的优点1)高效: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起到信息中心的作用,将多对多的系变为多对一的关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商务运作的效率。
2)资源复用:移动支付平台不仅各个金融机构可使用,移动运营商也可以使商家也可以只提供一个和移动商务平台连接的接口即可,不必考虑不同银行用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研究的接口。
3、第三方为主体的模式的缺点1)对第三方移动支付运营商的要求很高,包括市场推广能力、技术研发能力、金运作能力等方面都要求具有很高的行业号召力和执行力。
2)现有的第三方移动支付运营商规模普遍偏小、没有人民银行要求的金融结算质、缺乏规范化管理,尚未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特别是难以打消消费者对移支付安全性的担忧。
移动营销的定义美国移动营销协会认为:移动营销就是利用无线通讯媒介作为传播内容、进行沟通的主要渠道所进行的跨媒介营销。
移动营销的目的主要是增大品牌知名度、收集客户资料数据库、增大客户参加活动或者拜访店面的机会、改进客户信任度和增加企业收入。
我国移动营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我国移动营销存在的问题(1)盲目追求信息的大量传播,侵扰受众。
(2)难以满足精确的受众需求(3)用户信息安全保障性较低(4)移动设备及技术因素的制约(5)盈利模式单一,内容缺乏(6)服务资费过高,移动业务难退订(7)企业与消费者的认知不足(8)产业链的不完善解决方案1)保障用户信息安全(1)完善相关制度(2)加强安全技术的开发与监管平台的建设运营商应从技术与制度层面双管齐下,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力保客户信息安全。
并且要加强对信息的监控,对发送流量大大超过正常发送量的进行严格审查。
(3)完善反馈与投诉机制各移动运营商应完善反馈与投诉机制,方便用户对移动业务进行咨询,对不良现象进行投诉。
(4)加快实施手机实名制度国外普遍采用手机实名制度, 也就是将手机号与个人身份绑在一起, 这样可以对垃圾短信进行追根溯源, 避免移动通信市场的欺诈行为。
(5)SP要加强行业自律很多诚心在这个市场上获得长远发展的SP组织起来,共同签署各种形式的自律公约,以约束自己的行为。
(6)企业要提高意识、明确责任移动营销的首要原则应是用户自愿,并尊重与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7)安全技术的开发可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设置安全警戒线,对每条手机短信的内容进行过滤并监控,对日发送流量大大超过正常发送量的要进行严格审查。
2)提供消费者“许可”的营销信息(1)提供消费者“许可”的营销信息首先,营销信息的内容应符合目标受众的需求, 其次,营销信息的制作形式应多样化。
(2)变强制推送为双向互动相比互联网平台, 手机是实现互动营销的最佳平台。
企业可整合各种短信服务, 建立短信互动平台, 吸引消费者的主动参与。
(3)建立退出机制企业所发送的信息应有利于消费者的退出。
如果消费者收到不需要的信息, 应可以发送退出信息到信息的发送平台, 这样企业就会把他的个人资料加入到它们的屏蔽名单中, 以后该消费者就不会再收到类似的信息。
(4)采取定制的方式企业可采取会员制, 会员可以自主选择所需要的营销信息种类, 企业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只对会员发送其所需要的信息。
3)制定准确的营销诉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在制定无线营销策略的时候,必须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企业产品、手机媒体的特点,遵循细分市场营销和定制化营销的原则,结合相关的资源制定出准确的营销诉求,避免定位的失误和营销信息表达错误。
4)根据手机媒体的实际接受能力,确定营销形式。
企业应该考虑各无线营销形式的特点以及需要的移动终端的情况和变化。
企业应该及时关注移动终端市场的状况和变化,还要关注移动运营商提供给其用户的服务的受欢迎情况5)构建一个多赢、开放、共享的合作平台。
移动营销产业链上的各方应积极构建一个多赢、开放、共享的合作平台,探索比较可行的商业模式6)丰富盈利模式,开发多样化业务努力开拓无线服务,丰富盈利模式。
企业必须逐步改变现在的盈利结构,寻求其他营销手段的发展。
企业应该不断开拓更多的移动服务来增加盈利,加强与手机终端制造商的合作,从而拓展业务推广渠道,促进移动服务的发展。
7)加强对企业与消费者的教育为了促进移动营销的推广和应用,有必要对企业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参与移动营销的阵营。
,只有注册的企业多了,内容丰富了,消费者才会使用短信网址进行搜索,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只有消费者多了,才能吸引新的企业注册;吸引更多消费者;吸引更多的企业营销策略的创新(1)互动营销无线手机的互动行销可以细分为纵向互动和横向互动,纵向互动指的是企业/ 广告主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横向互动则意为消费者之间的人际传播。
(2)病毒性营销病毒营销描述的是一种信息传递战略,包括任何刺激个体将营销信息向他人传递、为信息的爆炸和影响的指数级增长创造潜力的方式。
(3)精准化营销通过用户数据库的构建、受众市场细分、特定族群的生活轨迹跟踪,无线营销借助手机载体,可以在适当的时间、以合理的方式,直接向细分受众定向、精确地传递个性化信息。
(4)情景营销情景营销的基本假设是,消费者在其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相似的瞬间”,更容易接受相同的宣传,而无论其年龄、性别、收入等。
这和传统的市场理论相抵触。
(5)移动CRM策略无线营销未来的发展将更多地讲究互动性、针对性、差异化、个性化营销,这就要求建立无线用户数据库,挖掘用户消费习惯、喜好、特征等个人信息,把移动CRM思想注入到无线营销运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