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考]经纬度教案

[参考]经纬度教案

——“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
【重点】经度、纬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的位置和含义、半球划分。

【难点】经度与纬度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手段】谈话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使用地球仪模型、动画演示、两半球挂图。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地球仪上的线分别是什么?可以有多少条?如何识别它们?观察地球仪,看看他们是如何区分的?(学生回答:经纬线可以有无数条,分别标注度数加以识别)
[板书]经度和纬度
[提问]地球上最长的线是?因为它具有唯一性,所以定为纬度的起点。

(方案一)小组活动为主
[提出要求]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讨论纬度是如何划分的?一会儿请各小组的同学用合适的方法(语言、图示等)描述。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归纳填表](学生按文字叙述纪录也可以)
[提出问题]纬度的划分比较简单。

经度的划分比较难,请同学们讨论完成经度划分、东西半球划分的内容。

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观察更细、总结归纳的更准确、更利于同学理解和掌握。

讨论结果可以按项目填入表中。

[知识竞赛]为了检查同学们对知识是否理解和掌握,我们进行一个知识竞赛。

(略)
(方案二)演示法为主
[提问]什么叫纬度?度数有何变化规律?南北半球如何划分?
[动画演示]用立体图展示纬度的概念、纬度的划分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学生观察,总结规律
[读图分析]读课本图1.6,回答问题:亚洲大部分位于半球,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半球,赤道穿
过、、、大洲。

读课本图1.8,回答问题:高中低纬的范围,北京(39º54'N)所在半球和纬度带
[总结填表]
[提问]经度是如何划分的?因为所有的经线都等长,以谁为起点线呢?惊险又是如何划分半球的呢?
[动画演示]用立体图展示经度的概念和划分,展示本初子午线与1800线的位置与特征(东西经1800线是一条线,1800与00经线两侧东西经度不同),同时展示将东西半球划分
[读图分析]读课本图1.11,回答:东西半球的界线是,大部分在东半球的
有洲、洲、
洲,大部分在西半球的
有洲、洲,北京(1160E)位
于半球。

[总结填表]完成表格
[过渡]经纬网的应用
[板书]经纬网
[提出问题] 一艘船只在海上遇难,如何报告其遇难的位置?(用红点表示船只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引导理解] 引导思考,认识到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在地球仪上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进一步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联系,如在班级中自己的座位确定等。

[寻求解决方法] 即如何在地球仪上找到确定位置的“行”和“列”?学生会发现在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两条线有一个交点,就可以确定任何一点的位置,引出经纬网与经纬线的概念、经纬度的划分。

[问题解决] 遇难的船只只要报告他所处的经纬度,别人就可以知道船只在茫茫大海上的位置,进而得到救援。

[巩固练习]学生在图上找北京(1160E、40ºN)、伦敦(00、51ºN)、纽约(41ºN、740W)及课本“想一想”内容。

【板书设计】
四、经度和纬度
五、经纬网
点评
由于教材内容较为抽象,涉及高中立体几何的知识,学生难于理解;同时注意学生年龄特征,所以应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

在学生动手、动脑、充分观察基础上得出结论,结合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等。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将难于理解的内容做成动画演示,教师及时提问总结和及时的练习巩固经纬网的教学。

学习使人进步。

相关主题