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幼儿独立性与责任心的培养

浅谈幼儿独立性与责任心的培养

幼儿教学中于独立性与责任心的培养
内容摘要:幼儿教学,最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与认识能力,知识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积累的,而性格与行为能力的培养是在从小的时候就逐渐形成并且固定下来的。

因此,幼儿教学,将独立性与责任心作为教育的中心点,在教育中作为一种重要课程来进行引导和栽培,必定能为孩子在将来的学习与成长奠定一个基本且不可缺少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需要独立性,而每个孩子都必须为自己负责。

因此,对于独立性与责任心的培养,需要在孩子刚刚萌生学习意识的时候,若在孩子成长以后再进行学习,是相当困难的。

关键词:独立性责任心教育性格培养
引言
幼儿教学是一种基础教学,承载着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最基础的学习教育及最初的性格和能力的培养。

幼儿教学的基本,是引导孩子,配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辨别能力、语言能力、行为能力等,这是一个孩子需要学会的基本,也是整个幼儿时期必须完成的学习。

当孩子跨越过幼儿期,便失去了幼儿时期的那种学习能力栽培的最好时机。

幼儿就像是一颗种子,刚发芽出土,那是最脆弱,也是最需要人去引导的时候。

目前,我们的幼儿教学,大多数都在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行为能力、一些超越幼儿年纪的学习。

超过了孩子的负荷,也影响了孩子原本的自然生长。

这是个幼儿教学的弊端,对于幼儿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一个人不只是要学习,要能力,还需要更注重独立性与责任心。

没有独立性,是没办法独立面对人生的困难挫折的,没有责任心,就无法意识到他人的重要与自己行为的重要。

因此,作为幼儿教学,笔者比较偏向对幼儿进行一些初步且基础的独立性与责任心的培养与引导。

毕竟,作为一个孩子,无论学习还是能力,都是最基本的未成形状态,而独立性与责任心是在幼儿时期就应当基本形成,而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才能算是成功的教学。

一、幼儿成长独立性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相对都是独立的,并非依附于谁,团队性固然重要,但是独立性是必须的。

作为一个孩子,由于父母亲人的照顾,都是非常周到的,一定程度上,就已经造成了独立性的缺陷。

依赖性的增长,导致了独立性的下降,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能做,也做不了,因为有父母,因为有人帮他承担,帮他安排,他无法自主去决定,无法自主来处理。

例如:背书包。

很多家长都是亲自接送,而且书包都是由家长代劳背着的,孩子不背,怕他累着。

却不知道,这样导致了孩子的依赖性逐步增强,慢慢的养成了一种依赖性,分内事情也要他人帮助,不愿意去自己做。

由于依赖性的加强,独立性渐渐被取代了,即使明知道是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也无法独立去面对,并独立地思考,完成。

幼儿时期的感性认识完全影响到长大成人以后的行为模式。

一个孩子在小时候没培养出独立性,那么长大后是很难面对工作与生活的。

任何一个人都需要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等等,依赖性严重地磨灭了孩子本身的独立意识体系,这会造成孩子成长以后,在面对自己的人生及人生中所
遇到的一切问题的时候,不会想着怎么去解决,而是会想着谁能帮自己解决。

但,并非时时刻刻都有父母、朋友、他人来帮忙;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个人自己应当面对并且应当能处理的事情,处处都需要他人处理,任何时候都依赖着他人,那么这个人,又如何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独立生活、工作中那些应当自己去解决、完成的事情呢。

因此,幼儿成长中独立性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没有独立性的存在,那么,这个孩子是无法真正完成他自己的人生的。

优柔寡断、独立性差、承受能力弱,这些都意味着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会比具有独立性能力的孩子更多,更无法面对。

二、责任心的伴随性
如何完成一个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就要看责任心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到底有着怎样的位置。

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自己的家人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无论哪一方面的负责,都需要有责任心,有负起这个责任的能力与想法。

幼儿时期,是责任心培养的最好时机,从小就有责任意识,对自己的事情有着自己该有的担当与承受,那么,这个习惯会陪着这个孩子一生。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认可,得到赞赏。

对于不承认错误、不完成作业、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的孩子,老师应该更多的教导他,从责任心的认识和培养来引导。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脆弱的一面,也有自己的弱势,但是,不管是弱势还是脆弱,都不能让孩子没有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从小建立的个性体系,没有责任心,无论这个孩子有多么聪明,能干,有多么强的学习能力,创造力,都无法弥补他人生的缺陷。

没有责任心,无法得到其他人的肯定与认可,一个人连对自己都不够负责,还能对什么事情负责,谁还能信任他,还有什么工作可以交付给他去完成?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是无法体会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困扰与麻烦。

任何时候,不懂得自己去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并对这个事情的全部过程及结果承担起全部的责任的孩子,是无法得到任何人的欣赏与赞同的。

这样的个性,会导致孩子的人生过程走得异常艰难,因为没有责任心的意识与承担能力,要想在社会中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能力的承认,是相当的困难。

因为责任心的缺失,孩子在长大成人以后再从新学习责任的认识与承担,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习惯的难以纠正、认识的偏激、情绪的变化等,都有可能导致更多的负面问题出现。

逃避、埋怨、怀疑、不懂得自我认识……这一切问题出现,都会导致孩子在心理上、在客观认识上出现大幅度的偏差,对于社会的认识、工作、生活的认识,同样会出现判断失衡,从而导致更多的问题产生,得不到有效的调剂与解决。

因此,责任心的重要在于贯穿了一个孩子的一生,从孩子有意识与分辨能力的时候开始,他就应当学着去理解责任心的重要性,培养责任心的存在,养成负责的习惯,坚持着责任心的能力培养。

只有懂得如何去承担责任,对自己的人生及行为负责,才能真正的成长为一个被人认可、欣赏的人,才能得到周围的人的支持与帮助。

没有责任心的人,是无法完成一个真正完整的人生的。

责任心的培养,是伴随着孩童时代就必须要有的,因为责任心,是一个孩子,这一生都无法缺少,不能忽略,必须面对的。

三、独立性与责任心的综合素质培养
独立性的重要,是孩子在面对自己的人生必须要认识到的问题之一。

一个缺少独立意识的孩子,是无法独立面对他人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的。

因此,独立性是锻炼孩子的坚强能力与意志力,只有一个孩子能够逐渐独立处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才能建立起他自我意识体系里面的独立能力的培养。

只有自我意识认识到,一个人必须独立面对人生中很多的事情,他才可能发现责任心的重要性。

因此,独立性的培养与责任心的培养是同样重要,且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独立性的培养,能够让孩子养成独立决定,处理自己日常事务的能力。

不再处处依赖、处处希望有人伸出援手,有人替自己决定,替自己处理。

一个人连自己的事情都无法独立处理、决定,那还能成为有用之人?社会之才?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会很困扰社会与他周围的人。

因为他无法独立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事务,成为别人的累赘,成为一种社会与生活的负担。

这样的孩子,是没有办法成长为一个有独断能力,能够负责完成一件事情的。

没有独立性的人,责任心又如何而来?处处逃避、推诿,借他人之力,却又不愿意自己去承担自己应当接受的一切责任后果。

无法面对自己的人生,缺乏应当有的勇气与承受能力,就意味着这个孩子的性格缺失是相当的严重。

这样严重的性格缺失,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在长大成人以后,是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工作的要求的,更不会有谁来认可与赞同。

一旦发现自己无法得到所期望的价值欣赏的时候,孩子的心态会急速发生变化,导致严重的后果出现。

因此,独立性与责任心,均是在幼儿时期就需要慢慢培养与认识的,不能等到孩子们长大了进入社会、工作、生活之中,再去学习,那时候的学习,错过了最好的培养期,再怎么学习,都很难再培养出那种真正的能力。

也无法做到像从小就培养的孩子那样自然、轻松。

四、教学重心的意义
教学的重心,并非是为了让孩子们个个都聪明能干、个个都是天赋异禀,十全十美。

教学的重心,是为培养孩子的系统学习能力,这个系统学习能力,就包含了知识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意识的培养、心态的培养、认知的培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意识的培养和认知的培养,没有建立起一个全面的意识,那么孩子们的认知力就很片面,认知片面将导致心态的失衡,心态失衡,将是能力与知识培养的一大阻碍。

责任心与独立性,是一种意识,一个孩子从小就应当建立起来的意识认知。

若孩子无法建立起独立性与责任心的意识认知,便无法完成一个健全的学习系统的自我建成。

知识、能力在一个不健全的学习系统下运行,导致的结果最终是片面与失衡的情况。

教学是教育孩子如何成长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我们的使命,让我们明白,我们应当培养的是在幼儿基础阶段,孩子应当如何全面地培养学习能力,如何建成一个身心均健康发展的自我学习体系。

因此,幼儿教学的重心,不能只侧重与孩子的知识、能力的片面培养,而忽略了人生最重要的独立性与责任心。

参考文献:
[1] 李丹. 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朱小蔓. 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
[3] 皮亚杰. 发生认知论[M].傅统先译
[4] 王坦. 合作学习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 皮特朗(英).情感教育的国际比较[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